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蘇省溧陽市教師發展中心 吳健
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運動體能成為影響學生運動專項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重視了學生運動體能的提高,但是因為運動體能練習的內容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原因,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練習效果。所以,體育課堂中的「課課練」不能走老路,只有加深對運動體能發展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創新體育課堂中「課課練」設計、方法等,做到有針對性、有發展性、有專項性,有效增強學生運動體能和體育能力,為學生的體育專項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一、概念分析
體能:體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是生命質量的基礎。體能可以分為多種,它們都與運動技能有著緊密的關係,但是從運動技能形成的生理依據來看,協調能力、柔韌能力、靈敏能力、平衡能力、力量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關係更加密切。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參與者的體能有著不同的要求,即為專項體能,如:柔韌能力好壞對體操運動員完成技術動作的幅度有著重要影響;協調能力是羽毛球運動員在不斷變換的對抗性技戰術表現中的重要基礎。
體育課的「課課練」:體育教學中運動體能「課課練」一說,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頒布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表述是「有些簡單易行、發展運動體能的教材,要爭取「課練」……」毛振明提出:運動體能「課課練」是在每堂的體育課中合理地安排有針對性的、可以對學生身體產生改善作用的身體練習,併科學合理地實施這些練習。馬曉鳳、武繼國對運動體能「課課練」的理解是:為了謀求身體全面發展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專項練習,是對基本教材的補充,是體育課體能練習的一種重要形式。馬成亮、王文清等認為,「課課練」即在每堂體育課中進行運動體能專門練習。
從以上研究發現,對體育教學中「課課練」的認識基本有以下共同點:
(1)「課課練」是體育教學的一部分,是一種教學形式;
(2)「課課練」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發展學生運動體能的身體練習;
(3)「課課練」能提高學生運動體能;
(4)「課課練」需要一定的運動量和強度。
二、「課課練」的內容分析
體育教學中的「課課練」是以促進學生運動體能的全面提高為目的,高中體育教學實施選項教學,目的是通過三年的體育學習掌握一至兩門體育運動,但因學生專項體能的不足,導致學生專項技術掌握不好,久而久之失去學習興趣,隨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運動技能不行、體能不行。所以,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課課練」不僅要重視基礎的運動體能練習,更要關注學生專項體能的提高。
1.「課課練」內容設計和注意事項
高中體育教學突出運動專項的教學。運動體能「課課練」內容的設計應該做到簡單易學、練習的針對性強、鍛鍊的效果好,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選擇的體育運動專項、基本體能情況、單元計劃等設計課課練的練習內容。
表1是根據運動體能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進行分類設計,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實施。
2.以「補償性體能練習」來代替「課課練」
補償性體能練習是一種促進學生專項體能發展的教學行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即針對課堂教學中的技術學習內容所需要的體能進行有效的補償練習。所以,可以選擇更具針對性的「補償性體能練習」代替「課課練」,即根據學生專項學習,設計所學專項發展的體能練習,並根據學習的需要,適當調整教學時機和運動負荷,表2以籃球持球突破教學為例。根據體育專項能力提高的需要和學生體育專項學習過程中運動體能的不足,設計合理的補償性運動體能練習,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專項體能。
如表2,持球突破能力的提高,學生不僅需要有較好的專項技能——控球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速度和靈敏性,所以課課練與補償性體能練習可以很好地進行融合設計。
三、「課課練」內容設計的建議
1.關注學生體能的全面發展
從學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的研究設計中,考慮到學生運動體能的全面發展,合理、科學安排「課課練」計劃,有計劃實施,做到循序漸進,有效提高全面運動體能。如:根據項目的學期計劃,合理安排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練習,避免側重某一兩個體能發展而忽略其他的。
2.與體育專項學習銜接
結合課堂中體育專項能力提高和學生具有的專項體育需求進行「課課練」的內容設計,做到針對性強、效果好。如:籃球選項教學中的「急停跳投」學習,「課課練」內容可以安排上肢力量練習,如伏地挺身,也可以安排下肢力量體能練習,如助跑摸高。
3.充分利用場地器材
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情況,和專項學習的場地器材安排情況,充分發揮場地器材的經濟性,實現經濟、有效。如:足球選項教學中的「頭頂球」的學習,「課課練」安排「推小車頭頂球」的練習,發展學生的協調、靈敏體能,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4.內容上的創新、趣味性
一般性的「課課練」內容都是以田徑項目的輔助練習為主,如表1中速度體能練習,基本內容:行進間高抬腿、仰臥起坐練習等。這些練習內容單一、枯燥無味,而且帶有強迫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練習情緒會影響練習效果。那麼,應該把練習內容糅合現代元素進行創新和改進,如:足球選項教學中的「跳起頭頂球」,設計安排仰臥起坐的練習,創新為「仰臥起坐頭頂球」練習。
5.內容的設計易學、安全、延伸和輻射
「課課練」的時間一般為5~8分鐘,所以內容必須易學、組織簡便,增加練習時間;加強練習過程的安全性,使之提高練習效果。還要做到延伸性和輻射性,即通過練習,學生既掌握運動體能練習方法,課餘能自我選擇進行練習,還能帶動或教會家庭成員、好友一同參與練習。
如:籃球選項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力量」的運動體能練習,可以採用比較普及的平板支撐練習。高中體育課堂的「課課練」的內容設計,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學生的基本運動體能情況和學生專項技能情況,精心設計組織形式、運動負荷,做到學生的全面參與、實施有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專項體能和專項能力,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