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ra實戰 | 創建你的工作流

2021-02-14 Atlassian社區
工作流是每一個Issue生命周期所遵循的一個標準的狀態(步驟)和移轉(步驟間的移動)。狀態取自於一個idea從「概念」到「完成」,或是取自於一個Bug從「提交報告」到「在生產環境修復」,每一個項目可以有自己的專屬的工作流,每一個項目內的問題類型能有自己專屬的工作流,例如:

任務的問題類型可能需要一個非常簡單的工作流,其中的狀態可以使用如「開始(Open)」、「進行中(In Progress)」和「關閉(Closed)」。 

問題類型為新功能時,可能需要對此類問題在軟體開發過程的步驟中增加其它的狀態。  

測試、代碼審查和部署的狀態可能需要較為複雜的工作流。 

命名你的工作流

工作流名稱應該用來描述整個生命周期過程的類型,而不是用項目名稱來命名,例如: 「任務生命周期」。

工作流方案的名稱應該能夠描述生命周期流程群組的類型,例如:「研發生命周期」。

狀態名稱應該要精簡併且能夠反應當前狀況。

創建工作流

下面的步驟描述了創建工作流的最佳實踐:

1.  在創建一個新的自定義的工作流之前,讓用戶來向你解釋他們實際的生命周期流程,工作流應該要儘可能地簡單。

2.  首先,繪製(可能會在紙上)一個工作流來確保該工作流具備的邏輯意義並且所有的向前向後流程都涵蓋了,你能使用"自定義工作流文檔"的模版來做為溝通和記錄工作流的方式。

3. 在繪製工作流之後,嘗試將工作流用文字寫下來,這個能夠發現你忽略的額外需求。

4. 包含邏輯上的向後轉換流程,這樣才能讓用戶能夠自行管理,將自己的問題進行返工。

5.  給予用戶在適當的時機拋棄或是停止進行問題的權力。

6. 讓項目級別的管理員有適合的選項去修正不當移轉的問題。

例如:  包含「重開(reopen)」的移轉按鈕在最後的狀態上,用來處理不正確關閉的問題。(由於這是一個維護性的操作,請將此操作交由項目管理員進行處理。)

7.  謹慎的使用移轉條件,如果需要使用條件的時候,為了維護上的便利,記得設置給項目角色而不是個人。

8.  使用校驗和後處理功能等自動化來精簡用戶手動的工作。

當轉換到「信息提供」或是「需要校驗」的狀態類型時,自動指派問題給報告人。 

在「分配(Triage)」的狀態類型時,自動指派問題給項目負責人。

當子任務開始行進處理,自動將父任務移轉到「進行中(In Progress)」。

9.  命名你的狀態:

"Pending Review"

"InReview"

"Being Reviewed"

"Awaiting Review"

10.  為轉換動作命名:

例如:  對於一個問題在"PendingReview"的狀態上,好的移轉名稱應該是:"Review Complete",如果你需要"pass/fail"狀態,也就是說在移轉前必須通過一個測試,好的移轉名稱應該是:簡單的"Pass"和"Fail"。 

例如:  "Review"。移轉的按鈕應該要能表示動作的開始和結束,"Review"這個詞有點模稜兩可的,如果用戶點擊"Review"時,這究竟表示應該開始一個覆審?還是已經發生覆審?

不要這麼做

例如:"Pending Review by Marketing"或是"PendingReview by John"這兩個太特定某個群體會導致跨項目的工作流非常難維護和分享。例如: "(已覆審)Reviewed"這個詞在時態上是"死胡同(dead end)",也無法讓用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使用過去時態的字更適合在轉換的用詞上使用,而不適用於當前狀態的用詞上使用。.例如: 不使用類似"已拋棄(Abandoned)"或是"已拒絕(Rejected)"的狀態,而是使用"解決結果"欄位來指出問題在"已關閉"狀態中的"how"或"why"。例如:"On Hold」 (如果負責人主定且定期檢視該問題的"On Hold」狀態的話,這個狀態是非常有用的。在一開始,讓工作流越簡單越好,直到你發現現有工作流的不足之處或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流程步驟。先在測試環境上建立工作流,接著當你驗證所有的變更,導出工作流然後再導入工作流到你的生產環境裡,這樣可以避免用戶因這些測試問題和移轉通知上收到一堆垃圾郵件。

小貼士

為了修改使用中的工作流的狀態,你必須需要先使這個工作流無效(inactive)(將他和當前項目和問題類型除去關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複製使用中的工作流,在副本上進行變更,接著再將副本工作流和你的項目進行關聯,最後刪除原始的工作流。任何無效(未分配)的工作流都會被列在「無效(Inactive)」的標題之下,位於工作流的管理頁面的底部。

自定義工作流

自定義工作流操作非常簡單,但是創建超過你實際需要的結構很容易陷入困境。例如,任務需要非常簡單的工作流,使用類似"Open"、"In Progress"和"Closed"就好;然而新功能的問題類型可能需要其它實際軟體開發流程的狀態;測試、代碼覆審和部署的狀態可能會需要更複雜的工作流。

