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易忽視的細節 聊聊那些耳塞常用耳套)
第1頁:最容易忽略的配件[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耳塞類產品中,不論是低至幾塊幾十塊的廉價產品還是上萬元的高端旗艦,耳套一定是最常見的配件。合適的耳套不僅會提高入耳式耳塞的音質,而且還能增加佩戴的舒適度,對用戶的體驗有著直接的影響。
最易忽視的細節 聊聊那些耳塞常用耳套
但讓人比較意外的是,這麼重要的配件卻經常被人們忽視。對普通用戶來說,耳套雖然是在配件中存在的,但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不會進行更換,甚至都沒有打開原裝耳套的包裝,更不用提單獨為耳機購買耳套這種事了。
這個現象在發燒友中也同樣存在,耳機愛好者對於產品的興趣是遠遠超過普通用戶的,但要買下所有的耳機肯定是不現實的做法,所以試聽會或者線下交流活動就成了體驗各種耳機的主要途徑。在平時與耳機用戶的交流中,筆者發現耳機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燒友就是因為試聽時耳機沒有搭配合適的耳套,讓他們走了不少彎路,沒有在第一時間購買到真正喜歡的耳機。
從價格的角度來看,耳套相對於其他配件來說也是便宜的,甚至連線材的零頭都不到,而帶來效果卻同樣非常明顯,而選擇耳套也是有講究的,同一款耳套不一定適用於全部的耳塞。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耳套,並淺析各類耳套的特點及使用感受。
矽膠耳套
市面上大部分耳塞所配備的耳套都大同小異,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矽膠耳套。一般來說,入耳式耳塞產品都會至少附贈大中小不同的膠套,多的話可以達到了6對以上,這會讓產品看起來更具有誠意。但這些膠套的區別可不僅僅是尺寸上的變化,它們對聲音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
矽膠耳套
小號耳套(S型)的特點是聲音相對清晰但聲場小;中號耳套(M型)基本上是默認套在耳塞上的,它的聲音均衡適應性較強;大號耳套(L型)與小號耳套是相對的,聲場大包圍感強但聲音相對較悶。但普通的矽膠套不論是哪一種都無法帶來顯著的聲音變化,單獨購買的話10元錢就能買到一堆,還包郵。
從佩戴的角度進行選擇,耳套的尺寸與耳朵的大小一定要匹配,筆者建議這一點要優先於耳機本身的聲音特色,不合適的搭配會讓隔音性變差,佩戴時會感覺耳機處於不穩定狀態,但只要大小匹配矽膠套戴起來還是非常舒適的,適應性也很好。
海綿耳套
海綿耳套
海綿耳套是平頭塞中最常見的一種耳套,適用範圍廣泛,幾乎是平頭耳塞唯一的選擇。它的特點是增強了平頭耳塞相對較弱的低頻,佩戴起來也會有更好的觸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平頭耳塞的耳套需求並沒有入耳式那麼大,原因是大部分平頭耳塞完全可以在不帶套直接聽,且聲音更為通透,所以是不是使用海綿耳套就完全取決於用戶的聽音取向了。
第3頁:特殊耳塞套介紹
記憶海綿耳套(C套 )
記憶海綿耳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耳套,其中COMPLY的海綿套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所以也經常被稱作C套。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極強的形變能力,即使是大號的耳塞也可以被捏的很小放到耳朵裡,從與耳道的貼合度上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COMPLY耳套的山寨貨非常多,比較可靠的售價為兩對90元。
記憶海綿耳套
聲音方面,記憶海綿耳套的低頻給人留一下的印象是最深的,配合一些低頻出色的耳塞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長期佩戴這種耳套總有一種耳朵被塞滿的感覺,透氣性上表現不好,而且在長時間佩戴後會帶出更多的異物,並不利於健康衛生。
哥倫比亞套(哥套)
我們經常聽到的哥套實際上屬於矽膠套的一種,因為它的特殊性所以拿出來單獨說一下。哥套的材質為混合矽膠,是索尼耳塞產品的配套附件,型號尺寸比普通的矽膠套更多,除了S、M、L型以外,還有SS、MS、ML、LL四隊耳套。此外,還有在矽膠層之間填充了海綿的S、M、L號的噪音隔離耳套。售價方面也比較貴,價格按照型號不同也略有區別。
哥倫比亞套
實際體驗上,大號哥套的低頻質量和聲場明顯加強了不少,小號哥套的聲音密度更大,這是它在聲音上和普通矽膠套的差異。而填充了海綿的隔音哥套則有些像之前提到過的C套,除了更好的封閉性以外,聲音也變得更為集中。總體來說,哥套算是矽膠套裡質量最高的耳套之一,但電商中也存在不少山寨貨,消費者在選購時要多加留意,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銷售渠道。
SpinFit耳套
如果沒有SpinFit耳套(SF套),或許哥套就是入耳式耳塞中最為出色的了。筆者也是近幾年才開始使用SF套的,它同樣也是矽膠套的一種。不同的是,SF套擁有很長的導音管,這讓它可以比其他耳塞更加的深入耳道,同時可以根據用戶的耳道進行適應性調節,保持著極為舒適的佩戴,並且也沒有C套那種堵塞感,SpinFit甚至還為這種設計申請了專利。
SpinFit耳套
聽感方面,SF套的聲音通透程度和解析力明顯優於其他耳套,聲場和低頻也沒有被削弱,對於聲音較暗的耳機來說無疑是最佳選擇,而對聲音偏亮的耳機可能會出現刺耳的聲音。售價方面,SF套也是最高的,一對的價格為59元,它的價格較為統一,消費者基本上可以放心購買。
多節套
提到多節耳套,相信很多燒友都會想起經典的音特美小四的三節套。它的材質同樣是矽膠,看起來像是多個耳套由大到小羅列在一起,但說實話這種耳套的造型和大小是不容易讓人接受的,正因如此筆者並沒有使用過這款耳套。
三節耳套
除了三節套以外,雙節套筆者還是勉強可以試一下的,它的尺寸會明顯影響到使用體驗。筆者個人更喜歡大尺寸的雙節套的,這種耳套的隔音性非常好,佩戴以後聲音聽上去非常飽滿,大聲場是它的優勢,而解析力會稍微下降一些但並不明顯,適合與聲音刺激的耳塞搭配。
柱形套
這款耳塞套是筆者近期才剛剛接觸到的,是Final F系列耳塞的配件,從造型上來看應該是不適用於其他耳機的。它可以將耳機的整個腔體全部套進去,長度與圓柱形的耳機幾乎相同,貼合程度上並不如傳統的膠套。
柱形耳套
聲音表現上,解析力提升相當明顯,聲場則收窄了一些,其他方面變化不大。對於這種聲音上的變化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但由於其他的耳機都用不了,這種耳塞套註定只有少數用戶才能體驗得到。
寫在最後:
文章中筆者只是列舉了部分典型的耳套,如果想要真正玩透這些產品,大家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折騰。耳套作為耳塞產品的一部分,對整個用戶體驗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於追求好聲音的發燒友而言更是如此。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耳套產品中,不但可以幫助愛好者們找到適合的聲音,也一定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