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揆」保衛戰!傳蔡英文想用陳時中取代蘇貞昌

2020-12-13 海峽導報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臺灣曝光度最高的兩個政治人物,該是「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和「行政院長」蘇貞昌。

一個每天開記者會公布疫情最新情況聲望持續衝高,並以落淚一幕讓全臺灣人看到;一個出臺各種防疫政策在社群網站上刷存在感,並以「一個卡臣(閩南語:屁股)」受到日本節目好評,網絡聲量不相上下。

昨日(3日)下午,來自臺灣《信傳媒》的最新報導,近段時間一直「神隱」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有意在520就職之後換掉蘇貞昌,而可能接手的人選,就是陳時中。雖然蔡英文辦公室當天傍晚急發聲明稿否認,強調報導「全屬杜撰」。但近來風頭一時無兩的陳時中,因為抗疫有力,民調居高不下。甚至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由二級開設升為一級時,原本屬意蘇貞昌擔任指揮官,但後面仍由陳時中兼任。

所謂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蘇貞昌去年1月接任賴清德「閣揆」位置,蔡英文辦公室不也是百般否認?過了兩個禮拜後,蘇貞昌還不是走馬上任,成為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者聯盟」的「領軍人物」?

這是蘇系放風聲先堵蔡英文?還是有「大內高手」刻意放話?民進黨的茶壺風暴正在激蕩。

一線與二線,陳時中取代蘇貞昌?

專注政經新聞和評論的臺灣網絡媒體《信傳媒》,3月3日13時在其網站上發布一則分析報導:《蔡英文想換「閣揆」有不能說的壓力 蘇貞昌擁高聲望進行「閣揆」保衛戰》

文章稱,外界曾傳聞,陳時中這次的好表現,可以參選2022臺北市長了;最近還有人說,陳時中可能取代蘇貞昌擔任520之後的「行政院長」,並且說蘇貞昌一直躲在二線,讓陳時中站第一線,如果陳時中擋不住,就把他換掉;如果表現佳,就是蘇貞昌的功勞。

根據《信傳媒》報導,蔡英文確實想在520換掉蘇貞昌,理由不是因為蘇貞昌的表現好壞,而是她想要有所作為,貫徹自己的「執政理念」。有綠營人士說,蔡英文想換「閣揆」,蘇貞昌心知肚明,但蘇貞昌還想繼續做下去,他沒有束縛,幹練風格確實有別於林全、賴清德時代,且他也帶動民進黨「政府」給民眾「會做事」的印象。

報導指出,現在的難題是,一位聲望直逼7成的「閣揆」,蔡英文要如何把他換掉?消息人士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法定職權是「外事」、「防務」、兩岸,但「外事」已不易有所突破,「防務」則是該買的武器都買得差不多了,就只有「兩岸」是可以著墨的地方。但兩岸還是有難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臺灣「反中」情緒持續升高,蔡英文要在兩岸有所作為,一是要面對民意,二是淡化「辣臺妹」形象,結果會不會更好?

蔡英文還能忍蘇貞昌多久?

對於《信傳媒》的報導,蔡英文辦公室昨日傍晚發聲明澄清,否認「陳上蘇下」傳聞,強調該媒體內容「全屬杜撰」,也從未向蔡辦進行查證,「就以毫無根據的臆測,編造不實訊息。」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同一天早上,有綠媒(三立)也嗅到了「陳上蘇下」的風向,在網站做了專題報導《勇於任事、口嗆金句……陳時中驚曝超車蘇貞昌!竟成「閣揆」備胎》。這篇報導也認為陳時中是接任蘇貞昌的第一人選。不知道蔡辦是沒看到還是怎樣,目前還沒澄清。

該報導指出,蘇貞昌讓陳時中繼續擔任疫情中心一級開設指揮官的策略,反而讓陳時中佔了便宜。不具名綠營人士分析說,陳時中原本520後將轉換跑道為「行政院政務委員」,但歷經這場防疫頓時成為當紅炸子雞,若蘇貞昌因健康因素,繼續迴避第一線責任。該人士分析,在這個極重網絡聲量的時代,勇於任事、口嗆金句的陳時中,的確不失為一個新任「閣揆」的「備胎」。

政壇人士認為,陳時中在這場新冠肺炎防疫戰,「救援」角色確實可圈可點,若蘇貞昌再不積極站上第一線,只是一味採取「防守」,「閣揆」順位的排名極有可能會被超車趕過。

據報導,蔡英文第二屆任期,對「歷史定位」自有想法,「閣揆」定要找能貫徹其意志的人,以蘇貞昌過去有過度擴權、插手人事的前例,蔡英文還能忍多久,將待進一步觀察。

蔡英文蘇貞昌不合由來已久?

