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吃喝睡,是父母永遠操心不完得問題,而關於孩子睡姿的爭論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仿佛一個不對,枕禿,扁頭,窒息就在前方等著。讓孩子趴睡到底好嗎?
近日,一則「嬰兒趴睡窒息身亡」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其實早在1992年之前,一些西方國家曾經是提倡過趴睡,孩子們都是以趴睡為主。但後來他們發現趴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的發生率。美國11個州3年間,發生的嬰兒猝死案例中,20%的原因都是因為趴睡。因此關於訓練小嬰兒趴睡和「哭聲免疫法」睡眠幹預都是錯誤的。
嬰兒趴睡真的好嗎?
趴睡會導致吸入的空氣較少.因此即便成人,趴著睡時間長了也會覺得不舒服。但是如果成人呼吸不暢了,憋悶了,我們第一反應是什麼?抬一下頭,轉一下頭,或用兩手撐一把,轉個身,幫助自己呼到更多的空氣。但是幾個月大的小嬰兒呢?他們的四肢還沒有發育完全,力量不足,頭部肢體協調性也不夠,這就特別容易捂住導致悶死,憋死。
那孩子究竟可不可以趴睡呢?什麼睡姿對於孩子更安全呢?
即使俯趴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驚嚇反射對於睡眠的幹擾,但6個月前的孩子還是最好仰睡!美國兒科學會介紹:6個月以前的孩子嚴禁趴著睡!因為較小的嬰兒對於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還很弱,如果趴睡,孩子很可能不會轉動頭部以確保自己的呼吸暢順,也容易出現因口鼻被遮擋而窒息的情況,甚至造成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的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指1歲以下的嬰兒不明原因地突然死亡,SIDS 有時被稱為「搖籃死」。SIDS發生於嬰兒睡覺時,通常是在半夜到凌晨 6:00。幾乎所有死於 SIDS 的嬰兒都不足6個月。)
因此,仰躺是孩子最安全的睡眠姿勢。一般孩子可以自主翻身後,SIDS的風險就沒那麼高了,所以是否可以趴著睡的分界線是:睡眠過程中孩子是否可以自主翻身。
由於幾乎所有的孩子6個月時都可以自主翻身了,所以6個月之後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自己決定用什麼姿勢睡覺,父母注意保持床上乾淨無雜物、安全即可。
為什麼一到睡覺時間孩子就各種哭鬧?為什麼孩子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為什麼孩子抱著睡得好,但是卻一放就醒呢?為什麼孩子睡覺會打呼嚕?為什麼孩子頻繁驚醒?為什麼孩子不能睡一個長長的大覺?為什麼孩子睡眠質量不高?為什麼孩子是傳說中的「睡渣」呢?
這些症狀背後極有可能是孩子身體問題發出的信號。除了被子薄厚,室內溫度,穿著是否舒適等外因之外,還有很多內在因素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比如孩子白天是否受到驚嚇或刺激;白天玩耍時有沒有玩的太瘋,孩子太累等。或者是一些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否出現的問題,比如胃不和則臥不安,孩子最近消化系統出現不適;孩子白天吃得較多,引起積食;孩子鼻子堵塞,呼吸不暢;感冒、咳嗽,甚至過敏、溼疹、便秘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父母們需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有解決了真正的問題,孩子的睡眠才會得到改善。
如何幫助孩子創造安全的睡眠環境?
EarlyBird愛彼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床上不應有可能遮蓋孩子面部的柔軟物品,如毛毯、被子、玩具等。
孩子躺在堅實的床墊上,避免使用柔軟的床墊,以免孩子翻身時,床墊表面凹陷,造成窒息。
孩子和父母同房不同床,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中。
房間溫度適宜,避免孩子過熱,不遮蓋或包裹孩子頭部。注意房間內的空氣環境,避免孩子吸二手菸。
嬰兒床要選擇合適的圍欄間距(美國兒科學會要求嬰兒床每根圍欄之間的距離應不超過2.375英寸,約6釐米,以免孩子頭被縫隙卡住)。容列表樣式
在養孩子的路途上,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細心,在遵循科學的基礎上也要有自己的摸索和判斷。用科學的理念來豐富自己,幫助孩子培養各項能力,提供給我們的孩子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