南方網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近來,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聚焦突出問題抓好整改落實,傳承「愛國、拼搏、合作、創新」的團隊精神,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目標,從師德師風建設、高層次人才引育、團隊力量凝聚、團隊精神傳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實效:2019年心理學院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2019年9月,以心理學院教師團隊為主要力量的華南師大心理學部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華師心理學科在2017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與北師大心理學科、北京大學心理學科並列被評為A+等級,2017—2019年在上海軟科學科排名中,華師心理學專業中均位居全國第二。
作為華師重點支持和建設的學科,目標直指2020年躋身「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這一目標給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提出了高要求,如何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目標一致、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成為重要工作。
教師專業隊伍建設要堅持立德為先。9月以來,華師心理學院在全體師生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保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近年來,學院黨委組織教師隊伍堅持到革命老區遵義、延安、井岡山、大埔三河壩等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初心與使命。心理學院黨員教師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帶動全院教師為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努力拼搏,師德師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優化機制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養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基礎性工作。
在優良思想政治素質保障下,華師心理學院對內加大對現有人才的培育力度,2016年以來,共培育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青年長江學者2人和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對外充分利用學校各類人才政策,高起點面向全球公開招聘高水平、高層次人才,近兩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23人,其中傑青1人、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
學院實行「學科學術帶頭人—各方向學術帶頭人—各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三級管理體制,以專項項目定向建立創新團隊,根據專項的動態需求與完成情況,推動隊伍結構不斷調整,形成特色鮮明的學科團隊和學術梯隊。而在對人才的評價機制上又明確提出從「學術影響力、政策影響力、實踐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多元化的績效評價標準,突出綜合貢獻力度,提升教師競爭力。
在這一過程中,榜樣示範的「傳幫帶」成為推動團隊發展的重要抓手。華師心理學科帶頭人莫雷堅持以「傳幫帶」的方式培養學生,如同科研引路人,鼓勵學生尋找感興趣的方向並堅持鑽研,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王穗蘋就是他學生中的優秀代表。課題組會制度也是學院堅持了30多年「傳幫帶」的具體體現,導師組織每周一次課題組會,日積月累幫助提升學生科研能力,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了標杆。
服務社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廣東模式」
華師心理學院倡導既要立足前沿,產出高端科研成果,又要紮根現實,解決重大社會問題,服務國家急需。
2008年汶川地震後,學院迅速組織專業隊伍前往災區進行心理援助,前後堅持3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01年起,承擔起指導全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教師利用周末和假期,長年紮根中小學一線,形成了影響全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廣東模式」,教育部在學院設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
此外,華師心理學院還與4所高校共同構建了核心素養體系,研究成果形成諮詢報告獲教育部正式通過,作為指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課程教材改革、高考改革和學校質量監測的重要依據。而多年來,老師帶著學生組成志願者隊伍服務社會,足跡遍布多個偏遠貧困地區,支教扶貧,把專業把事業寫在祖國大地上,2015年組織的「心行動·愛護航」貴州畢節服務隊獲團中央「強國杯」全國百強優秀實踐團隊稱號。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