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的桌球外交——小球如何推動大球?莫雷肖華學習一下!

2020-12-20 老徐說球

1959年,第二十五屆世乒賽在聯邦德國的多特蒙德舉行,容國團奪得男單冠軍,為中國奪得世界體育比賽中第一個世界冠軍。回國後,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桌球代表團成員。周總理更將容國團奪冠和十年國慶視為1959年兩件大喜事,將中國首次生產的桌球命名為「紅雙喜」,桌球熱迅速在全國興起。

1961年4月,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第一次舉辦世界大賽。這也是12歲的年輕共和國向世界亮相的一個機會。在周密細緻地安排大賽組織工作的同時,國家體委加緊組織起一支朝氣蓬勃的集訓隊,從全國各地調來大批優秀運動員,最後又從108名集訓隊員中選出70名優秀選手,報名參加錦標賽。賀龍元帥親自作動員,鼓勵小將們放下包袱,信心百倍地去迎戰世界各路名將。

最終,容國團、王傳耀、徐寅生、莊則棟、李富榮組成的中國桌球隊獲得男子團體世界冠軍;莊則棟、丘鍾惠分別獲得男、女單打世界冠軍。此後,莊則棟又連續拿下來三屆桌球世錦賽的男單冠軍,成為至今為止唯一一位世錦賽男單三連冠的運動員——這一記錄直到今年才被馬龍打破。

但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中國缺席了67年和69年的桌球世錦賽。1971年3月,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將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中國代表團參加了這一次世錦賽,但是和中國隊最終捧起三座冠軍獎盃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參賽最為引人注目的,也是震動了全世界乃至影響了世界格局的,卻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首次接觸!這就是被全世界津津樂道的「桌球外交」——小球推動大球!

這個時候的中日關係,已經日趨緩和。而在一年後的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當時的中國桌球隊已躋身世界一流強隊行列,1961年至1965年,中國隊奪得11項冠軍,而在1965年的第28屆錦標賽中,中國隊奪得七個項目中的5個冠軍。日本友好人士迫切希望中國桌球隊能參加這次盛會,日本乒協會長後藤甲二先生認為,沒有中國隊參加的世界桌球賽不能算是世界級的比賽,他甚至不惜辭去亞乒聯主席的職務,專程來華邀請。而當時的國際乒聯主席羅伊·埃文斯也數次與周恩來總理接觸,介紹中國通過運動交流加強和世界聯繫的必要性。

周恩來總理指令有關人員就中國是否參賽問題展開討論,雖然「不去」的意見佔了上風。但周總理還是耐心地闡明了中國隊要去參賽的理由,並親自給毛主席寫了請示信。毛主席當日就做了明確批示:「照辦,我隊應去!要準備死幾個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就這樣,時隔6年、缺席了兩屆世錦賽之後,中國桌球球隊終於再次出現在了世錦賽的賽場上。雖然決定參賽了,但是跟美國桌球隊怎麼接觸是個問題。當時正處在冷戰時期,中美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中美關係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所以中國隊事先專門制定了一個特殊規定——如果我方同美國代表團官員相遇,不主動交談和寒暄,如果同美國隊比賽,隊員們可以握手致意,但不能交換隊旗。

1971年3月28日,第31屆世乒賽在日本名古屋的愛知體育館正式開幕。緊張激烈比賽的同時,中國代表團領導也在籌備邀請英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加拿大和奈及利亞桌球隊訪問中國的事宜。

但是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事件出現了。

4月1日,中國桌球男隊奪得了男團冠軍。第二天恰逢假日,組委會安排各國選手觀光遊覽。在遊艇上面,中美兩國球員無意中站在了一起,先是美國球員稱讚中國球員球打得好,然後他們就笑著問,聽說你們已經邀請我們的朋友(指的是加拿大和英國桌球隊)去你們國家訪問,什麼時候輪到我們呢?

美國人在開玩笑一般的口吻,不知道是真是假,可能是隨口一說,也可能是在有意識的放風。中國代表團團長趙正洪答道:「會有機會的。」

一句「會有機會的」,卻在兩天之後迎來了機會!

4月3日,就在中國代表團坐在大巴車上準備趕往體育館的時候,從外頭竄上來一個長頭髮的人。大夥都不認識這個外國人,而他一看車上都是中國人,轉身就準備下車。無巧不成書,此時此刻,車門關上了。此時,他一轉身,大夥看見了他背上的USA字樣。

這個美國球員,就是當年19歲的來自聖莫妮卡市立學院政治系二年級的學生格倫·科恩。這位崇尚嬉皮士文化的美國青年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無意間上錯了車,卻成為中斷交往20多年的兩個大國重新握手的契機!

