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首個重啟的職業體育聯賽,CBA在時隔151天後率先回歸。
球館裡沒有了在現場加油助威的球迷,而是被大屏中的球迷代替。而無處不在對於防疫的準備,對於抗疫的敬意,更是已經深深植入到這個聯賽裡,CBA的重啟,其意義已超越了籃球。
回到賽場本身,多支球隊的「全華班」出戰,並未讓比賽失去精彩,反而給予了國內球員更多挑大梁的機會,多支球隊12人悉數出場,不少年輕球員迎來了久違的機會……而老將周鵬時隔323天後的復出,和他發表的長文一樣讓人感動。
而獨臂少年張家城應邀作為現場跳球嘉賓,更是傳遞著CBA的良苦用心——遇到再大困難,都要保持熱愛和夢想不忘初心。在跳球之前,張家城仍然在球館裡練球。
防疫工作是CBA複賽後的工作重點。
複賽首日,CBA的用心被看在眼裡
高規格的防控措施自不用多說,賽會人數嚴控,球員、教練、工作人員、媒體等高頻次的核酸檢測,酒店到球場的嚴格區域劃分,全封閉管理人員不得私自外出離開指定區域……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CBA的開賽防疫做得足夠細緻專業。
而除了這些保障外,CBA展現的細膩與溫情更讓人稱道。
每支隊伍在賽前都會進行現場默哀,向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表示深切哀悼;現場所有人員兩兩握拳小臂交叉作出致敬手勢,來表達對於抗疫英雄們的敬意。在青島賽區的揭幕戰上,更是邀請了青島的抗疫英雄,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李永春擔任跳球嘉賓。
每場比賽,球員們都穿著印有「必勝」圖案的球衣出戰,圖案背後有著特殊的含義:盾牌由口罩演化而來,而「必勝」兩字既包含球員力爭取勝的信心,更表達出大家對抗擊疫情的必勝決心。
由於疫情,青島和東莞兩個賽區將沒有球迷入場,但球迷們卻用另一種方式守候著自己的主隊——比賽現場設置了大屏幕,將實時呈現出每個俱樂部的忠實球迷的看球畫面,還會有球迷們送給球員的加油祝福。而每場比賽結束後,球員們也會聚在一起,面向主機位,向守候在鏡頭前的球迷們鞠躬致謝。
在京遼大戰結束後的發布會上,方碩就表示這樣的方式很溫馨,「好像他們就在看臺上一樣,觀眾雖然不能來到現場,但是感覺他們就在這裡。」
最後,CBA也把人文關懷留給了參賽的隊伍。
每場比賽都會有一支「主隊」,比賽現場的MC會使用主隊習慣的背景音樂和加油口號,而每個「主場」也都會更換一些主隊的視覺呈現物料,場地LOGO和看臺配色都將迎合主隊慣有的風格和主題。
更讓人感動的是,在青島賽區的看臺一側的座位上,鋪滿了各個球隊的球衣,不止包括了CBA這些球隊的,還包括了國家隊的、WCBA各俱樂部球隊的,甚至還有AC米蘭、曼聯、西甲、法甲、MLB、NFL、英雄聯盟等球隊和聯盟的球衣,一切都在傳達著「世界體育,全力以『復』」的精神。
「大家在本賽季所經歷的一切,必將在CBA聯賽的歷史上,書寫濃重的一筆,歷史也將銘記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辛、付出與貢獻。」姚明的鏗鏘之語,都在這些溫暖的細節中,被一一實現了。
張家城在球館練球。
獨臂少年,他也來了
還記得一個月前,那個不到14歲的獨臂籃球少年張家城帶給你的感動嗎?
