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人士出資為村裡建「愛心書屋」,留守兒童有課外書看了

2020-12-15 潯陽晚報

創建「愛心屋」創立於2006年,其作用在於收集舊衣物,幫助有需要的人。「愛心屋」承載著「助人為樂和保護環境」的理念。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愛心屋」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目前,「愛心屋」的模式,已在全國多個省市複製。如今,朱新民又將「愛心屋」演變成了「愛心書屋」,11月28日,由愛心人士朱新民出資建造的一處「愛心書屋」在永修縣艾城鎮朱村落戶。

留守兒童在看書

讓書香伴隨孩子們成長

「愛心書屋」是由祠堂改建而成,外觀設計很是文雅,裡面的一間房擺滿了書架,放置了大大小小的書籍,內容涵蓋非常廣,村裡的留守兒童聞訊來到這裡,一個個捧著書籍如獲至寶。學生朱祖軒對潯陽晚報記者說:「我很喜歡這裡,書很多,有圖畫書、課外書、還有一些關於作文的,我喜歡看的就是那種有插畫的,以後會經常來,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另一名學生朱雨涵說道:「這裡的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有童話和字典,什麼類的都有,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

據了解,「愛心書屋」是愛心人士朱新民四兄妹投資建立的,他們從小在朱村這片土地上長大,也是這個村莊的第一批留守兒童,正是有著同樣的成長經歷,所以他們為村裡的留守兒童帶來了閱讀福利。朱新民稱:「這塊土地,生我養我,現在我已經70歲了,我在想怎麼回報我的故鄉,我就想利用這樣一種形式,建一個圖書館,我記得我這輩子最大的得意就是讀書,但是農村孩子,還存在想讀書卻找不到書的情況,所以我想盡我一點微薄之力,讓孩子們可以在家門口看上書。」

愛心人士朱小蘭說:「我和哥哥實際上都是留守兒童,也因為這些經歷,讓我們更懂得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更加關注留守兒童。」

據了解,「愛心書屋」裡的圖書大部分都是社會上的一些愛心人士捐贈的,舊書籍新書籍都有,承載的都是一份份愛心。趙倩是一家培訓機構九江校區的校長,這次她花了3000元購買了200多本新書,希望給留守兒童送上她們的一份心意。她告訴潯陽晚報記者:「想讓這個村的留守兒童能夠都有書看,希望他們能好好學習,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我們今後也會對這個圖書屋的書進行補充,把愛心一直傳遞下去。」

「愛心屋」演變成「愛心書屋」

「愛心屋」演變成「愛心書屋」,在更廣闊的範圍幫助不同人群,這對於許多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愛心屋」的創立起因是7年前的一個夜晚,朱新民接診了一位病人。醫生拿起剪刀,準備剪開褲腿。那小夥子說:「別別,別剪,幫我脫下來吧。」醫生說:「你的大腿粉碎性骨折,一動會很痛的。」「痛一點我可以忍,別剪吧。」醫生耐心地說:「不行,斷開的骨頭,會刺破動脈血管,危及生命的。」小夥子吞吞吐吐地說「我只有這一條褲子。」傷勢太重,醫生果斷地剪開了褲腿,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朱新民的心情卻很沉重,他不明白怎麼現在還有這麼困難的打工仔?回到宿舍,他拿了一套衣服,送給了那個小夥子。當晚,朱新民所在醫院的幾位領導在一起商量,既然病人有這方面的需要,咱們就應該幫幫他們。於是,大家紛紛把家裡的舊衣服捐出來。「愛心屋」就這樣誕生了。從此,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從「愛心屋」拿出衣服來,送給那些有需要的病人。「愛心屋」接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的許多衣物,幫助了不少需要幫助的人群,如今,「愛心屋」向不同的層面發展,演變成了「愛心書屋」,這無疑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據了解,永修縣共有147個村,每個村裡都有很多的留守兒童。這次不僅僅在朱村成立了「愛心書屋」,永修縣婦聯還將兒童之家示範點選在了這裡。永修縣婦聯副主席熊欣說:「對於我們鎮的孩子不僅僅是獲得經濟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他們將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溫暖,我們今後要讓他們通過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好好努力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讓大家按照『跳起來夠得著』原則選擇目標。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成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潯陽晚報記者 黃泰(謝仁山 攝)

