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蘊藏著力量,這力量現在要交到中國體育從業者的手中。
在9月28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在中國體博會的首日上午,將會舉行中國體育產業峰會,會上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將正式發布《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又透露出了怎樣的趨勢呢?在距離《報告》發布不到一個月的今天,和圈哥一起先睹為快。
本文首發:中國體博會
01
全民健身大時代
行業有什麼新趨勢?
「今天你健身了嗎?」「你家健身房用的什麼健身器材?」「疫情期間,你還堅持每周健身鍛鍊嗎?」「停課在家,你的孩子會經常鍛鍊嗎?」
如今,當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略,有關健身行為和消費的解讀,也成為了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尤其是在2020這個特殊年份裡,資本和政策青睞的全民健身無疑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經過疫情的洗禮,行業中的每一家公司、每一個健身房、每一個從業者、每一個消費者,都在用行動給出自己的答案。
那麼,當行業中的每一種聲音匯聚起來,又會給出怎樣的趨勢呢?整個行業都在等待著權威的研究和解讀。
這一次,等待不會持續太久。在9月28日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在2020年中國體博會的首日上午,將會舉行中國體育產業峰會,會上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將正式發布《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這樣一份長達80多頁的《報告》發布的前夜,讓我們不妨來拆解下背後的製作思路,看看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02
一份80多頁的報告
是如何誕生的?
事實上,早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就開始籌備這份《報告》了,整個籌備與調研製作周期達到了一年,足見對於內容的精心籌備。
為了使得內容更加詳實和精準,還特別邀請到了全球著名的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合作,意在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來填補體育發達地區的全民健身消費市場缺少權威專業數據支撐的空白。
據了解,《報告》採用科學的定量調查和抽樣方法,通過將受訪者的健身行為、消費習慣轉變成可量化和評價的數據。為此,《報告》特別選取了中國26個具有代表意義的體育發展發達城市,受訪者年齡在16-69歲,均是過去三個月內進行過體育鍛鍊、健身,或參加過體育比賽的體育參與者。
早在起草之初,聯合會就充分考慮到了體育發達地區全民健身行業的發展現狀和上中下遊生態系統。根據數據的分析,最終將《報告》劃分為六個篇章,分別是:
當前全民健身的整體特徵
全民健身消費行為現狀
商用/家用/室外健身器材
青少年體育培訓
未來民眾健身新發展趨勢——家庭健身和女性健身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民健身
從內容層面來看,這六個部分基本全面覆蓋了全民健身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從消費行為到器材採購,再到青少年體育培訓、家庭健身、女性健身這樣的局部趨勢,最後又增加了疫情相關的全新內容,詳實全面地講述了如今全民健身的行業整體輪廓,對於行業而言具備一定的借鑑意義。
「《報告》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的反饋,以更具象、更全面和權威的數據,解釋了當下全民健身的整體特徵和消費行為現狀。同時,給企業在確定戰略方向、制定發展規劃時,多了一份重要的、有效的數據『情報』和價值。」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如此定義《報告》的價值。
那麼,在行業蓄勢待發之時推出這樣一份報告,究竟會對行業有怎樣的意義和影響呢?
03
這份全民健身報告
如何照亮行業前景?
在疫情之後推出這份報告,首先的一個價值非常明確,自然是:為迷茫中的健身行業指明發展方向。
從數據來看,疫情居家的確帶來了體育健身市場的向好。總體來看,體育運動者仍保持較高的鍛鍊熱情,保持運動者比例為93%,且形式多樣。除了常規鍛鍊方式和運動平臺的使用外,新興的教練直播運動形式參與者也達到了20%。此外,疫情期間,65%的體育運動者購買過體育用品,消費金額均值在1972.8元。
如此看來,疫情喚醒了國人對於健康的追求,也帶來了更多健身消費,鞋服、球類用品、瑜伽舞蹈用品、小型健身器械都迎來了不錯的發展機會。
對於健身器材相關的公司來說,這份報告的結論無疑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從政策和數據等多個維度來看,全民健身是當下乃至未來體育產業中最有機會的領域之一。
此外,《報告》的重要意義,是為行業指明未來方向。目前看來:青少年體育培訓、女性健身和家庭健身都蘊藏著不錯的機會。
首先,未來的健身器材市場潛在的主流消費者,蘊藏在青少年群體裡。
數據顯示,在這個近3000億元市場規模的產業裡,家長和青少年參加體育鍛鍊熱情高漲,體育培訓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其中大中城市中青少年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佔比為85.4%,參加各類體育培訓班的青少年比例為74.1%。
第二個趨勢則是女性健身呈現出的新特點。
《報告》顯示,女性參與度顯著更高的運動或鍛鍊方式為羽毛球、瑜伽、操課、廣場舞、普拉提、排球。數據顯示,女性藉助運動類APP的比例高於男性,並且更愛跟著APP的視頻鍛鍊。此外,女性在購買健身卡、健身課程、運動類APP會員、瑜伽舞蹈用品等方面的消費比例相對更顯著,是值得優先考慮的主要消費人群。
第三個值得考慮的趨勢,是家庭健身。
《報告》顯示,分別有32%和14%的運動者習慣和經常在家中/宿舍鍛鍊。考慮到Peloton和lululemon這兩個居家健身相關的公司疫情中股價大漲,且Keep和Mirror等居家健身為主的公司都在近期獲得融資,足以證明如今居家健身越來越火熱了。
但與網際網路平臺的如火如荼相比,家庭運動者在體育方面的消費並不高,因此《報告》中也建議,未來應通過增強其專業知識來促進器械類產品的購買,才能更好的帶動健身器材行業的不斷發展。
當《報告》佐證全民健身進入由室外轉向「居家健身經濟」的新時代,行業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來把握時代的脈搏。
當談及這份即將出爐的報告時,羅傑希望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到行業。在他看來,在疫情之後的再出發階段,從業各方都存在諸多問題與困擾,從聯合會的角度,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服務行業、服務會員企業,助力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心中更有「數」,將諸多不確定因素轉為更多確定的路徑與指引。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領導表示,「預計到203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能夠達到6.3億人以上。」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這個潛力巨大的領域,值得更多關注,更值得有人踏踏實實做調研,專專心心謀發展,為行業指明前進方向,為從業企業找到轉型與發展的新道路。
毫無疑問,受科技、生活水平、消費觀念甚至疫情的影響,全民健身正出現新的發展趨勢,隨著大眾對健身的熱情日益高漲,以室外和健身房等場所為主的全民健身傳統方式也正在發生著轉變,這對於行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數據中蘊藏著商業的力量,通過《報告》的發布,這力量將會在未來要交到你的手中。9月28日,在中國上海,在中國體育產業峰會的頂級舞臺上,《2020年全民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將會正式發布,用數據再一次為行業照亮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