當時的大環境是怎樣的呢——「打倒美帝國主義」的標語,在中國人人在說,隨處可見!

將近十分鐘的時間裡,整個車廂鴉雀無聲。科恩自己也非常尷尬的站在車門口。從練習場到體育館的路程不遠,但這幾分鐘的車程卻顯得漫長。在快到終點的時候,既聰明靈活又頗有政治頭腦的莊則棟主動上前,通過翻譯與科恩簡單攀談起來。

多年以後,莊則棟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道:「當時我就想,周總理給我們講的是,這次你們出國要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方針。人家既然已經上了我們的車了,我們應該以禮相待,禮儀之邦嘛。」

在和科恩聊天的時候,莊則棟說「美國政府雖然對中國不友好,但美國人民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為了表達我們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友誼,我送你一個禮物做紀念。」他送給科恩一件印有黃山風景的杭州織錦。科恩當時非常高興,說他認識莊則棟,對這個三屆單打冠軍十分佩服,並祝中國隊取得好成績。

當車子到達目的地停下來時,等待中國代表團的各路記者驚訝地發現車裡居然有一個美國運動員,於是拿起照相機一陣猛拍!第二天,莊則棟與科恩的照片及報導佔據了日本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

這條新聞引爆了全世界的媒體!

當天,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宋中立即找到莊則棟,一再叮囑他千萬不要再跟這個美國運動員來往,專心打比賽。但是到了第二天,科恩竟然刻意等在了中國隊經過的地方,將一件別著美國紀念章的運動衫送給了莊則棟。

而到了第三天,事情又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美國副團長哈裡森來到中國駐地請求接見!一進門這位副團長就說,他這兩天被中美兩國運動員的友誼所感染,所以向中國乒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世乒賽結束後,是不是也能邀請美國訪問中國!?

第一時間,中國代表團打電話到體委報告。國家體委認為時機尚不成熟,做出了一份《關於不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的報告》。周總理把體委這份報告圈閱後,送毛主席審批。毛主席經過了反覆考慮後,最終決定——歡迎美國隊訪問中國。

毛主席最終拍板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是在4月6日晚上11點——就在世錦賽即將全部結束前,壓哨決定!

一場舉世聞名的「桌球外交」就由這次偶然的搭錯車引發了。

1971年4月10日,新中國迎來了第一批來自美國的客人。美國運動員們按照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的日程表,遊覽了長城、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蹟,並與中國桌球隊進行了友誼賽,和中國運動員們切磋球技——這一情節在奧斯卡獲獎影片《阿甘正傳》中也有展示。

4月13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舉行歡迎儀式,歡迎前來中國進行訪問的美國桌球代表團。

4月14日,周恩來總理接見了前來訪問的美國桌球隊員。

4月17日,美國桌球代表團離開中國。

回國後,美國乒團團長斯廷霍文應尼克森總統的前往白宮,將中國桌球隊送給他的中國製造的桌球轉贈給尼克森。尼克森發來電報,感謝中國送給他的桌球。

1972年2月21日,就在美國桌球代表團訪華的八個月後,美國總統尼克森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

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

從此,中美關係開啟了全新篇章!而這恰恰緣於一隻直徑只有3釐米的小小桌球。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桌球外交」!這就是小球推動打球的精彩過程!!

48年之後,擁有最多中國球迷和中國贊助商的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發出了那條「死亡推特」。而美國全球化戰略進行的最為成功的NBA總裁肖華,連續做出了兩次讓中國人民憤怒異常的不當聲明。

一場雪崩就這麼突如其來的發生了!NBA在中國市場40億美元的估值,騰訊剛剛籤下的5年15以美元的合同,多家中國企業的贊助,NBA比賽在中國的播出,無數愛好體育、熱愛籃球的球迷的熱情......這一切,都成為了這條推特的犧牲品。

莫雷事件,已經完全超越了體育範疇,上升到了意識形態、價值觀,波及到了政治領域和外交領域!

雖然我們一直在說,體育讓政治走開。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體育和政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關鍵在於——搞體育的,要知道承擔責任;搞政治的,要知道對方的底線;不管是體育還是政治,都需要有智慧和包容!

我們都清楚,2019年的世界和1971年的世界有多麼不同。但是我們也都清楚,那時候的「桌球外交」,需要怎樣的大智慧,需要怎樣的包容!

莫雷、肖華,你們要不要重溫一下那一段歷史?你們要不要好好學習一下48年前的故事?

正如網友吐槽的那樣——中美民間交往,始於桌球,終於籃球。

會是這樣麼?