相關焦點

  • 農村愛心書屋讓留守兒童有了第二個「家」
    一間書屋,一片希望。近年來,碭山縣周寨鎮文化站與關工委聯合,在13個行政村的農村圖書室開闢了「愛心書屋」,新添置愛心圖書500多本。每到周末,農村留守兒童就三三兩兩一起到村裡的「愛心書屋」看書學習。「愛心書屋」成了留守兒童第二個「家」。
  • 「愛心書屋」點亮山村兒童求知夢
    「這裡的氛圍很好,不僅可以讀到對學習有幫助的書,還有我喜歡的文學、歷史類書籍。」鄧脘月說。愛心書屋設在五峰鋪鎮的文化站上,寬敞明亮的屋子裡有空調、飲水機等設備,可同時容納三四十名學生學習、讀書。書架上擺滿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書籍,還有志願者為孩子們輔導功課。每個假期和周末,愛心書屋都會對全鎮的孩子免費開放,來這裡看書的大部分都是周邊村子裡的留守兒童。
  • 商丘民權:村小學建起「愛心書屋」 孩子暑假閱讀好去處
    河南商報記者 吳文昊 通訊員 張增峰 文/圖 「感謝駐村工作隊,為村裡暑期無處可去的孩子們建起書屋,孩子們閱讀有了好去處,我們這當家長的也放心了。」 7月24日,河南省民權縣龍塘鎮王玉環村小學校園內的朗朗讀書聲,給炎炎夏日帶來絲絲清涼。
  • 希望書屋助力兒童成就夢想
    本報訊(記者史夢婷)12月3日,由共青團南寧市委員會主辦,中建築港集團有限公司、南寧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共青團武鳴區委員會共同承辦的「青春助學活動·知識改變命運」——中建築港集團有限公司「希望書屋」捐贈活動在武鳴區華敏希望小學舉行,為孩子們帶來了豐富的課外書籍。
  • 朗朗讀書聲在山間迴響 新環境愛心書屋走進偏遠山區學校
    9月18至19日,新環境攜帶愛心物資來到懷化漵浦縣金龍小學以及邵陽隆回縣金山小學,為當地的孩子們送去了圖書,並捐出愛心善款進行公益助學活動。慶幸的是,今年8月,在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的幫助下,一棟兩層高的教學樓,在滿眼青翠的山腰間落成,孩子們也告別了風吹雨滴的上學生活。   如今的金龍小學,上學的硬體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對於山區的孩子而言,這些還遠遠不夠。金龍小學校長羅守仁介紹稱,整個學校目前有50多名孩子,從幼兒園到四年級,每個年級只開設了一個班,其中很多都是留守兒童,包括課外讀物,教學用品等都是學校需要的。
  • 捐800平米一層樓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泉州這位老伯了不起
    12月27日,圖書館將開館,這裡承載了姚老伯兒時因家貧未能實現的讀書夢,他希望留守兒童和少年們能在這「知識的海洋」裡快樂成長,學有所成。 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執行會長陳志權說起姚老的愛心,連連為他點讚。   陳志權介紹,洪梅鎮約有七成的年輕勞動力在外經商和務工,鎮裡常住人口多為留守老人和少年兒童,而除了學校,孩子們缺少獲取課外知識的圖書館。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於2015年發起成立,已先後在洪梅鎮內籌建了兩家公益圖書館。
  • 【放飛愛心,傳遞溫暖】崗坪鎮曾村教育基地「小草書屋」建成
    捐出一本書,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點亮一盞智慧之燈,這是很多關心留守兒童的愛心人士傳遞溫暖的一種方式。
  • 致泉州姚伯伯:你為留守兒童鋪設了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
    昨天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則新聞:泉州一位姚伯伯,聽說志願者籌建公益圖書館缺地之後,將自己800平方米的一層樓房無償永久捐出,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他還發動自己的親朋好友捐物。此刻正值冬至第二天,雖寒風凜冽,天寒地凍,但是看到這些充滿溫情的文字和如此暖人心扉的愛心之舉,心中頓時被溫暖所包圍———人間自有溫情在,不管你身處城市的一隅還是偏遠山區。這些留守兒童,雖然因為家庭原因,父母不能陪在身邊,但是能得到愛心人士的關愛,有好書可讀,也算是不幸中的幸福!
  • 東營區史口鎮:關愛留守兒童 「愛的背包」走進南王書屋婦女微家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近日,東營區史口鎮婦聯、東營市龍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為東營區史口鎮南王村、勞家村、西商村、東寨村等村協調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葉柏工藝基金,為村內兒童搭建「農家書屋+婦女微家」新陣地
  • 「愛心媽媽」公益慈善活動打造留守兒童暑期樂園
    圖為中天八建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潘曉華介紹情況。陳燕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28日電(陳燕 林浩)為持續關注留守兒童和工地「小候鳥」健康成長,「暖心夏令營 助力新學期—中天八建第五屆『愛心媽媽』公益慈善活動」開營儀式27日在廣西南寧市舉行。22名留守兒童在愛心志願者的陪伴與幫助下度過2天美好的夏令營時光。
  • 廣東河源"七彩書屋"正式綻放 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添彩
    廣東河源"七彩書屋"正式綻放 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添彩 2019-04-02 11:20:00