事實上,蔡英文和蘇貞昌「相敬如冰」已不是新聞。

2018年12月底,民進黨經歷「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辭職,並傳出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可能回鍋。對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在臉書「新勇哥物語」中透露,當年自己在任時,「行政院正副院長」分別是蘇貞昌與蔡英文,當時蘇貞昌曾表示自己覺得無法與蔡英文配合,因此兩度向陳水扁提出將蔡英文換掉,不過最終未獲同意。

沒幾天,蔡英文與媒體茶敘,被問到盛傳蘇貞昌將接任「閣揆」,並開始徵詢「閣員」時,她斬釘截鐵表示「沒有」。媒體追問,有請蘇考慮嗎?蔡說:「我沒有提,他哪來的同意」。

而到2019年1月14日,蘇貞昌正式接任「行政院長」時,臺媒還有報導稱,蔡英文原本是屬意當時的「副院長」施俊吉來組閣的。

過去這一年,民進黨從「九合一」慘敗中走出來,並迎來2020「大選」大勝,親綠民調機構負責人歸結原因稱:「『辣臺妹』加上『準酷吏院長』合作,很對臺灣人目前的胃口」。

只是,面對種種困局,蔡英文不能一直當「辣臺妹」,想要淡化這一形象,那「蔡蘇共治」還能持續多久?

