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給的137個書單,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來這裡選

2020-08-25 肖肖讀書


我大概是四五年前了解《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這本書的初版時間是1940年,但是內容卻一點都不過時,可以說是滿滿的乾貨,知識的盛宴。讀這本書影響了我之後讀書的速度和效果,也是經常第一本推薦給朋友們的書。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關於如何閱讀的特別矯正訓練,讀簡單的小說是沒有問題的,一旦碰到到結構嚴謹的細緻作品,或者精簡扼要的論文,或是需要運用嚴密思考的章節,就讀不下去了。閱讀能力停留在小學畢業的程度。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共四個章節,前兩章介紹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第三者講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針對閱讀實用型的書、想像文學、故事戲劇和詩歌、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社會科學等各類書的閱讀方法;第四章說的是閱讀的最終目標:好書帶來的幫助以及生命與心智的成長。

要達到閱讀的所有目的,就必須在閱讀不同書籍的時候,運用適當的不同速度,讀書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我們的目標是要讀得更好,永遠更好,不過,有時候要讀得慢一點,有時候要讀得快一點。

總的來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教你學習如何閱讀並判斷一本書的好壞與否,如何在無限多的書籍中找出對自己有用的好書,然後用正確高效的方法汲取書籍中的養分,為己所用。反正我是把它當成工具書來用的,避免自己陷入只追求閱讀數量的誤區,去發現尋找那些對自己有特殊價值的書來讀,它們會教給我關於閱讀和生命的事情,找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幫助自己不斷成長的書來。

以下是《如何閱讀一本書》列出的建議閱讀書目,有137個,書單裡只有西方的作品,並不包括中國、日本或印度的作品,因為了解不深無法給出建議。作者認為一本真正的偉大的好書,應該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求,隨著自己心智的成長,每閱讀一次都能感覺到提升,直到你生命的盡頭。而符合這種要求的書不超過100本,所以說一個人的一生讀100本好書就足夠了,並不需要太多。

來,開始尋找並建立你人生的100本書單吧。

無論如何,在你列出自己的書單之前,先看一份被一致公認為好書的書單,是很聰明的做法,這份書單是一個可以開始的地方。

1. 荷馬:《伊利亞特》《奧德賽》


2. 《舊約》


3. 埃斯庫羅斯:悲劇


4. 索福克勒斯:悲劇


5. 希羅多德:《歷史》


6. 歐裡庇得斯:悲劇(特別是《美狄亞》《希波利圖斯》《酒神的女祭司們》)


7.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8. 希波克拉底:醫學著作


9. 阿里斯託芬:喜劇(特別是《雲》《鳥》《蛙》)


10. 柏拉圖:對話錄(特別是《理想國》《會飲篇》《斐多篇》《美諾篇》《申辯篇》《斐德若篇》《詭辯篇》《高爾吉亞篇》《智者篇》《泰阿泰德篇》)


11. 亞里斯多德:著作(特別是《工具論》《物理學》《形上學》《靈魂論》《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修辭學》《詩學》)


12. 伊壁鳩魯:《致希羅多德的信》《致美諾西斯的信》


13. 歐幾裡得:《幾何原理》


14. 阿基米德:著作(特別是《論平面圖形的平衡》《論浮體》《沙粒的計算》)


15. 阿波羅尼:《圓錐曲線論》


16. 西塞羅:著作(特別是《演說集》《論友誼》《論老年》)


17. 盧克萊修:《物性論》


18. 維吉爾:著作


19. 賀拉斯:著作(特別是《頌歌與長短句》《詩藝》)


20. 李維:《羅馬史》


21. 奧維德:著作(特別是《變形記》)


22. 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


23. 塔西佗:《歷史》《編年史》《農業志》《日耳曼尼亞志》


24. 尼科馬庫斯:《數學入門》


25. 愛比克泰德:《論說集》《手冊》


26. 託勒密:《天文學大成》


27. 盧西安:著作(特別是《歷史寫作方法》《真實的故事》《待售的哲學》)


28. 奧勒留:《沉思錄》


29. 蓋倫:《論自然機能》


30. 新約


31. 普羅提諾:《九章集》


32. 聖奧古斯丁:著作(特別是《論教師》《懺悔錄》《上帝之城》《基督教教義》)


33. 羅蘭之歌


34. 尼布龍根之歌


35. 薩加(北歐神話)


36. 託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


37. 但丁:著作(特別是《新生》《論世界帝國》《神曲》)


38. 喬叟:著作(特別是《特洛伊羅斯與克裡希達》《坎特伯雷故事集》)


