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每當孩子朗讀課文《小英雄雨來》時,會不自覺地拉高分貝,似難掩心中感情。不滿足於節選課文,她特意又買來書做批註,每晚都要聆聽《小英雄雨來》有聲讀物才能安然入睡。我知道,這是愛國主義的種子在悄然萌發,天然去雕飾。
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裡。從古至今,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賡續發展過程中激昂的主旋律。從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堅毅執著,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往無前;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之思,到「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的忠誠坦蕩……這些優秀中華兒女雖身處不同的時代,但是他們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卻被世代中國人所傳承和發揚。愛國,並非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也絕不是被標籤化的「小粉紅」。愛國是最樸實的情感、最基本的本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是對青少年的成長負責,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厚植愛我中華火種,需將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決不能羞羞答答、語焉不詳。我們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並擅用各種形式、載體來講好這些故事,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
厚植愛我中華火種,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學校、家庭、社會都責無旁貸,尤其是學校思政課的作用不可替代。就義務教育階段而言,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課程,都是思政課的範疇,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廢,要改變一些學校由語文老師兼道德與法治老師,或者道德與法治課可上可不上的現狀。「經師易求,人師難得」,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照本宣科、大水漫灌只會將興趣澆滅。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立足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把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靠我們這一代,更靠下一代。要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樹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導他們把個人成長的軌跡印刻在祖國大地上,紮根人民、奉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