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我家那閨女》綜藝中,林允去一家花店當實習生,體驗不同的人生。在派送訂單時,由於堵車無法及時到達客戶指定地點,失去明星光環的她被屢屢催單。
一整天馬不停蹄,頂著飢腸轆轆的肚子在寒風中等待客戶,最後由於遲到還遭遇冷臉。林允情緒低落到了谷底,淚水明明在眼眶打轉,卻依然彎腰鞠躬連說&34;。這一幕,看得觀察團及林爸爸一臉凝重。
就像大張偉說的:&34;確實,平日裡或許都是她花錢消費,但角色互換之後,待遇自然千差萬別。不過,在實習當天,雖然屢屢碰壁,堅強的她還是笑著結束了一天工作。
雖然遇到不少挫折,但林允依然迎難而上,可以說&34;很高了,林爸爸也甚是欣慰。有寶媽說,明星賺錢多,遇到困難自然更堅強勇敢,普通孩子遭遇挫折,處理能力可能會差一點。其實我們完全不用這麼低估自家娃,因為逆商,是可以改變的。
心理學家保羅·史託茲,在他著作《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中寫道:逆商可以在瞬間改變,進而改變人的一生。
&34;被認為是衡量人們克服逆境時的應對能力。認知心理學和腦科學通過大量研究發現,逆商與人的大腦緊密聯繫,並可以在一秒內改變。由此可見,逆商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也不是長期不可逆,它的高低與否取決於孩子在漫漫人生路中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大腦可以塑造習慣
你會發現,寶寶在學習一個新技能時,比如拿筷子吃飯,都特別認真而專注。這是因為寶寶在學習時,這個過程屬於大腦皮層的意識區,即腦灰質。寶寶在經過反覆實踐並獲得這個技能後,這個舉動就會進入大腦的潛意識,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舉動。寶寶的逆商,就在每一次做出選擇的偏好中產生,慢慢形習慣。
◆習慣久了,會變得根深蒂固
寶寶面對逆境在做出選擇偏好時,他的大腦神經連接還比較低效,像一條剛開闢的&34;。但如果一直使用某一個偏好(如退縮),大腦中的樹突會變厚,神經連接的速度會變快,慢慢變成一條&34;。一種偏好用久了,便在大腦無意識區域裡變得根深蒂固。
◆逆商,可以立刻發生改變
神經心理學家努維爾博士認為:&34;
要培養孩子的逆商,就必須摒棄具有破壞性的習慣,而這種改變,可以在瞬間完成。從大腦的無意識區域開始,開闢新的神經連接。將新的思維模式進行反覆實踐,舊習慣(低逆商)會馬上改變,新習慣(高逆商)則逐漸加強,最後形成根深蒂固的高逆商。
保羅·史託茲闡述逆商時,將它分為掌控感(Control)、擔當力(Ownership)、影響度(Reach)、持續性(Endurance)4個緯度。
如果我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以上幾個維度的某些特質,就說明他具備高逆商潛質。那麼,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①能察覺到自己對事物的掌控感
寶寶其實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加強自己對事物的掌控感。比如學走路的時候,哪怕跌倒了千百回,他也不會覺得&34;。相反,娃天生具備的掌控力,讓他不斷嘗試並行動,最終使&34;這件事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逆商越高,寶寶的掌控感越強。他們會潛意識覺得:
問題雖然很難,但我肯定能找出方法;
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辦到;
面對這種情況,我必須做點什麼。
......