39. 達文西:《筆記》


40.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論李維前十書》


41. 伊拉斯謨:《愚人頌》


42. 哥白尼:《天體運行論》


43. 託馬斯·莫爾:《烏託邦》


44. 馬丁·路德:《三檄文》《席間談》


45. 拉伯雷:《巨人傳》


46.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教義》


47. 蒙田:《隨筆》


48. 威廉·吉爾伯特:《磁石論》


49. 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50. 埃德蒙·斯賓塞:《婚前曲》《仙后》


51. 弗朗西斯·培根:《隨筆》《學術的進步》《新工具》《新大西島》


52. 莎士比亞:著作


53. 伽利略:《星際使者》《論兩種新科學及其數學演化》


54. 克卜勒:《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論世界的和諧》


55. 威廉·哈維:《動物的心血運行論》《論血液循環》《論動物的生殖》


56. 託馬斯·霍布斯:《利維坦》


57. 勒內·笛卡爾:《指導心智的規則》《論方法》《幾何學》《第一哲學沉思錄》


58. 約翰·彌爾頓:著作(特別是短詩、《論出版自由》《失樂園》《力士參孫》)


59. 莫裡哀:喜劇(特別是《守財奴》《太太學堂》《恨世者》《討厭自己的醫生》《答丟夫》)


60. 帕斯卡:《致外省人信札》《思想錄》《科學論文》


61. 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光學論》


62. 斯賓諾莎:《倫理學》


63. 約翰·洛克:《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


64. 讓-巴蒂斯特·拉辛:悲劇(特別是《昂朵馬格》《費德爾》)


65.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66. 萊布尼茨:《形上學序論》《人類理智新論》《單子論》


67. 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68. 喬納森·斯威夫特:《木桶的故事》《致斯黛拉小札》《格列弗遊記》《一個小小的建議》


69. 威廉·康格裡夫:《如此世道》


70. 喬治·貝克萊:《人類知識原理》


71. 亞歷山大·蒲伯:《論批評》《鬈髮歷劫記》《論人》


72. 孟德斯鳩:《波斯人信札》《論法的精神》


73. 伏爾泰:《英國書簡》《贛第德》《哲學詞典》


74. 亨利·菲爾丁:《約瑟夫·安德魯斯》《湯姆·瓊斯》


75. 塞繆爾·詹森:《人類希望的虛妄》《英語詞典》《拉塞拉斯》《詩人傳》


76. 大衛·休謨:《人性論》《道德和政治論文集》《人類理解研究》


77. 讓-雅克·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政治經濟學》《愛彌兒》《社會契約論》


78. 勞倫斯·斯特恩:《特利斯特拉姆·香第》《多情客遊記》


79.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國富論》


80.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道德形上學原理》《實踐理性批判》《法的形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判斷力批判》《永久和平論》


81. 愛德華·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自傳》


82. 詹姆斯·鮑斯威爾:《日記》《詹森博士傳》


83. 拉瓦錫:《化學原理》


84. 約翰·傑、詹姆斯·麥迪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聯邦黨人文集》(連同《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美國憲法》《獨立宣言》)


85. 傑裡米·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虛構理論》


86. 歌德:《浮士德》《詩與真》


87.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熱的分析理論》


88.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講演錄》


89. 威廉·華茲華斯:詩集(特別是《抒情歌謠集》《露茜組詩》《十四行詩》《序曲》)


90. 塞繆爾·柯勒律治:詩集(特別是《忽必烈汗》《古舟子詠》)、《文學傳記》


91.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愛瑪》


92.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93. 司湯達:《紅與黑》《帕瑪修道院》《愛情論》


94. 拜倫:《唐璜》


95. 叔本華:《悲觀論集》


96. 法拉第:《蠟燭的化學史》《電學實驗研究》


97. 查爾斯·萊爾:《地質學原理》


98. 奧古斯特·孔德:《實證哲學》


99. 巴爾扎克:《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


100.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代表人物》《隨筆》《日記》


101. 納撒尼爾·霍桑:《紅字》


102. 阿列克西·德·託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103.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邏輯體系》《論自由》《代議制政府》《功利主義》《論婦女的屈從地位》《自傳》


104. 查爾斯·達爾文:《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自傳》


105. 查爾斯·狄更斯:著作(特別是《匹克威克外傳》《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


106. 克勞德·貝爾納:《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107. 亨利·大衛·梭羅:《論公民的不順從》《瓦爾登湖》


108. 卡爾·馬克思:《資本論》(連同《共產黨宣言》)


109. 喬治·愛略特:《亞當·貝德》《米德爾馬契》


110. 赫爾曼·麥克維爾:《莫比·迪克》(白鯨記)《比利·巴德》


111.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


112. 古斯塔夫·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三故事》


113. 亨利克·易卜生:戲劇(特別是《海達·高布樂》《玩偶之家》《野鴨》)


114. 列夫·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何謂藝術?》《二十三個故事》


115. 馬克·吐溫:《哈克貝利歷險記》《神秘陌生人》


116.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宗教經驗之種種》《實用主義》《徹底經驗主義論文集》