相關焦點

  • 【慶斌晨語】小球如何推動大球,桌球外交始末
    【慶斌晨語】小球如何推動大球,桌球外交始末 2020-07-16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乒球歷史回顧:小球推動大球 桌球外交轟動世界
    50年前的那個春天,1961年4月,我國首次舉辦世界大賽第二十六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中國隊勇奪三項世界冠軍,桌球從此在全國大熱。舶來的桌球運動在中國歷經50年長盛不衰,逐步演變成「國球」,半個世紀的歲月,圍繞小小球檯發生了許多傳奇故事,國球在中國的影響力超越了競技體育的範疇。
  • 45年後,小球還在轉動大球——記首屆中日美青少年桌球交流賽
    4月2日,首屆中日美青少年桌球交流賽在日本名古屋市的愛知縣體育館落下帷幕。自3月29日開始,約300名不同膚色和語言的青少年在這裡以球會友,切磋技藝。45年前,1971年3月28日至4月7日,中日美三國桌球選手在此參加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開啟了改變世界政治格局的「桌球外交」,中美桌球隊以此為契機實現了互訪,最終推動中美建交,也對中日邦交正常化帶來積極影響。
  • 那年今日—「小球推動大球」的桌球外交 緣自一次中美高手的偶遇
    1971年4月10日,參加完日本名古屋舉辦的第31屆世乒賽的美國代表團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經香港抵達北京,應我國桌球代表團的邀請來進行友好訪問。周恩來總理接見了美國代表團,並帶他們參觀了故宮、長城等包含了中國歷史文化的經典景區。
  • 「小球轉動大球」!桌球外交撬動冰封多年中美關係 成一段佳話
    48年前,一顆直徑不過3釐米的桌球,撬動了冰封多年的中美兩國關係,「小球轉動大球」成為一段佳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美建交40年,「桌球外交」48周年之時,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段歷史。1960年代末,美國經歷了十多年的越戰之後損失慘重,國際地位也有所下滑,而中國也在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提高國際政治形象及爭取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然而,兩個大國之間卻缺乏一個契機,或許在那個時候誰都很難想到,一個小小的桌球可以撬動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
  •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小球轉動大球 打開中美兩國大門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曾感慨地說:「我打球只能從臺子這邊打到那邊,還不時地下網、出界,但用小球推動大球,則打開了世界的大門,這是桌球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由於這段歷史,讓桌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而且成了中國對外開放與交往的一張名片。
  • 是桌球冠軍亦是外交功臣,娶日本妻子,範曾為其題聯:小球推大球
    著名書畫家範曾題聯:二十載姻緣感思巨子準微子,同天風月當億小球推大球。一幅對聯道出了莊則棟和佐佐木敦子,純潔而又不平凡的愛情,以及莊則棟為祖國做出的,驚天動地的貢獻。莊則棟是中國第一個球類項目世界冠軍獲得者,連續三次獲男子單打,雙打,團體冠軍,桌球,由此被定為國球。經人介紹和著名音樂演奏家鮑蕙喬結為夫妻。當時,鮑蕙喬獲國際鋼琴演奏第五名,全國第一名。
  • 「小球推動大球」 譜寫國球歷史——莊則棟的傳奇人生
    他在忍痛配合醫院積極治療的同時,以頑強的毅力,幾度漂洋過海,繼續「桌球外交」活動,讓「小球推動大球,和諧走向未來」演講的主旋律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東南亞等世界各地迴蕩。他雖年逾古稀,但退而不休的生活使他的人生更加精彩。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豪邁胸懷,踐行著「活一天就戰鬥一天」的誓言,努力為實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而奮鬥。
  • 日本名古屋市設立「桌球外交」紀念碑
    原標題:日本名古屋市設立「桌球外交」紀念碑  日本愛知縣19日在名古屋市體育館舉行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44年前打開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並對日後中日邦交正常化帶來積極影響的「桌球外交」。   這座陶質紀念碑寬7米、高3米,其中鑲嵌了依據中國、美國、日本國旗形象製成的三個小球,三個球描繪了桌球的運動軌跡,以此來表現對話。紀念碑上用漢字和英文刻有「和平」「友好」等詞。   約100人出席了紀念碑揭幕式。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揭幕式上致辭。   1971年,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舉行。
  • 小球大乾坤丨舒爾茨:結婚禮物是紅雙喜桌球
