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應該如何應對?

2020-08-08 老王學習說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收割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矽谷有超過2萬多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美國收割人才主要採用兩種手段:一是豐厚的待遇。美國一直採取高薪的方式,收割全世界的頂尖人才。二是寬鬆的工作方式,美國一直倡導自由,工作環境也相對寬鬆,這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可能是最喜歡的工作環境。

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據了解國內最頂尖的清華大學,每年培養的優秀人才,有16%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出國,主要是去往了美國。更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出去後很少再回國工作,都是留在了當地,造成了國內大量人才的流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呢?應該如何應對呢?

1、工作文化

一個科技人才,肯定是要做研發工作。而研發對工作文化是有特定要求的。有能力的研發人員需要一個合作、開放、創新、包容、相對平等的工作環境,才能發揮其價值。而國內大部分地方、甚至包括科研院所,工作文化很具等級性,團隊的研發思路、資源分配等主要由領導一人說了算,對團隊的影響主要來自於位子所帶來的權利,而不是對技術問題的客觀理解與看法。但在國外,絕大部分情況下,研發團隊開會往往是各抒己見、討論激烈,在討論技術時沒有領導不領導。而國內很多時候往往領導說了算,即使技術上明顯不合理,下面的人也只能硬著頭朝著領導指示的方向往前走。

這是大多數研發人員選擇到國外去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等級性是刻在人骨子裡的很難去改變,所以這個問題則需要研發人員的共同努力,將等級觀念和資歷優越感捨棄,在研究課題上保持客觀態度。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往往是最重要的!

2、福利保障

國外社會三大保障:醫療、教育、養老,讓你沒有後顧之憂。在如此大的待遇誘惑下,也使得大部分人才流入海外,所以很多時候即使國內工資、職位明顯要高,很多人也不願意回去。國內近些年在這些方面有很大提高,但差距還不小。

3、職業前景

目前中國大部分行業仍然處在上升期,這個基本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個人的職業前景。再以我所在的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為例,國外已經成熟甚至萎縮,待在國外職業上升的可能性相比國內更低。

並且,國內很多行業或公司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定水平,但距離國外還有一些差距,這些公司往往有很強的意願以高職位高薪水直接從國外同行業公司挖人,尤其有些公司還在全球化布局,若是在這種情況下回國,其職業前景是國外完全不可比的。

不得不承認,美國一直採取的高薪誘惑和寬鬆的工作方式等等因素使得人才大量流入海外這一方法確實行之有效,可從貿易戰至今美國一直極力打壓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和機構,並且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有在美國處理方法上也逐漸能看到美國政策上的弊端。越來越多的國外留學生和高端人才選擇回到國內發展,為祖國添磚加瓦。