117. 亨利·詹姆斯:《美國人》《奉使記》


118. 尼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惡》《道德譜系學》《強力意志》


119. 朱爾·亨利·彭加勒:《科學與假設》《科學與方法》


120. 西格蒙德·弗洛依德:《釋夢》《精神分析引論》《文明及其不滿》《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121. 蕭伯納:戲劇(以及前言,特別是《人與超人》《芭芭拉少校》《愷撒和克裡奧佩特拉》《賣花女》《聖女貞德》)


122. 馬克斯·普朗克:《量子理論的起源與發展》《科學往何處去?》《科學自傳》


123. 亨利·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物質與記憶》《創造進化論》《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


124. 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想?》《民主與教育》《經驗與自然》《邏輯:探索的理論》


125. 阿爾佛雷德·諾思·懷特海:《數學導論》《科學與近代世界》《教育的目標及其他論文》《觀念的探險》


126. 喬治·桑塔亞納:《理性的生活》《懷疑主義與動物信仰》《人與地》


127.尼古拉·列寧:《國家與革命》


128.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129. 伯特蘭·羅素:《哲學問題》《心的分析》《意義和真理的探究》《人類知識:其範圍和限度》


130. 託馬斯·曼:《魔山》《約瑟和他的兄弟們》


131.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意義》《論理論物理學的方法》《物理學的進化》(與L.英菲爾德合著)


132. 詹姆斯·喬伊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死者》《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133. 雅克·馬利坦:《藝術與經院哲學》《知識的等級》《人權和自然法》《真正的人道主義》