    彩虹球檯的見證者32年前,舒爾茨進入國際乒聯器材委員會,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早在40年前,他便第一次聽說了紅雙喜這個中國知名桌球器材廠商。「紅雙喜在器材上的不斷創新,我向來很欣賞,進入國際乒聯工作後,我終於有了同紅雙喜接觸的機會。」舒爾茨說。
  • 中美桌球外交三十五周年 北京大學桌球隊訪美
    中新社華盛頓十一月二十二日電 (記者 邱江波)三十五年前,世界冠軍梁戈亮參與的著名中美桌球外交破冰訪問,微妙地改變了兩個大國的關係,被稱為「小球轉動了大球」。當地時間二十二日晚,作為北大兵乓球隊教練,梁戈亮再次踏上熟悉的地方,和北大桌球代表團展開了另一次桌球外交之旅。
  • 中國外交史傳奇故事:「桌球外交」以「小球轉動大球」
    桌球外交簡介「桌球外交」指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桌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兩國桌球隊的友好往來,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桌球外交的背景1960年代末,美國經過十多年的越戰,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軍費,與蘇聯比較起來,美國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客觀上美國需要尋求抗衡蘇聯的力量。而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成為美國爭取結盟的對象。
  • 大球小球皆精彩 體彩冠名球類比賽火熱進行
    來源:西海都市報近日,由體育彩票冠名的球類比賽在全國各地相繼進行,項目包括「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和「三小球」(桌球、羽毛球、網球)。這些項目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參與者眾多且年齡跨度大。在體育彩票的助力下,大球小球皆精彩。
  • 為什麼說桌球是中國的「國球」?
    桌球,並非源於中國。19世紀末,歐洲人熱愛網球運動,但因為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他們將網球運動搬到室內,在一張不大的臺子上玩網球,改用橡膠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後又改進成空心的塑料球,並用木拍淘汰了網球拍,在桌子上進行新穎的「網球賽」。
  • 小球大愛落地盧龍,王楠領銜助力鄉村學校體育事業
    12月21日,2020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在秦皇島市盧龍縣體育館正式開啟。啟動儀式上,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秘書長王松山、小球大愛發起人王楠、寶成國際集團公共事務部執行協理郭人傑為盧龍縣五所小學頒發「童享桌球公益課堂」銅牌,並捐贈了包含標準球檯、多功能訓練臺、桌球拍和桌球、運動服在內的體育器材
  • 小球大愛UBEST 光明優倍桌球系列活動完美收官
    隨著裡約奧運會進入第七天的賽程,全民對運動的熱情也堪比酷夏高溫,就在今天由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曹燕華桌球學校主辦的「小球大愛UBEST」 光明優倍桌球系列活動完美落幕。8月13號上午,前8周預選賽所決出的32強選手,在一場激烈「乒」搏的總決賽中讓全民桌球挑戰賽落下帷幕。至此,為期2個月的「小球大愛UBEST」 光明優倍桌球系列活動完美收官!
  • 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開啟
    新華網石家莊12月21日電(記者楊帆、郭雅茹)21日,2020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在河北秦皇島盧龍縣體育館開啟,前桌球奧運冠軍、國球舍創始人、小球大愛發起人王楠和160名參賽選手、基層體育老師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 百年賽璐珞球即將告別乒壇 新材料桌球更耗體能
    換球原因 舊球原料有毒且易燃,新球降低安全隱患,也便於隊員攜帶 國際乒聯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桌球運動的改革,最新的一項動作是,不再使用賽璐珞桌球,取而代之的將是新塑料 新材料球採用了不可燃的塑料,降低安全隱患的同時也便於隊員攜帶。對於新材料桌球,國際乒聯給出兩年過渡期,即到2016年,賽璐珞球將全面退出歷史舞臺,國際乒聯不再予以認可,而桌球器材製造商也將停產賽璐珞球。
  • 桌球擺短技術如何學習,孫穎莎訓練戰例談臺內技術如何運用
    今天我們用孫穎莎擺短訓練,談一下桌球臺內技術。 面對近網短球,往往觸球太晚。或者夠不著,穩定性較差。 這裡就需要提前預判對手發球的長短落點,一般長球第一跳接近對手自己的身體,短球第一跳接近球檯中部位置。
  • 桌球怎樣用腳找球,樊振東陳夢孫穎莎訓練,談如何學習
    今天我們聊一下桌球如何是腳找球,很多朋友對這個問題比較困惑,我們聊聊具體是怎麼回事。桌球專業,很多人說到腳找球,其實是個言簡意賅。意思是不要用改變手的動作,去打左右來球。身體朝向對著球檯,一般在身體寬度內打球很穩定。有的人用腹部對著來球,有的用胸部對著來球。如果方向不定,可以移動腳步。只要身體對著來球線路,正常擊球較為穩定。反手比較好理解,正手就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