  • 禮讚|從作家愛心書屋到老農活動中心,作家譚談走過20年文化扶貧路
    雨天,書屋裡聚滿了讀書的村民。譚談在曹家村老農活動中心晚晴書屋和故鄉的孩子們在一起自掏腰包百萬餘元建活動中心「我希望我們村裡的一代一代人,像愛護自己的家人一樣愛護老農活動中心!」75歲的作家譚談說。譚談和童年夥伴在一起錢有了,譚談又動了自家租屋的心思。2017年秋季開始,譚談和老屋五房的後人們商議,「開初,是有阻力,他們同意把地基拿出,但要錢,開價頗高。」譚談對親戚們說,地基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在地基上建一個新屋,使祖屋新生,既是對祖先的紀念,又能供全村的老人健身、閱讀、娛樂,使村裡的孩子們有一個學習的園地。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事。最終,他說服了大家。
  • 愛心人士紛紛為福利兒童獻愛心
    來源:開封網開封網訊 全媒體記者校愛玲報導 進入8月,我市的天氣悶熱難耐,但沒有阻擋愛心人士的腳步。他們紛紛走進開封SOS兒童村,為這裡的孩子們奉獻愛心。8月1日下午,求實中學南校2017級3班的同學代表在班主任許毅的帶領下,來到兒童村捐款1214.3元,以此表達對福利兒童的關愛。
  • 貴州遵義供電局「愛度」公益團隊鋪就愛心路 展現電網力量
    「度」是電能的基本計量單位,「愛度」公益團隊正是用電網企業特有的「符號」傳遞員工的愛心,為脫貧攻堅貢獻微薄之力。  遵義供電局「愛度」公益團隊成員來自遵義電網的所有員工,其基金來源為員工自願捐款。通過將基金轉換為愛心電,用於扶助見義勇為人士、抗戰老兵、軍烈屬、孤寡老人、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 蛇山學校為「湖南留守兒童獻愛心」99公益行
    湖南留守兒童獻愛心」的公益募捐,活動得到了「廣、深」兩地的愛心人士支持,並通過線上傳遞著2020年9月的濃情大愛。,只剩下少許的留守兒童在家就學,為響應國家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的寄語「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對改變農村教育落後面貌、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的號召,在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以來,隨著一批年輕務實的師資力量湧進該校,教學質量也隨著日漸倍增,歷年來都是以科學規範、校風、校紀、治學嚴謹為辦學宗旨,依舊保持著五個教學班級,往屆的畢業生都考進了優質的中學,可謂是人才備出之地,學校教室如今設有「多媒體自動化」電子教學設備
  • 濟寧愛心志願者走進金鄉縣司馬鎮看望留守兒童
    人民網濟寧9月6日電 日前,由濟寧愛心企業及志願團隊組織的「關注留守兒童,讓愛不再孤單」愛心公益活動走進了金鄉縣司馬鎮袁莊村,把飽含情誼和溫暖的愛心獻給留守兒童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注入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 「關愛睏境兒童 共建愛心書屋」!中山體彩微公益助學在行動
    12月7日,2020年中山體彩「關愛睏境兒童 共建愛心書屋」微公益助學活動在神灣鎮育才學校舉行,中山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捐建的愛心書屋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愛心書屋揭牌她說:「以往每月我在校外購買二三百元的書籍,有了書屋,我在學校就可以看很多書了,這裡有地理、生物、歷史等類別,2000多冊書,足夠我閱讀。」
  • 邵東市開展「情暖留守兒童、播撒愛心陽光」公益活動
    紅網時刻1月8日訊(通訊員 魏小青) 1月6日上午,邵東市民政局、宋家塘街道辦聯合市小記者協會、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禮儀協會及湖南醇龍箱包股份有限公司在劉橋小學開展「情暖留守兒童、播撒愛心陽光」公益活動,為學生們送去關愛和祝福。愛心志願者在為留守兒童發放書包。
  • 疫情無情寶安有情,4.2國際兒童圖書日向留守兒童贈「愛心書包」
    每年的4月2日是丹麥兒童文學大師安徒生的生日,也是國際少兒讀物聯盟發起的「國際兒童圖書日」。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向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送去希望和溫暖,使孩子們在「疫」情期間愉快度過,在4.2國際兒童圖書日之際,寶安西鄉街道新青之年黨支部、雄鷹清潔黨支部的兩新黨員與深圳紅馬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公益達人一行專程趕到高州市荷花鎮張家堡村黨群服務中心,為該鄉村貧困學子送去一批書包、圖書等學習用品,希望愛心力量能鼓舞他們的戰「疫」信心。
  • 【99公益日】團團邀您:關愛留守兒童,點亮「希望小書屋」
    為讓困難留守兒童   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助力九九公益日   團永康市委開展   「關愛留守兒童·希望小書房」公益項目   為舟山、西溪等貧困山區送去99公益日活動時間為每年9月7日-9月9日,今年,騰訊基金會將提供2.9999億配捐,9月7日-9日每天早上9點至12點,愛心人士每次不低於1元的捐贈,將機會隨機、金額隨機地獲得配捐,每人每天最高可獲配捐總額為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