134. 弗朗茲·卡夫卡:《審判》《城堡》


135. 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文明在考驗中》


136. 讓-保羅·薩特《噁心》《無處可逃》《存在與虛無》


137. 索忍尼辛:《第一圈》《癌病房》


不要被這麼長的書單嚇到,如果想,你可以從自己最感興趣的書開始讀,或者挑你認識或眼熟的作者的書開始讀,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也不用規定自己一年非得讀多少本才可以,最終目的是讀得好,而不是要讀得多、廣。這些書是可以一讀再讀,永不厭倦的,值得我們花時間精力去閱讀。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一本書》強烈推薦西方世界最值得閱讀的137個作者。
    前段時間在重新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才發現附錄中一份:建議閱讀書目。以前讀這部分大都是直接跳過的,這回認真的讀了幾遍,這個137個作者,只讀過不到三分之一作者中一部分比較有名的書籍。餘下的作者,要麼完全看不懂,要麼一無所知,還有一些沒有中文版。就讀完的部分來說,這個書單的價值非常高,跟大家分享一下。
  • 給你一套選書系統,讓你選出來的每一本書都適合你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慮,渴望能夠快速閱讀和學習,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畢竟我們一年只有365天,好書卻是無窮盡,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尤其需要提高自己選書的能力。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喜歡向別人索要書單?
  • 想讀書,但不知道讀什麼,3個步驟教你製作個人書單
    讀書也是如此,一本好書能讓我們積極向上,一本壞書卻能讓我們消極沉淪。所以選書很重要。很多人選書是一拍腦袋決定的。看到別人在讀某本書,於是自己也跟風去讀。看到公號推薦某本書,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把該書列入購物清單。很多時候我們把書買回來後,看了幾頁就束之高閣。為什麼?究其原因是這本書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9個閱讀方法,是你人生最好的進階石
    之所以我能從一本書都記不住,到現在的一天閱讀一本書,寫作一本書評,就是因為我改變了看書的策略,先從讀書最低的等級開始入門,我想讀了關於如何閱讀的大部分書籍,今天分享的就是其中一本,叫做《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 父母必讀的早教書單(下):你不能不知道的親子閱讀指導書
    親子閱讀怎麼做?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一本繪本該怎麼讀?如何給孩子選書?每天閱讀多長時間?親子閱讀應該堅持到幾歲?……關於閱讀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些書都會給你答案。如果實在不想讀這麼「大部頭」的書,彭懿還有一本閱讀指導書——《圖畫書應該這樣讀》(豆瓣評分8.8),可以看作是《閱讀與經典》的精縮版。本書內容通俗易懂,結構清晰,分七步講清如何閱讀圖畫書,又有很多舉例,解讀得很細緻,還有參考書單,可謂乾貨滿滿。
  • 陪孩子讀好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教會孩子如何與智者對話!
    2020年,您家孩子的閱讀情況如何?下面是一份調查問卷,選選看在這個信息高度飽和、泛娛樂化產品盛行的時代裡,稍不留神,孩子就被電子產品吸引住了,長此以往,後果可想而知。閱讀是與智者的對話。」什麼書可以快速閱讀,什麼書值得深入思考,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到。書中講述了我們在閱讀時會遇到的各種難題與解決辦法,比如在閱讀一本書時,讀者一定要問自己四個問題:第⼀,這本書在講什麼?第⼆,這本書的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 《如何閱讀一本書》⑦:閱讀的終極目標
    這份書單可以來自網上排行靠前的書目,也可以是專家或老師提供的書目。隨後,我們再從這份書單裡,挑選與自己主題相關的書,如果你的主題非常的精確,比如我只想知道寫作修改技巧,那麼你只需要從這些書中找出相關章節就可以了。
  • 只需15張PPT,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比如你哪一天買了一輛某某牌的車,你就會發現大街上到處都是這個牌子的車。你越主動的去讀一本書,你所收穫的也越大,在閱讀之前先想想你想要從書中得到什麼?經過一遍快速的略讀你能知道這本書到底在講了些什麼,到底值不值得讀。
  • 如何走出讀書無用的怪圈,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分享給你
    但有些同學讀過之後,就跑過來問我,「老師,我讀了你推薦的那本書,為什麼覺得沒你說得那麼有用呢」。這時我一般都不會直接回答,而是會讓學生隨便挑一本曾經讀過的書,然後回答四個問題。Q1: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Q2: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內容?
  • 《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層次的閱讀,讓你的學習效果翻倍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了,然而讀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閱讀的四個層次」理論,讓你學會如何更高效的讀書,促進學習。
  • 書單推薦——5本書讓你明白如何讀書比讀什麼更重要
    這是我第一個主題閱讀——【如何閱讀】的推薦書單,總共有5本,都是我看過之後覺得能幫助建立正確閱讀習慣的書。只有懂得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讀書,才能打好基礎,更好更高效地去讀更多的書。我這個書單是有順序的,請按照順序讀哦。
  • 你知道閱讀的四個層次嗎?解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本書中文版共計20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1期。本書第一版的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他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身份在美國享有盛名,因為擔任1974年《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而聞名於世。1940年,他發表了《如何閱讀一本書》。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以前的書都白讀了
    至今為止,讀過那麼多書,基本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影響,大多數都忘記了,以前讀過的書對於現在的自己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附思維導圖)
    昨天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後大呼過癮,一些原始筆錄的方法,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下面我從自身的需求方面整理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共享:《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提出,讀書活動要結構化,即: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看似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有很多技巧在其中。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閱讀五步法,學會與書共處,親測有效的方法送給你
    這就好比我們看一場電影,漫天的廣告多多少少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但根據演員陣容、網上的一些點映口碑、故事梗概等,我們一定程度能判斷這部片子的好壞,然後進行抉擇,而不是到了電影院以後再隨便選一部看。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樣把閱讀當作系統工程來對待,那麼我推薦你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因為你們要相信,前方有一個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今天你有多少困惑,在書中全有過。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除了背目錄,還有什麼讀書學習的好方法呢?本周見經濟學大咖彭教授,在短期內讀了20幾本AI書的他,微微一笑,去讀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再開始重新閱讀吧。於是,翻開本書,獻上精華:《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的四種方法一、基礎閱讀法 【不推薦】基礎閱讀是常規的閱讀方法,也就是按書籍的順序從頭到尾慢慢閱讀。本書的作者並不推薦。
  • 一本關於讀書的使用說明——《如何閱讀有效一本書》讀後感
    接下來作者從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如何活用,這四個維度給我們詳細介紹了一整套方法論。如何選書以及如何購書在如何選書方面,作者建議的做法是:列一個購書清單和隨想筆記。第二個: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真正想讀的書。我們在買書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想買書,但是又不知道買什麼書,買一本書要猶豫好久。
  • 如何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買?
    趙昂:讀書是一件很隱私的事情前幾天趙昂老師的公眾號有一篇《我為什麼不推薦書單》的文章,他認為讀書這件事,比較隱私。打個比方,問書單,就像是問別人內衣牌子。3、因為讀書本身帶著強烈的個人特徵, 書單本身就透露著一個人在思想等方法隱私。趙昂老師認為真正的學習是主題式的,想讀書,就一本一本找來讀吧,想成為讀書人,得有壘起來的厚度才行。總結為一句話:真正的學習,是主題式。真正的閱讀,又很私密。
  • 《王者速讀法》: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
    很多人都知道閱讀很重要,但就是無法專心讀完一本書,書架上堆了一排有一排,灰塵落了擦,擦了落。就算是勉強看完,也很快就忘記,根本不記得書裡都講了些什麼。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王者速讀法。1、如何選出自己最需要的書關於選書其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路子,有的是從豆瓣選高分,有的是別人推薦,看群裡大神讀了哪本自己就買哪一本。《王者速讀法》這本書中提供了幾種不同的選書方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