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海海域開展常態化、多要素海洋水文水環境綜合調查

2020-12-11 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7月14日電(記者李榮)為掌握上海海域及鄰近海區的海洋水文環境狀況及相應變化規律,形成海洋調查數據集,上海目前已連續3年開展覆蓋上海市全海域範圍的常態化、多要素、產學研相結合的海洋水文水環境綜合調查。

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局長周豐年說,從2018年開始的上海近海海域海洋水文水環境綜合調查,範圍涵蓋杭州灣北岸、洋山港港區內及島嶼附近、長江口外海域,觀測覆蓋面積約5500平方公裡,最遠觀測點距上海最東側岸線浦東南匯嘴約130公裡。調查共布設12個固定觀測點、52個大面走航觀測點、2條走航式ADCP(聲學都卜勒流速剖面儀)潮流通量數據採集斷面。此項調查規模大,每次需出動測船20艘,測員50餘人,現場可採集到約6000點泥沙樣本、7000點鹽度樣本和1300點海水水質樣品。

研究人員認為,海洋水文調查是保障上海城市安全和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可為決策部門掌握上海海域及鄰近海區的海洋水文環境狀況及變化規律服務。同時,能逐步建立起上海海域常態化調查機制,形成海洋調查數據集,為上海港口航道水沙動力演變趨勢、重點區域海洋環境變化狀況等,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為開展河口灘涂資源現狀分析、演變趨勢預測,提供重要的水沙觀測資料,有利於上海市灘涂資源的科學研究與管理。(完)