有意思的是,曾經蘇貞昌想換掉蔡英文,如今蔡英文要換蘇貞昌——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海峽派)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美豬」拱倒蔡英文和蘇貞昌!兩人滿意度暴跌
    據臺媒報導 蔡英文8月底召開記者會,親自宣布明年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引發各界爭議。TVBS民調中心27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發現,蘇貞昌的滿意度較8月底高雄市長補選後下滑一成至38%,首度跌破四成,同時不滿意度增為44%,是蘇貞昌二度擔任「閣揆」以來,滿意度首度低於不滿意度,另外17%沒有表示意見。
  • 蔡英文蘇貞昌恩怨已久,陳菊離任「府院」衝突或浮上檯面
    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任典禮上,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蔡辦秘書長蘇嘉全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三人緊接著同臺宣誓,蘇嘉全不知有意或無心,率先起頭念誓詞,一旁的蘇貞昌發現苗頭不對,突然側身猛瞪蘇嘉全,接著高聲朗誦誓詞,發出像在宣示「我才是領頭羊」攝人氣勢,讓蘇嘉全和顧立雄只得乖乖地跟著念詞
  • 陳其邁敲定備戰高雄市長,陳時中出任副「閣揆」呼聲最高
    在此同時,黨內也已點名3位接任副「閣揆」的可能人選。民進黨黨政高層指出,如果韓國瑜提罷免訴訟,接下來高雄會面對長達2年多的代理期。民進黨恐怕不能以過渡性的安排來思考代理市長人選。因此,黨政高層透露,這個時候高雄必須找出熟悉市政,願景清楚並且和「中央」默契高的人立刻上手,而被認為最有勝選機會的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就符合這樣的條件。
  • 蘇貞昌再度留任,蔡英文真的已經無人可用了嗎?
    在此之前,蔡英文先召開記者會宣布,蘇貞昌繼續任職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這次的記者會也比較倉促,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是這十分鐘卻被蔡、蘇二人充分利用起來了,兩人一直在記者會上互相吹捧功績。一開始蔡英文就一直在誇獎蘇貞昌,蘇貞昌也馬上「還禮」。可是當蘇貞昌誇獎蔡英文的時候,蔡英文居然連看都不看他一眼,現在民進黨當局是沒有人可以用了嗎?只剩下一個蘇貞昌?
  • 謝長廷要助蔡英文「解決」蘇貞昌?
    對蘇貞昌而言,屋漏偏逢連夜雨。蔡英文今年8月搞「突襲」,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再加上撤銷「中天電視臺」執照問題,民眾怨氣排山倒海,蘇貞昌成為「背鍋俠」,民調直直落,「閣揆」位置岌岌可危。但迫於黨內壓力,初選勝出的謝長廷又不得不與落敗的蘇貞昌組成「謝蘇配」,只是「同臺不同心」,最終以大敗收場。2014年民進黨主席改選,兩人在民進黨中執會激烈互嗆,謝長廷批評黨主席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與人民期待有落差,隔空互酸,連黨內都看不下去。雖然兩人最終雙雙退選,讓蔡英文收漁翁之利,順利接任,但謝蘇之間的恩怨更加嚴重。
  • 蔡英文關中天台是為了讓蘇貞昌下臺?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將下臺?國民黨臺北市羅智強昨天表示,接獲「深喉嚨」爆料,指中天新聞關臺是蔡英文借刀殺人、一石三鳥之計,蘇貞昌農因年前後將要下臺。對此,民進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表示,蘇貞昌下臺時間,應該在過年前,他領完年終後,且他萬萬沒想到。
  • 蘇貞昌「留校察看」,蔡英文想讓林佳龍接「閣揆」卻搞不定派系
    據臺媒報導 蘇貞昌「內閣」爭議事件頻傳,黨內外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即將下臺的傳聞不斷,政壇甚至傳言蔡英文總因找不到適合人選,才「忍著用」。對此,資深媒體人韋安認為,因為民進黨內部派系搞不定,所以蘇貞昌才被「忍著用」,只要蘇貞昌民調或是民進黨政黨支持度死亡交叉,蘇貞昌勢必得下臺。
  • 蘇貞昌滿意度「死亡交叉」,蔡英文即將換一面「擋箭牌」?
    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底宣布將從2021年起放寬美國豬肉牛肉進口以來,民進黨當局和「閣揆」蘇貞昌的民調「直直落」。 面對負面民調,蘇貞昌還是老神在在,回應也是「顧左右而言他」,他說,「行政院長」工作非常吃重、是「高耗損」位置,還細數自己任內政績,說什麼這兩年來整個團隊大家一起努力,可以守住非洲豬瘟、防疫世界誇讚、經濟在全世界經濟體中是極少數正成長,排名「亞洲四小龍」第一、股市成績也好,云云。
  • 蘇貞昌留任對誰有利?
    蘇貞昌在2018敗選後枯木逢春,因緣際會地被蔡英文任命為「閣揆」,他的角色原本就是「戰鬥內閣」,又乘著民進黨操作「反中、抗中」的民粹之勢,在選戰中發揮殺伐本色立下戰功,得以續任合作。但現在時移勢轉,國際、兩岸與島內政局丕變,蔡英文讓蘇貞昌「功成身退、適時下臺」,以溝通整合取代對抗分裂,開展新政局與新氣象,本就順理成章;如今蘇貞昌在民調中已成蔡英文「執政」的最大包袱,卻反而得到肯定留任,看似反常,其中的政治算計不僅蔡、蘇彼此心知肚明,民進黨內派系與「在野」的國民黨,其實應也瞭然於胸。
  • 蔡英文提前宣布蘇貞昌續任「行政院長」臺媒:充滿政治算計
