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蘇英傑 陳穎 實習生 龍飛鵬)家住長沙縣榔梨鎮的謝先生(化名)自家有個小菜園,最近在翻土整理時,挖出一截植物的根莖,看起來有點像人參。他以為吃了可以補一下身體,謝先生隨即就把「土人參」清洗乾淨生吃了兩口,剩下的準備晚上用來燉湯喝。沒想到,過了一兩時後,他就出現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經診斷為急性食物中毒。
謝先生回憶:「人參」是自己在菜地裡挖紅薯時挖出來的。「它的模樣比人參稍大一些,皮是土黃色的,削皮之后里面的肉是白色的,聞起來有股人參味道,」謝先生以為挖到了寶貝,趕緊把它洗乾淨生吃了兩口,味道有些苦澀,但他還是吞下去了。「上午9點多吃的,大概11點多就噁心嘔吐、頭暈眼花、冒冷汗等情況,休息後也不見好轉。」家人見狀,趕緊將他送到醫院醫院,醫生經催吐、導洩、護胃、補液等治療後,謝先生的病情得到了好轉。
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袁鋒介紹:「結合謝先生的家人在來院之前拍下地裡挖出的植物照片後判斷,所謂的『土人參』其實是商陸的根莖。」商陸又稱土人參、狗頭三七、野蘿蔔、牛大黃等,商陸與人參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均有發達的肉質根,且果實均為紅色漿果,這些相似特點使二者易混淆食用,商陸有毒性部位為根部及未成熟果實,生食毒性更大,輕者引起腹痛、噁心、嘔吐,重者可出現中樞麻痺及運動障礙,最後出現循環衰竭而導致患者死亡。
袁鋒醫生提醒,謹防野生動植物「藏毒」,市民不要隨意採摘或食用不明成分的物品,在路邊和田間常見的「土人參」屬毒性植物,不可口服。若需要進補人參,務必在醫師指導下用藥,最好從正規渠道購買,防止誤食。一旦發生噁心、嘔吐、頭暈、食慾減退、腹瀉、腹痛等類似中毒症狀,應儘快排出毒物,比如催吐、洗胃、導瀉等,並在第一時間內趕到專業醫院對症治療,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物的樣本,送有關部門鑑定,這有助於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