對於美國利用高薪和工作環境這兩種方式吸引國內人才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呢?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是坐以待斃還是主動出擊呢?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小編言論、觀點上的不足也歡迎大家評論區指正!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應該如何應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美國主要用二種方式收割人才,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收割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矽谷有超過2萬多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美國收割人才主要採用兩種手段:一是豐厚的待遇。
  • 中國人民大學部署教授一級崗位聘用及人才相關工作
    11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會議,就學校第四批教授一級崗位聘用工作及人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出席,副校長吳曉球主持會議。各學院及相關部處負責人,各學院人事幹部共65人參加會議。
  • 美國瘋狂迫害我國科學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條瘋狗一樣,對我國可是拼盡全力地打壓:軍事挑釁,幹涉臺灣、香港、新疆和西藏問題,大打貿易戰、科技戰。最近幾年,他們更是發動了對我國人才的迫害和絞殺,無所不用其極,讓人感到齒冷。2020年8月28日,美國逮捕了中國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員關磊和身在維吉尼亞州的中國籍研究員胡海周。
  • 美國資深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
    5月9日,美國資深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並作主題為「美國政治和我所親歷的中美關係演變」的演講。相關學院教師和赴美實習學生參加活動。演講開始前,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會見了參議員斯蒂文森一行。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前會長約翰·羅格斯、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薛雨川教授陪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處長宋大我等參加會見。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
    資料圖    王利明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參與合同法等多部法律起草工作。王利明是《物權法(草案)》主要起草者之一。
  • 「幕課」來襲,中國大學如何應對
    原標題:當學習「基於網際網路」,「數字海嘯」席捲高等教育界——「幕課」來襲,中國大學如何應對     面對席捲全球教育界的「數字海嘯」,普通學習者歡呼雀躍,自此,學習將變得更加主動、便捷,更加充滿個性化。而對於教育的提供者來說,則在這場大變革中,感受到了機遇背後的挑戰和隱憂。
  •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姜付秀: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
    【MBA中國網訊】2018年12月27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教授姜付秀應邀在明德商學院309教室做講座,演講主題是「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商學院2018級資產評估碩士班學員參加這次活動。
  • 哈佛博士,大學終身教授,高管之女,稱中國應該無條件幫助美國
    全球面臨著嚴峻的新冠肺炎衝擊,各國都在採取對應的舉措積極應對。其中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通過強有力的措施將新冠肺炎進行了有效控制,相對年初而言,防控形勢好轉了許多。 中國應該無條件幫助美國 在美國防控形勢略顯失控的時候,有一名教授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比較具有爭議性的觀點,稱中國應該無條件幫助美國。而這名教授便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宏觀經濟學終身教授金刻羽。
  • 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中國社會學學科體系...
    她指出,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此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學建設。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哲學社會科學應該立足於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倪軍:中國大學聘師標準必須嚴格
    硬體建設固然重要 軟性服務更需加強 入校時,中國一流大學(比如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學生素質並不亞於美國一流大學的本科生。但是,本科4年教育後,中美兩國的大學生差距開始拉大,主要是能力方面遠遠不如美國學生。中國學生拿到一個複雜的數學公式,很快能找到解決方程,他們的物理也很好,主要是中小學基礎訓練好。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講專業:城市管理,「城管」原來是這樣的!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管理專業依託於公共管理學院的城市規劃與管理系,是中國人民大學自主設置「城鄉發展與規劃」交叉學科的重要組成。中國人民大學城市管理專業或許更為準確的定性是「城市規劃與管理」專業。根據所有城市管理專業畢業學生去向的統計,大約75%的學生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其中35%的學生保研留在中國人民大學;15%的學生考研,主要去向為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25%的學生出國讀研,主要去向為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南加州大學、伊利諾伊芝加哥分校、明尼蘇達大學、紐約大學、
  • 今年高考放榜後,又有多少高考狀元四年後被美國收割?答案很殘酷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採訪中就曾說過正當我們認為中國又將多了一位優秀的科研人才時,沒想到畢業之後的何碧玉,她先是去了美國留學,隨後選擇拿到了美國綠卡,之後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從事研究員工作,薪資福利待遇優厚。 後來她又進入世界名校紐約大學醫學院擔任神經學助理教授,至今沒有回國的打算。當媒體問她為什麼不回國時,她說她在美國就像是魚兒到了大海,自由自在,在中國肯定處處受制。真是令人唏噓!何碧玉不厲害嗎?
  • [中國教育報]深切緬懷人民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衛興華...
    除了闡釋和討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探討和批駁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相關觀點,衛興華還著重關注經濟改革與發展理論,在如何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國有企業改革、收入分配以及經濟發展增長與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是衛興華培養的第一批博士生之一。在他的印象中,老師始終奔走在理論探討的第一線,為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問題的解決奔走呼告。
  • 紐約大學教授:如何重啟美國大流行應對措施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Project Syndicate本文作者:羅曼·弗雷德曼,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我們很容易找到美國新型冠狀病毒應對措施的紕漏,或著更準確地說是嚴重缺失否認、拖延,政治內鬥和系統性失靈導致超過10萬名美國人死亡並加劇了社會和經濟危機。自三月以來已有超過4000萬勞動者(佔總量的四分之一)提交了失業救濟申請。但如今美國人卻被告知自己的國家應當回到「正常狀態」,而且是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美國的應對失據也已經超越了當今嚴重黨派政治的範疇,這場國家災難其實有著更為深刻的根源。
  •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EMBA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高級管理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之一,首批獲教育部批准開辦MBA學位教育,也是首批開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專業學位教育的高校之一。   美國芝加哥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綜合性大學,以其多位諾貝爾得主面聞名於世,是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典範,是世界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學術聖地。其商學院是全美最好的商學院之一,多次躋身全球商學院排序前三名。
  • 中國人民大學:暑假小學期裡的國際化大作為
    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邀請耶魯大學Benjamin Cashore教授、日本京都大學Wilhelmus A. de Jong教授、韓國首爾大學Youn Yeochang教授與中國人民大學劉金龍教授共同組成林業資源研究方面的課題組。
  • 清華每年超16%畢業生被美國矽谷收割,醒醒吧青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近日在訪談中講:「美國一直在全球77億人中收割人才,僅1978年-2015年期間,美國加州矽谷便吸納了將近2萬清華大學畢業生。」金燦榮教授這是什麼概念?去年,在清華大學統計的留學生歸國人數中,以美國為例,畢業後回國就業的僅佔總人數的19%,剩下的留學生全都留在了美國發展。觸目驚心。中國苦心培養,美國輕易收割。
  • 未來大學教育如何應對工業4.0的發展?香港中文大學陳金樑教授談...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位化技術給學習和教育帶來不少的幫助,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未來大學教育除了傳授知識,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教育和學習模式的變化以及工業4.0的發展?12月5日上午,第七屆名校名師公益課堂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承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利榮森中國文化教授陳金樑擔任主講嘉賓,給大家帶來主題為《大學之道4.0》的精彩演講,講座以線上線下同時開展的形式吸引了2400餘名觀眾參與。
  • 「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徐麟從歷史、文化、發展、世界的維度就如何認識新時代的中國談了六點想法:一是新時代的中國,是接續奮鬥、自立自強謀發展的中國;二是新時代的中國,是人民福祉不斷增強的中國;三是新時代的中國,是更加開放的中國;四是新時代的中國,是改革創新不止步的中國;五是新時代的中國,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六是新時代的中國,是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中國。
  • 未來大學教育如何應對工業4.0的發展?陳金樑教授談未來大學之道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位化技術給學習和教育帶來不少的幫助,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未來大學教育除了傳授知識,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教育和學習模式的變化以及工業4.0的發展?12月5日上午,第七屆名校名師公益課堂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承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利榮森中國文化教授陳金樑擔任主講嘉賓,給大家帶來主題為《大學之道4.0》的精彩演講,講座以線上線下同時開展的形式吸引了2400餘名觀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