5歲就失去右臂的他,用一隻手吃飯、穿衣、寫字,並在兩年前拉開了籃球的追夢之旅,家裡不到13平的客廳牆上印著密密麻麻的籃球印,兩年裡,他打壞了3個籃球,穿破了7雙球鞋……當他在珠海一戰成名之後,很多人知道了這個運球嫻熟、球技了得的籃球少年。
這一次,張家城被邀請來到了CBA賽場,他的身份,是廣東山西之戰的跳球嘉賓。
身穿著廣東全隊籤名球衣的他,站在球場中央,單手拿球,向上高高一拋。他的身旁,站著的是他的偶像易建聯。這個有著職業球員夢的籃球少年,站在偶像的旁邊親眼見證了CBA的重啟。
他留在賽場的時間並不算多,只有開球那短短十幾秒,可對於這個有夢想的少年來說,這樣的禮物已然足夠——那是他用努力換來的榮譽,無論最終追夢的結果如何,他必將會記得這樣的一刻。
這同樣是CBA和姚明想要傳遞給球員們甚至所有人的:學習張家城不屈不撓的精神,哪怕遇到再大再多的困難,都要保持熱愛和夢想,不忘初心。正如央視那句評論,「奮力一拋,一如他對生活的態度:哪怕被命運擠壓,仍要頑強起跳。」
還有一個細節,在跳球儀式前,張家城早早就來到球場練球。球館的地板上,單臂少年拍動著他熟悉的籃球,「砰砰」之聲,那是他夢想跳動的旋律。
沒有外援的球隊也展現出了不俗的競爭力。
全華班,成主角了
複賽首日,喊了多年的「全華班」,真正成為了主角。
率先出戰的十支球隊,只有同曦是雙外援出戰,江蘇、廣東和北京單外援出戰,其餘球隊皆是「全華班」應戰。
在賽前被問到「沒有外援」如何打球的問題時,吳前曾說了一句非常好的回答:「確實沒有外援給了我們很大挑戰,但我們需要迎接這種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不能只依靠外援為球隊做貢獻。」
吳前所在的浙江隊尚未出場,可其他球隊已經交出了答卷——當外援不在球隊,國內球員能站出來嗎?答案是,沒問題。
廣廈對陣雙外援的同曦,廣廈三少孫銘徽胡金秋趙巖昊均砍下20+,率領球隊大勝同曦。同曦雖然輸球,但小將李泓澎砍下23分的職業生涯新高,孫思堯也拿下兩雙。
面對國內球員實力強勁的新疆,青島隊的國內球員發揮毫不遜色,一度在半場取得領先,雖然最終輸球,但後衛林韋翰發揮出色,中鋒小將劉傳興也砍下職業生涯最高的20分10籃板。
江蘇單外援戰勝了全華班的深圳,但是幫助球隊贏得比賽的正是國內球員——全隊除外援之外4人得分上雙,吳冠希更是砍下18+15的大號兩雙,沈梓捷雖然沒能幫助深圳贏球,但是21+10+7的表現也足夠亮眼,7次助攻更是創造了生涯新高。
首日五場比賽,多支球隊都是12人上場,很多外援在隊時並沒有出場機會的國內球員獲得了大量的出場時間,雖然剛上場的發揮還稍顯生澀,但是隨著比賽的深入,你能明顯感覺到他們需要這樣的機會,而一旦給予他們機會他們也能夠給予回饋。
正如廣廈主帥李春江所說,「沒有外援的前提下,體現了我們自己球員的價值。無論引進外援也好還是沒有外援也好,參加國際大賽我們用的都是自己國內的球員。我也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比賽給我們自己的球員一些更多的鍛鍊機會,成長更快。」
年輕人破土而出,老將也壯心不已。
時隔323天,周鵬回到了賽場。去年8月,因為左腳第五蹠骨骨裂,周鵬無緣家門口的籃球世界盃,隨後就迎來了漫長的康復過程。
回歸首戰,長時間沒有打比賽的周鵬還在尋找狀態。賽後,他在微博發表長文,「愛我的人,為了你們我回來了,我曾經受過的傷,會因為你們成為我身體上最堅強的地方。」
北京和遼寧的對抗,林書豪所在的北京笑到了最後。
京遼大戰,遼寧蒙了
複賽首日五場比賽的重頭戲,當屬京遼大戰。
一邊是有著郭艾倫、趙繼偉、韓德君等一眾強將的遼寧,一邊是林書豪和主打團隊籃球的北京,笑到最後的,是北京隊。
當沒有外援的遼寧只能靠著郭艾倫和韓德君一裡一外拼命鑿出機會時,北京隊依靠著傳控和團隊籃球迅速將比分拉開。
雖然郭艾倫在第四節頻頻攻框並打成2+1,可無奈北京依靠著方碩和林書豪的中投穩穩控制著節奏,並一直將優勢保持到終場。遼寧無奈輸球後排名跌至第五,北京則升至第三。
在備受關注的林書豪和郭艾倫的PK中,雖然郭艾倫的23分6籃板4助攻優於林書豪的13分7籃板6助攻,但是無奈遼寧更偏向於單打獨鬥,全隊僅有3人得分上雙,全場三分球僅僅進了4個,命中率低至2成。而北京則有6人得分上雙,投進了12記三分球,全場19次助攻也完勝遼寧的11次。
林書豪賽後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賽季重新開始的第一場比賽,我們依靠團隊合作贏下比賽。」
叢明晨對林書豪防守的危險動作上了熱搜,郭艾倫在比賽第二節因為埋怨裁判而吃到技術犯規,這些瞬間更像是本場比賽遼寧眾將心態的縮影。賽後發布會上郭艾倫說,「太想贏得比賽,打得比較急。在CBA聯賽頭一次(球隊)都是國內球員,我們這幾個老將要承擔起責任,我們今天打得不好。」
不過,對於缺兵少將的遼寧來說,調整的空間或許也不會太多。趙繼偉已然拼到受傷,韓德君砍下賽季新高的27分,再加上比賽最後還向裡衝的郭艾倫,只靠著這三人,遼籃能否實現賽季的目標?
大洋彼岸,外援史蒂芬森在曬圖想念著球隊,可這個賽季的遼籃,只能靠在場的這些人來拯救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