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王朝》出了新作:《王朝:狐獴特輯》(Dynasties: A Meerkat Special)。作為迎接節日季到來的特輯,狐獴這個動物選得很討喜。
動物的受喜愛程度,看動畫片番位便知,《獅子王》裡丁滿的原型就是狐獴,小身板,大男配,在小型野生動物裡,狐獴出道早,當紅的時間也長,亦莊亦諧。
恐怕沒有人不喜歡狐獴吧?我曾經給兒子買過一個動物大畫冊,除了最愛長頸鹿,他指了指狐獴說,媽媽,怎麼有這麼可愛的……熊啊!
被認作熊,大概率因為銷魂的黑眼圈……
動物界黑眼圈前三——熊貓,樹懶,狐獴,這仨也成為打工人熬夜黨最頻繁使用的微信頭像。
和鄧倫一樣,狐獴也有著一本正經的憨厚之氣。它靈動的、細長小身板卻隱藏不住一個渾圓的小肚子,總裁範兒,一張警惕眾生的臉,起立時左右看去莫名像中學課堂上突然被老師點名的我。
忍不住科普一句,其實狐獴並不是真的「黑眼圈」,它眼睛周圍這些黑色塊,構造的作用跟太陽眼鏡相同,讓它們在豔陽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視物,甚至是直視太陽。
對啦,狐獴是行走沙漠的老佛爺。
回到正題。《王朝:狐獴特輯》依舊是原班人馬,麥可岡頓導演、大衛·愛登堡爵士的解說。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最喜歡倒騰新設備,之前給大象穿過斯坦尼康(攝影器材)拍老虎,在黑猩猩群裡放仿猩猩攝影機,這一次,拍狐獴拍了一年,也是研發了全新攝影器材,能夠儘量「低矮」地進入狐獴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完成跟蹤拍攝。
何謂前所未有?
因為狐獴身手太矯捷,攝影師形容說是快如閃電,還有沙漠上沒啥遮擋物,狐獴也怕曬,於是經常偷偷藏到攝影師腳跟底下,歪著頭腆著肚子摳腳丫子,有時候也爬到攝影師頭頂,直挺挺跟練雜技似的,搞得攝影師很開心,但頭也很大,經常到處找這群小可愛們,這冷不丁又竄哪兒去了?
所以,狐獴特輯的成功,追趕「閃電」的攝影師們功不可沒。
《王朝:狐獴特輯》中瑪格霍格(Maghogho)家族的故事從旱季中期開始。
狐獴群體通常由雌性首領統治,最成功的女王可統治多達30名成員,並由其女兒和外孫女繼承統治權,今天這位大女主——瑪格霍格(Maghogho)的王朝大業才剛剛開始,如今,她要負責家族的所有重要決策。
瑪格霍格女王家裡只有兩個姐妹和三隻不明身份的雄性,一家子還要撫養七隻幼崽,日子過得是有上頓沒下頓。
成年狐獴之間的支持非常重要,負責放哨的是小美,它是瑪格霍格的姐姐和最親密的夥伴,會隨時環顧四周,警惕風險,確保其它成員安全地覓食。
說到覓食,狐獴是天生的絕命毒師。
它們食譜上的許多生物都帶有毒素,例如蜘蛛、毒蛇和蠍子等。在長達千萬年的捕食過程中,狐獴和其他獴一樣,體內進化出了一套免疫毒素的系統。時至今日,這套系統早已升級為高配版本,使狐獴成了各種有毒生物的強大剋星。它們可以面不改色的生吞蠍尾毒囊,甚至連上面的毒刺也不怕。
但常在河邊走……
開篇不到十分鐘,姐姐小美就被毒蛇咬了,它掙扎著回家,倒在了另一位雄性狐獴的懷裡,雄性狐獴如同人類一般抽泣為其送行,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狐獴家族生活在位於波札那的馬卡迪卡迪鹽沼,旱季的情況尤為嚴峻,島上的食物幾乎消耗殆盡。危機重重之下,並肩作戰的女二號又提前領了盒飯,想要七個幼崽平安長大,大女主準備帶領一家人搬家。
搬個家哪有那麼容易,要對抗其它狐獴家族、躲避捕食者,並抵禦巨大的沙塵暴。在等雨的日子裡,女王的領袖之路異常艱辛。
這裡必須上一碗甜不辣雞湯:
女孩,你可以不是別人生命裡的公主,但一定要是自己命運的女王。
《王朝》(Dynasties)由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於2018年推出,以「單元劇」的形式講述了地球上最著名且瀕臨滅絕的5種動動物:西非黑猩猩,南極洲帝企鵝、肯亞大草原上的獅子、非洲平原上的雜色狼和印度的老虎。有了前邊一部的經驗,外加《王朝》有一個不錯的硬核故事源,號稱動物版《權力的遊戲》。從第一部就開始搞家族宮鬥,狐獴的故事架構自然也信手拈來。
狐獴特輯中,大女主孤身救太子的戲碼、忠臣圍魏救趙失敗後被貶做城門看守的戲碼,甚至甄嬛傳的某些宮鬥情節也會有所涉獵。觀眾們看完直呼,這顯然是一部比較令人遐想的女性歷史大戲!
雖然《王朝》的製片人邁克·岡頓一直強調,人們會把自身的想法強加到動物的行動上,這源於70年代產生的觀念,但這是一個特別不好的觀念。
事實上,從劇本的角度,在這部作品裡麥可·岡頓已經做了相當多的克制,《王朝》還是充滿了各種擬人的想像。很多鏡頭恨不得直接貼臉上,不停地給各種性格特寫。
比如,片中女王拖家帶口橫跨一段800米寬的鹽鹼地,觀看感受如同《敦刻爾克》;女王的敵人,前有胡狼,上有老鷹,首次穿越去的時候七個崽兒,回頭一看只剩一個崽兒,全村的希望還在鹽鹼沼澤的另一端,此時鏡頭裡女王的臉猶如失去戰龍的龍女站在城頭,
「我必須回去救他!」
再比如片中女二號小美被毒蛇咬傷,女主帶娃先溜了,男二留下陪伴,直到女二抽搐著閉上眼睛撒手人寰,這最後的陪伴,像極了古偶劇裡的橋段。
「你還沒有聽到我說,我娶你!」
用和動物平視的視角拍攝它們,用恢弘的交響樂來渲染它們的內心,再用和人類相似的情感逐漸鋪墊,忠誠或背叛、留下或離開,動物的行為都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這或許是BBC俘獲觀眾的利器和法寶。不得不說,不管是狐獴橫穿800米的鹽鹼地的遷徙抑或是兩千多公裡的獨狼行動,動物們走過的最遠的路,永遠都是BBC製片人的套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