    記者會上,蔡英文不僅正式宣布蘇貞昌在「520」後將續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還高度肯定蘇貞昌的施政,稱蘇貞昌「是我的好夥伴,最佳的執行者」。現場,蘇貞昌也喜形於色,稱對蔡英文交付重任只有「一本初衷、全力以赴」。依臺灣地區「憲政」慣例,蘇貞昌日前已表態將向蔡英文提出行政團隊總辭。
  • 保住官位後 蘇貞昌狂贊蔡英文「守住臺灣」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蔡英文今天宣布蘇貞昌520之後繼續擔任「行政院長」,兩人在記者會致詞都互相稱讚對方。蘇貞昌說記得去年一月,蔡英文請他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外界並不看好,但是這一年多來,在蔡領導下,堵住非洲豬瘟病毒蔓延、守住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把臺灣守得最好、做得最好。
  • 謝長廷或協助蔡英文「解決」蘇貞昌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對蘇貞昌而言,屋漏偏逢連夜雨。蔡英文今年8月搞「突襲」,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再加上撤銷「中天電視臺」執照問題,民眾怨氣排山倒海,蘇貞昌成為「背鍋俠」,民調直直落,「閣揆」位置岌岌可危。
  • 「田鼠哥」預言蘇貞昌下臺時間點:蘇對蔡英文還有「重要價值」
    臺灣政壇近期對於「閣揆」蘇貞昌即將下臺的傳言四起,甚至讓蔡英文親自在臉書發文「新內閣的半年成績單」,以相當直白的方式,表達力挺蘇「內閣」。有田鼠哥之稱的政論名嘴李正皓在新聞節目《關鍵時刻》預言蘇貞昌的下臺時間點,至少可以安穩地吃一頓年夜飯,因為對蔡英文而言,蘇貞昌還有「重要的價值」。主持人劉寶傑引言表示,蔡英文丟了一個短片「新內閣的半年成績單」,半年成績單最後最耐人尋味的是,「我們更要不斷精進,一起拼」,這是什麼意思?
  • 蔡英文強力慰留蘇貞昌,無論真心還是假意,國民黨看懂了嗎?
    但民進黨就是有這樣的野蠻生長力,「跛腳鴨」蔡英文獲得連任,很快就會回鍋當選民進黨主席,「敗選者聯盟」成為「勝選內閣」,但蘇貞昌還必須按慣例搞一次請辭。1月13日,蘇貞昌當面向蔡英文請辭,但立刻被蔡英文慰留,到了晚間,蔡英文更寫下「蘇院長政績卓著,展現施政效能,當繼續領導行政團隊,以面對各項內外挑戰,爰予慰留」的公文。
  • 蔡英文宣布蘇貞昌留任,是無人可用還是不敢不用?
    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關係,這場記者會僅僅持續了10分鐘,無論是講話還是合照,蔡英文和蘇貞昌都離得遠遠的,更沒有搞什麼記者提問,但這短短的10分鐘,卻充滿了兩個人的互相吹捧。蔡英文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一年以來,蘇貞昌院長擔任閣揆,成績有目共睹。
  • 蘇貞昌強勢搞「宮鬥」,民進黨聲稱是與蔡英文有默契「要實權」
    就在外界多方揣測之際,蘇貞昌公開以「」蔡英文有一再交代」說法,把蔡英文拉出來背書。隨後新系的臺水董事長魏明谷中箭落馬,不久後新系重量級成員段宜康隨即在臉書未點名痛批,外界皆認為,段這番話罵的就是蘇貞昌。
  • 王世堅點名想選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蘇貞昌沒否認:謝謝關心指教
    臺北市議員王世堅在12日指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逾越職務該講的話很多」,企圖心已不只是當「閣揆」;有媒體進一步披露,指中天新聞臺傳出可能被撤照,是為了替蘇貞昌的2024「大選」鋪路,顯示蘇貞昌野心將不止於「行政院長」,恐圖謀「往2024邁進」。
  • 蔡英文宣布:蘇貞昌接任臺「行政院長」
    蘇貞昌據臺灣「中央社」11日報導,蔡英文今日在蔡辦召開記者會宣布,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接任「閣揆」,帶領新「內閣」團隊。今日上午,賴清德率「內閣」總辭。自此前賴清德表明「請辭意志堅決」後,島內就一直盛傳接替賴的將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副院長」將由參選高雄市長失利的陳其邁擔任。臺灣《自由時報》11日報導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10日)上午正式徵詢蘇貞昌「組閣」意願,還賦予蘇完全的「組閣權」。蘇貞昌表示同意承擔,並於當日下午約見陳其邁,提出副手邀請,陳其邁響應將一起努力。
  • 蘇貞昌再續任期 蔡英文交付任務
    蔡英文與蘇貞昌。(中時電子報圖)520就職將屆,蔡英文昨召開記者會宣布蘇貞昌續任「閣揆」,並交付未來5項重大任務;蘇貞昌說,如此誠意,只有一句話,全力以赴。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提醒,疫情過後復甦經濟更須超前部署,希望蘇貞昌走入基層,實際了解紓困之亂引爆民怨的原因。蔡英文昨與蘇貞昌舉行記者會,盼蘇貞昌和新行政團隊未來繼續5項重大任務,包括度過疫情、振興經濟、照顧人民、深化改革、均衡建設。期許新任期中再次攜手衝衝衝,讓臺灣繼續發光發亮。
  • 民進黨內最大派系與蘇貞昌聯手對付蔡英文?
    據臺媒報導 民進黨昨天舉行中常會,會中有新系中常委替「行政院長」蘇貞昌因萊豬開放,受到抨擊感到委屈,甚至也建議蔡英文要下鄉跟民眾說明。畢竟這個政策是蔡英文親自拍板,但後續卻由蘇貞昌來承擔,這是否代表蘇的個人心意?這動作也點出蘇蔡關係很可能再度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