這些想法越強烈,他們遇到逆境就越有力量。在遇到困難時,他們第一反應是積極尋找對策。他會主動去探究問題根源,嘗試各種方法,然後從逆境中走出來。這就是他察覺對事物的掌控感,使自己保持積極的選擇偏好。
②能對結果承擔責任,並改變現狀
朋友說,她3歲的娃前天不小心尿了床。她正想發作,這寶寶卻主動從衣櫃裡找好乾淨的褲子換上,然後再費力把床單扯下來遞給媽媽:&34;接著又抱著朋友大腿撒了好一會嬌。
高逆商寶寶願意承擔自己行為產生的後果,並且會採取行動,改變現有糟糕的情況。
③逆境影響不會蔓延到其他方面
當逆境影響到生活時,高逆商寶寶會儘量控制壞情緒對生活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寶寶沒有得到那個想要的玩具,低逆商寶寶可能會生氣一整天,甚至跟你賭氣不吃飯。而高逆商寶寶則會儘量減少這種情緒的影響,雖然也會遺憾傷心,但很快,他又能從別的事情中發現樂趣。
④認為逆境並不會持續太久
閨蜜家女兒6歲,有些嬰兒肥。別人笑話她胖時,她並不認同,反而不懈地說:&34;我問閨蜜是不是平時為了安慰而教她這麼說的。閨蜜搖搖頭,表示自己從沒跟她說過這些。
《逆境智商:將障礙化為機會》中,提出LEAD法則(即Listen、 Explore、Analyz和Do。),培養高逆商大腦,將障礙變成機會。
每個人一生中會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們對待逆境的方式,卻決定不一樣的結局。懂得處理難題的寶寶,才會將障礙轉化成機遇,使自己到達另一種高度。所以,我們在養育寶寶時,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的高逆商,這對他以後的人生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Listen,傾聽逆境反應
教寶寶學會判斷自己對逆境的反應,我們需要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培養對逆境的嗅覺
寶寶在3歲後有一定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我們可以教會他&34;一詞。每次遇到挫折,就讓他反應出來,這是&34;。比如摔倒了、玩具被搶了、積木沒拼對,當他有壞情緒出現時,我們都可以引導他意識到,這是逆境來臨了。將逆境帶到大腦皮層,逆商才能在意識區做出改變。
第二步:判斷對逆境的反應
寶寶正傷心地坐在地上,面前擺放著被妹妹撕壞的書本。你走過去,抱了抱他,然後根據四維度,問他當下的反應:&34;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發現逆境的存在,並不斷加深自己做出積極反應的印象,從而讓&34;從&34;開拓成&34;。
2、 Explore,探究對結果的擔當
&34;,寶寶不小心把爸爸心愛的茶杯摔地上了,你是覺得寶寶犯下了天大的錯,還是審視寶寶在這件事上要承擔多少責任?寶寶摔壞杯子,是他的過失,你必須指出來。但後果並沒有那麼嚴重,不會帶來一系列無法不可逆的連鎖反應。不把事情放大化,讓他承擔摔壞杯子這個結果即可。
讓孩子限定影響範圍,接受適當的責備,並從中汲取教訓。屬於自己過失的擔當,有助於他解決問題,並從各種逆境中恢復過來。
3、 Analyze,分析證據
如果寶寶處在極糟糕的壞情緒中,不妨陪他一起尋找以下3個問題的答案:
A、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我無法掌控?
B、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現在的困境一定會影響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C、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這次困境必然會持續很長時間?
通過種種分析,找出答案,你的孩子會發現:當下的困境,只不過是暫時的、不會持續太久的、可逆的小難題而已,它會在我的掌控之中。
4、 Do,採取行動
寶寶因為弄丟了心愛的玩具而放聲哭泣,允許他盡情地發洩情緒。將負面的、不好的感受釋放出來,然後再繼續往前走。
玩具丟了我首先可以做什麼?動用智慧思考,有沒有可靠有效的辦法能改變局面,將玩具找回來。
如果玩具找不回來,我要如何限制逆境的影響範圍,不至於讓自己其他方面都做不好。
我還可以做出什麼措施,來減少當前逆境影響的時長?
佑子媽說幾句:
通過對逆境四維度的分析,將選擇偏好引導到大腦皮層,有意識地將它形成積極的習慣。並通過傾聽、承擔、分析和行動四個步驟,讓孩子採取有效的方案,及時止損。這樣,就可以培養出一個高逆商的寶寶來!
關注@佑子媽媽,每日一篇科普原創文,育兒問題說清楚~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