分階段法

你的公司僱用了一位新的JIRA管理員 招聘過程需要候選人在錄用和辭退前去申請和面試,這是一個簡單的流程:

開始->審核申請書->面試->關閉

然而在背後,在這些主要的階段的過程,發生了很多其他事件,例如:  

在「審核申請書」階段:

在「面試」階段:

在上述的例子中,創建面試過程所有的步驟的狀態是否有用?你需要追蹤會議室是否預定來面試?如果2個答案都是"否"的話,分階段法會是更好的。如果你確實需要追蹤會議室是否預定的話,你可以增加一個狀態或是一些欄位級別的指示作為工作流的一部分。

構建自定義工作流應該在紙上開始,工作流定製化流程的最後一個步驟都應該在JIRA上創建和測試。

如果你不需要查詢「在某個特定狀態的全部問題」,那有可能這個狀態就不是必要或有用的。

關於本書

本文節選自《JIRA策略管理實戰手冊》,為應用程式管理員提供配置、清理和維護Jira的模板。

推薦閱讀

想參與拆書活動,搶先閱讀更多策略內容?

歡迎報名加入Atlassian社區研究院翻譯團!

報名添加小助手,回復「翻譯團」入群」

相關焦點

  • 高效能團隊協作的JIRA實踐
    也可以讓他們在JIRA「面板」→「管理面板」→「熱門」→「熱門面板」中查找你分享的個性首頁,點擊裡面的五角星符號即可收藏。需要注意的點過濾器的瀏覽權限首次創建完後,默認的權限都是自己可見。如果想把過濾器的結果呈現在個性首頁上,就必須把過濾器的瀏覽權限開放給你要共享的人,可以在「Issue」→「管理過濾器」選定你要共享的過濾器,進入「編輯當前過濾器」對話框進行操作。
  • Activiti工作流與業務整合實戰
    關於以上概述都是為了引申出下面項目實踐的利器,工作流。Activiti工作流特點關於Activiti工作流的具體內容這裡不做贅述,本文的核心放在Activiti工作流與業務結合的實踐,下面是Activiti工作流的一些特點:數據持久化支持鏈式API編程風格,所有的編程參與對象都可通過
  • CentOS系統中安裝和破解jira的教程
    JIRA 的特性1) 管理缺陷,新特性、任務、改進或者其他任何問題2) 乾淨和強大的用戶界面3) 靈活的工作流定製4) 全文搜索和強大的過濾器5) 企業級的權限和安全控制6) 非常靈活的郵件通知配置7) 可以創建子任務8) 方便的擴展及與其他系統集成:包括 email 、LDAP 和源碼控制工具等;9) 豐富插件庫10) 項目類別和組件/模塊管理11) 可以在幾乎所有硬體、作業系統和資料庫平臺上運行安裝
  • JIRA簡介及基本概念
    1.2 JIRA的主要功能 問題追蹤和管理:用它管理項目,跟蹤任務、bug、需求,通過jira的郵件通知功能進行協作通知,在實際工作中使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問題跟進情況的分析報告:可以隨時了解問題和項目的進展情況 項目類別管理功能:可以將相關的項目分組管理 組件/模塊負責人功能:可以將項目的不同組件/模塊指派相應的負責人,來處理所負責的組件的
  • 你對JIRA工具了解多少?揭秘敏捷實用工具JIRA的前世今生!
    項目安裝好 JIRA 之後,需要首先創建一個項目,這裡我們以權限系統為例。簡單的介紹一下新項目的添加以及設置。問題類型項目添加好之後,JIRA 默認的是 Bug 類型,而我們要進行的是管理敏捷開發流程,因此需要對應于敏捷開發中的 Task,這就需要手動的修改一下默認的 Issue 及 Issue 的順序。
  • JIRA商業版的Bug跟蹤管理系統
    jira apache - 國內版 Bing https://cn.bing.com/search?q=jira+apache&qs=n&form=QBRE&sp=-1&pq=jira+apache&sc=0-11&sk=&cvid=9821CDD8C46B417EA556122AE4043541 Apache Arrow - ASF JIRA https://issues.apache.org/jira/projects/ARROW?
  • TestLink安裝及整合Jira
    (修改該參數,為了與jira整合)2整合jira修改\testlink\cfg文件夾下的配置文件jira.cfg.php;點擊文字連結可進入jira頁面,提交問題後,複製問題編號,點擊添加問題。
  • 【實戰】基於Nginx、Node.js和Redis的Docker工作流
    如果你剛剛接觸Docker和容器,我強烈建議你先讀一讀我之前的文章(http://anandmanisankar.com/posts/container-docker-PaaS-microservices/)。作為之前文章的一個延續,在本文中我仍會講述一些Docker工作流實例的內容。你可以在GitHub上找到所有的代碼示例。
  • 2021全新交互式學習系統讓你掌握Rhino7的極速工作流
    經過快一年的搭建,反覆測試平臺現已全面升級極速工作流網站1.0版本正式推出-01-學習系統全面更新(每節課程都會有這樣的一個交互式學習頁面Rhino7建模課程基礎課該課程總8大板塊每個板塊細分為四個章節,共計29節課,近300個知識點每一節課
  • 基於NodeJS從零構建線上自動化打包工作流
