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掃除,差點丟了命
有種肺炎很兇險,久居密閉空調房要小心,清理陳舊物品務必戴口罩
對於不愛打掃衛生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可以繼續懶惰下去的好理由——搞衛生可能會感染一種讓肺出現空洞的細菌。
今年64歲的杭州人老王最近中招,咳嗽、高燒持續了好幾天,經過常規肺炎治療不見好轉,反而病情急轉直下,最後不得不用上人工肺,來替代自己的肺功能。
疾病的禍首是肺部感染了一種少見的麴黴菌。感染源竟是家裡大掃除清理出來的廢舊物品。
清理多年閒置物品
一周後高燒不退
老王平日身體很棒,連感冒發燒都很少發生,這次突然發起燒來,隨後還出現了咳嗽,原本他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比較厲害的感冒,吃點藥多休息應該就會好起來的。 直到起病第9天,症狀不見好轉,呼吸反而越來越急促了,他來到醫院呼吸科就診。
浙大醫學院附屬杭州市一醫院的醫生檢查發現,老王兩肺都有感染性病變,懷疑是重症肺炎,讓他住院治療。住院的前一周,他接受了常規的肺炎治療,有抗感染、吸氧、化痰平喘等,但是症狀仍然絲毫沒有緩解,後來嚴重缺氧,醫生給他氣管插管,還不管用,就配上了人工肺。老王由此也被轉至重症監護室(ICU)。
老王的病情變得如此複雜和兇險,讓家長無法接受:「為何一個平日裡身體很好的人會突然得肺炎?又為何用上常規治療肺炎的手段無效?診斷究竟是什麼?」
這同樣也是ICU主任胡煒腦子裡的一連串疑惑。整個團隊開始琢磨,集思廣益。
所幸,有了人工肺的支持,老王的意識是清醒的,在第二天一早查房的時候,胡主任問:「生病前一個月有沒有搬家?或是接觸陳舊、黴變的東西?」話音剛落,老王變得異常激動,一副急於表達的樣子,無奈插著管子無法說話。
當即,胡主任找來了老王的老伴,她說,他們是蕭山人,住的是自家蓋的小洋房,生病前一個星期,他們倆剛把平時沒人住堆放閒置物品的二樓去清理了一下,老王身體好力氣大,大部分事情都是他做的。
這下,終於有了「破題」的線索,胡主任先給老王做了一次肺部灌洗,半天后答案揭曉,在洗過肺的水中檢測出麴黴菌,由此可見,老王得的不是普通的肺炎,而是用常規抗菌藥不起作用的麴黴菌肺炎,隨即就用上了針對性的抗麴黴菌藥。三天後,在痰裡同樣檢測出麴黴菌,進一步驗證了之前的診斷。事實也證明,調整治療方案後,僅三天,老王的體溫就降下來了,五天之後,撤掉了人工肺,老王的病情日漸好轉。
慢性病人、辦公室一族
都要警惕
而老王死裡逃生的經歷並非個例,胡煒主任說他們每年都會接診數例麴黴菌肺炎患者,以潮溼、悶熱的黃梅天最為集中。麴黴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如果大量吸入就可能導致麴黴菌肺炎。
一般情況下,如老慢支、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高發。但從臨床接診的情況來看,常年居住、工作在陰暗潮溼的平房或地下室的人發病風險也要高於其他人。
另外,現在辦公環境大多比較擁擠,辦公室通風不良,給麴黴菌創造了很好的滋生環境,再加上不少單位不定期清洗空調,讓帶有大量細菌的空氣進入辦公室中,就增加了白領患麴黴菌肺炎的風險。
此外,胡主任還特別提醒,在淡水環境中溺水和接觸腐爛黴變的東西,這兩種麴黴菌的特殊感染途徑也不容忽視。因此,在搬家或是清理陳舊物品時戴上口罩是種有效的防護手段。
久呆空調房也要防肺炎
「常見的肺炎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所致,而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要少見一些,包括麴黴菌、隱球菌等,在生活中也經常能接觸到,像麴黴菌在陳舊、黴變的東西上多見,隱球菌則多藏身於鳥、鴿子等禽類的糞便中,之前接診的隱球菌肺炎患者基本上都有養鳥或養鴿子的習慣。」浙大醫學院附屬杭州市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利民告訴錢報記者。
從臨床上看,如今夏天也是肺炎高發的季節之一,多與吹空調有關,因為空調裡可能藏有細菌、病毒及真菌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來說極容易中招,而長時間待在密閉空調環境裡的白領也屬高危人群之一。
王主任表示,對於肺炎尚無針對性的預防手段,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根本。而一旦出現症狀及時就醫,接受規範的治療才能把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何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