相關焦點

  • 中國近海海洋調查專項取得重要成果
    新華網青島10月21日電(記者羅沙)記者從21日在青島舉行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908專項)成果系列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實施以來,圓滿完成了四個季度航次的水體調查任務,目前已基本掌握了中國近海海洋環境狀況,在近海海洋資源、重要環境要素的分布規律和形成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認識。
  • 中國基本摸清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餘曉潔 陳卓忻)「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
  • 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環境保護問題-環境工程
    關鍵詞:海洋環境汙染 海洋災害   海洋工程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隨著沿海經濟的迅猛發展,近海海域遭到越來越嚴重的汙染,使海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並對生物資源和人體健康產生有害影響。近海水域的汙染已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象我國這樣具有相當長的海岸線和眾多海灣的國家所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
  • 陳連增 雷波:中國海洋科學技術發展70年
    ⑶近海海洋調查及特定海域調查逐步開展。1958年9月至1960年12月,中國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全國性海洋綜合調查。1966-1977年,根據當時國內外形勢, 還開展了多次專項性海洋調查,如1966-1970年的「0701海岸帶調查」、「太平洋特定海域調查」、「渤海海洋地球物理調查」和「渤海和黃海海洋斷面調查」等,獲得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資料和成果。
  • 我國首次編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地貌圖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以海底環境調查與研究為主題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908專項)成果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通過海底環境調查研究,對我國近海海洋沉積、地形地貌、地球物理特徵和演變規律有了系統認識,首次編制了我國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
  • 我國首次編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和地貌圖
    新華社廈門12月11日電(記者 孟昭麗)記者從11日在廈門舉行的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海底環境調查與研究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全面更新了我國近海海底環境基礎數據和資料,首次編制了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和地貌圖。
  • 生態環境部第一艘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出海 為渤海深度「體檢」
    它是生態環境部第一艘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也是系統性能最強的專業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7月16日,「中國海監108」船從大連出發執行入列後的首個任務,為渤海做全身深度「體檢」。50個站位 航程700海裡7月16日13:30,隨著一聲長鳴,「中國海監108」船駛出大連市棉花島綜合執法碼頭,開始執行渤海水質監測夏季航次遼東灣航段的監測任務。18點左右,108船抵達遼東灣海域第一個監測站位,開始海水取樣。在調查隊員們的密切配合下,笨重的「CTD」儀很快被推上了船舷邊,吊掛在一個巨大的白色絞車鋼纜上,緩緩沉入大海。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發布 2019...
    河流流量測驗規範GB/T 12763 海洋調查規範GB/T 14914 海濱觀測規範GB/T 19485 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GB/T 25173 水域納汙能力計算規程HJ 2.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 44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範HJ 819 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
  • 廣東近海、珠江口、長江口、南海…特殊暑假,華東師大人這樣乘風破浪!
    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道季團隊的研究生們克服暈船、高溫,頂烈日,踏洪水先後奔赴廣東近海、珠江口、長江口、南海等地進行科考調查工作。與此同時,7月1日,團隊6名研究生赴珠江口澳門海域開展海洋微塑料科考調查。本航段歷時12天,7月12日傍晚,科考船順利返回珠海洪灣中心漁港碼頭,標誌著2020年度夏季澳門海域微塑料研究第一次航段調查順利結束,他們共採集海域、海灣和河流水體樣品161個,沉積物樣品11個,大氣樣品30個,以及完整的當地水文數據。
  • 【創新書寫人生高度】王軍成:給海洋裝上「眼睛」
    齊魯網青島5月23日訊(記者 劉洋 嶗山臺 趙德峰)海洋強國是國家戰略。開發海洋,認知先行。
  • 上海中心站完成金山三島枯水期潮間帶調查
    日前,上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圓滿完成了金山三島枯水期潮間帶的調查。調查期間,技術人員相繼採集和分析了大金山島南北兩側和小金山島南側三條斷面高、中、低潮的潮間帶生物樣品18個,獲取數據18組。中心站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受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務中心委託,上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自2012年5月以來,對位於上海杭州灣北岸海域的金山三島和周邊海域實施了水文、水質和生物生態調查,目前已相繼完成了金山三島平水期、豐水期及枯水期的潮間帶調查。金山三島的大金山島、小金山島和浮山島,均為基巖型無居民海島。
  •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區長呂潔就海域使用和紫菜養殖整頓情況開展...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區長呂潔就海域使用和紫菜養殖整頓情況開展專題調研2019-10-10 14: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贛榆區新聞中心        瀏覽量: 26659我區擁有海岸線62.5公裡,灘涂面積23萬畝,淺海域面積108萬畝,擁有近海漁場7000平方公裡。獨特的海洋水文環境和氣象條件,適合條斑紫菜的種植。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區開始條斑紫菜的種植,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機械製造的全產業鏈發展科學模式,條斑紫菜也成為我區海水養殖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
  •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海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8)規範和加強海洋工程管理,完善船舶汙染物排放監控系統和船舶汙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建立船舶防汙底系統汙染和含有外來水生物種壓艙水排放的有效監控制度,加強海洋廢棄物傾倒管理工作,減少海源汙染。  (9)開展生態養殖示範區和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區建設;推行清潔生產,加強沿海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開始向逾越海洋生態紅線、破壞海洋環境的違法者「宣戰」,向履職不力的行政執法部門「亮劍」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本報記者:劉鄧、陳子薇編輯:劉夢妮海洋傾廢、非法捕撈、盜採海砂
  • 周國輝:推進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
    從我國各地環境、水利部門的情況看,雖然在水文、水環境要素等方面已經開展了常規監測,部分省份也開始了水生態試點監測,但水生生物監測與調查以及生物生存環境評價,諸多項目還是研究性的,沒有形成常規的水生態監測站網和評價標準,水生態監測體系很不完善,還沒有建立全面、統一的江河湖(庫)水生態系統評估體系,配套的水生生物監測標準和方法也不完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未對水生態或水生生物指標做出規定或建議。
  •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節 海洋與人類
    (2)沿海地區的工農業生產,直接影響近海生態環境。2.>近岸帶海洋底部蘊藏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的總稱①形成近海石油工業部門;②多金屬結核是未來可以利用的最大資源石油、天然氣近海大陸架海域的主要海洋資源除分布廣泛的海水資源之外,近海大陸架海域主要分布著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底礦產資源等。(1)海水化學資源: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有80多種,達到工業規模的有食鹽、鎂、溴等,我國海鹽產量居世界首位,鹽田法是生產海鹽的主要方法。
  • 監測氣象水文多手段 帕運帆賽水文氣象預報精準
    本報訊 帕運帆賽期間,我市加強了賽場海洋水文、水質檢測和氣象預報系統,向各運動隊和運動員及時提供了賽場水文氣象預報,為確保帕運帆賽的順利舉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水文信息監測與預報方面,市海洋與漁業局和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等部門聯合行動,採取多種手段為各國運動隊和技術官員提供及時準確的水文預報和監測信息。為提高水文監測信息的準確性,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與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配置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海洋觀測設備。
  • 世界海洋日:守護深藍 7所海洋高校共同發聲
    圍繞著「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這一主題,中國海洋文化新媒體聯盟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共同發聲,用行動致力於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一起守護這片藍色海洋!
  • 生態環境部開展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8月27日,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視頻調度會商,調度規劃編制進展和督導幫扶工作情況,部署下一步工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並講話,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主持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