    筆者接下來將通過對H5-Dooring項目中的實時在線下載代碼功能來帶大家掌握如何從零構建線上自動化打包工作流。你將收穫設計一款在線工作流的基本思路nodejs常用API的使用nodejs如何使用父子進程使用child_process的exec實現解析並執行命令行指令
  • 因你而變——JIRA使用心得
    平心而論,我認為JIRA最好之處在於可以因你而變,依據不同團隊、運作規則、制度流程實現隨需定製,譬如:可定製個性化頁面導航、Logo、頁腳標識、頁面視覺效果、文案術語表達、狀態、自定義欄位、工作流、過濾器、分析統計報表等。人,應該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工具也一樣,利用它最出色的特點。
  • Jmeter 自動提交缺陷及生成報告 | 集成Jira提交缺陷
    接下來,筆者將以jmeter和jira為例,將測試童鞋上述的「大膽暢想」付諸實施。 一、功能概述Jmeter跑完腳本後,對於驗證不通過的案例,由測試人員確認bug後,自動提交Jira跟蹤。(實現方法可閱覽我以前的文章),然後編碼提取不通過的案例信息,依賴java swing提供的JTable等控制項,展示失敗案例的執行結果,由測試人員進行確認,最後通過jira rest api提交缺陷。三、關鍵步驟1、讀取不通過的案例信息
  • 華東師範大學:以數據流視角打造工作流
    華東師範大學將工作流引入信息系統建設中,通過「流程再造」,重新梳理各管理部門間的業務流程,這是高校信息系統建設的一種新視角。  本文從高校信息系統建設角度入手,將工作流引入高校信息系統建設中。通過重新梳理設計多個業務部門的業務流程,利用流程優化中的工作流技術,使高校各部門間的信息系統實現無縫集成。加強部門間信息系統的數據共享,提高高校各部門的業務執行效率。以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出國(境)申請系統為例,剖析基於工作流的高校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技術實現思路,以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策。
  • 後臺系統設計:工作流設計剖析
    關於後套工作流,作者做了一個總結,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啟發。一般在稍微複雜一些的後臺系統中,工作流的設計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部分。設計好一個後臺工作流,不僅可以使得後期使用系統的時候更加高效,同時也是十分考驗產品經理的。剛好最近自己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所以總結了一些方法經驗與大家共勉。一、了解什麼是工作流及工作流的類型在企業級的一些系統中,工作流是非常常見的一個輔助功能,因為許多操作是無法通過操作者一個人來完成的。
  • ActionView 1.2.0 新版本發布,類 Jira 問題需求跟蹤工具
    優勢:支持用戶創建項目,項目不僅可引用全局配置方案,也可自定義本地方案,實現了全局配置方案和本地配置方案的完美結合。各項目不僅可引用系統默認工作流,同時可自定義自己的工作流,工作流的每一步可進行精細控制,確保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執行正確的操作。支持敏捷開發的看板視圖(Kanban和Scrum)。簡單易用的問題界面配置。
  • 西安交通大學:「工作流」讓報修與接單更智能
    為了滿足學生網絡故障報修的需要,西安交通大學自主研發了一套基於工作流的網絡故障自助報修系統。  技術背景  工作流  工作流,顧名思義,就是業務信息數據在多個環節模塊之間的流轉。按照工作流管理聯盟的定義,工作流指的是「業務過程的部分或全部在計算機應用環境下的自動化」。
  • 整合activity工作流引擎的圖形化流程設計器
    我們先來看看Activity和工作流引擎?為什麼要用工作流引擎?所謂工作流引擎是指workflow作為應用系統的一部分,並為之提供對各應用系統有決定作用的根據角色、分工和條件的不同決定信息傳遞路由、內容等級等核心解決方案。
  • ​Proe/Creo實戰教學 — 組件模式下創建在組件模式下創建元件
    Proe/Creo實戰教學 — 組件模式下創建在組件模式下創建元件」允許設計者在裝配界面下直接創建零部件。
  • 面試題:闡述一下GitFlow(git工作流)
    1. git工作流GitFlow是由Vincent Driessen 提出的一個 git
  • AI產品開發指南:5大核心環節搞定機器學習工作流
    你要創造的是一個產品,所以,應該把這些步驟視為一個將原始數據轉換成預測輸出的數據工作流。構建一個有用的產品,就意味著你不僅要寫代碼做出工作流的各個部分,還需要定義整個問題,並將專業知識融入到這個機器學習工作流的每個步驟中。也就是說,在產品開發中,上述每個步驟不僅要符合產品設計的關注點,還要符合符合我們在開發中通常要關注的統計數據和最佳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