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驛站換新貌,黑土地上現「西湖」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由中國旅遊報社、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黑河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五大連池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承辦,籮筐技術公司支持的大型採風活動「2018美麗中國行·爽遊魅力龍江」在2018年7月24日拉開序幕,第三站我們走進了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採風團對當地的旅遊資源進行實地考察和走訪。

嫩江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部,距離黑河市區250公裡,是黑河市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也是中國麥豆的主產區,素有「北國糧倉」的美譽。嫩江縣以嫩江得名,史稱墨爾根城,歷史上是邊陲進入內地的喉舌要道,在清代,墨爾根城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連結黑龍江城(現璦琿)、漠河和吉林兩條驛道的重要驛站。

在嫩江我們走訪了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該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個以驛站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對不同朝代、不同區域的古道驛站文化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傳承。採風團還參觀了現存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墨爾根至漠河古驛站驛道遺址及附屬遺址、塔溪鄉興安城遺址等遺蹟遺址17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特色方言、驛站拉哈辮房、古驛道站丁習俗等等,其中「古驛道站丁習俗」和驛站馬肉乾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墨爾根古驛站驛道博物館(圖片來源顏國良)

墨爾根古驛站驛道博物館(圖片來源顏國良)

嫩江不但有厚重的歷史積澱,更是天藍水美,景色怡人。當採風團來到AAAA級景區源明湖水上公園時,無一不是表情驚訝,甚至目瞪口呆。是的,都知道松嫩平原,都知道黑土地大糧倉,但是卻不知道,在小小的嫩江縣,還有一個「小西湖」。是的,當地人稱源明湖水上公園為黑土地上的「小西湖」,從這個稱呼就可以想像這一片應該是怎麼樣的水上美景了。亭臺樓閣,鐵索棧道,湖心小島等等,各處都是美景,各處卻都不同。我走在晃悠悠的鐵索橋上,看著兩次平靜湖面之外那無邊無盡的綠色,感受著這一刻完全不同於城市裡的風景,心中忽然覺得很平靜,好像是心靈得到了洗滌。

源明湖水上公園全景(圖片來源邱磊)

源明湖湖心島(圖片來源顏國良)

源明湖鐵索橋(圖片來源顏國良)

嫩江除了土地肥沃、歷史悠久,天藍水美,民俗多樣之外,還有一處巨大的氧吧不得不去-嫩江縣高峰省級森林公園。高峰森林公園地處松嫩平原與大、小興安嶺之間的過度地帶,植被繁多,水資源也同樣充沛,不但是植物的天堂,也是動物和鳥類的棲息地。高峰森林公園主要以種植雲杉和樟子松人工母樹林為主,更有不同種類的樹木20多種、灌木40多種、草本植物200多種。除此之外,高峰森林公園更有171種鳥類,這其中包括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0種、中日保護協定鳥類78種、中澳保護協定鳥類14種,是鳥類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和棲息地。

嫩江縣高峰省級森林公園(圖片來源邱磊)

一進入林區,放眼望去全是蔥蔥鬱鬱,走在樹林中張開雙手,感覺環抱的都是大自然的氣息,天然的負離子大氧吧讓我們舟車勞頓的身心都得到了緩解和釋放,除了內心的平靜就只剩下周身的清涼了。樹木層層疊疊望不到邊際,邊走邊探望還能簡單探頭的松鼠、鮮嫩的蘑菇等。

黑河市嫩江縣,一個小小縣城,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同時,不得不感嘆我們祖國的幅員遼闊和歷史悠長。

來嫩江避暑吧,乘涼風,賞湖水,鬱郁林中過,晃似忘歸心。

高峰森林公園中的白樺樹(圖片來源顏國良)

高峰省級森林公園(圖片來源顏國良)

相關焦點

  • 京溪古道尋蹤記|從山清水秀的古驛站到魚龍混雜的城中村
    京溪古道,即白雲區京溪大街,一條城中村大街。網上流傳這條京溪古道,從唐朝開始便是上京趕考的必經之路,這個說法也得到市政府的背書,詳見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廣州古驛道尋蹤。然而,我對此有幾點疑惑:1、地理上,古代京溪村位於省城東北,入口是梅花園,出口面向元崗,往北走,要翻越金盤嶺,殊不容易,往東與廣汕路重疊,實可經行沙和,不必繞路京溪;當然,1973年開闢的沙太路以前應該也有一條路,但估計只是小路,而且是山路,絕非官馬大道也非官道支路,因為前面有個金盤嶺
  • 文安驛,一個用筆畫出來的古道驛站
    文安驛,一個用筆畫出來的古道驛站文┃楊霜林當我一步邁進文安驛,眼前所見的是被拆遷後的殘垣斷壁,千瘡百孔,一片荒蕪。當地村民走向了高樓,健忘了這片曾經生他養他的土地。此情此景,使我浮想聯翩,感慨莫名,仿佛看到1000多年前,這個古道驛站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一片盛世圖景。便滋生出想用畫筆畫出這裡的場面,並用現代化的建設手法,恢復文安驛昔日的輝煌盛景。
  • 十裡琅璫古道:杭州最美登山徒步路線
    久聞西湖周邊群山中的十裡琅璫古道,是杭州最美登山徒步線路。十裡琅璫原指天竺山東,龍井村西,梅家塢村東北的山嶺,習慣上把南起五雲山,北至天竺一帶山崗通稱「郎當嶺」,因山崗蜿蜒約數公裡,又有「十裡郎當」之稱,即「十裡琅璫」,郎當嶺景區地質地貌以石灰巖為主,自然形成了峰巒疊秀,千姿百態的山林景觀,是西湖群山中最高、最長的山嶺,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上,視野開闊,澄靜明秀,現古道仍保持著原有路徑走向和傳統的地面鋪裝。
  • 仙居縣蒼嶺坑村——古道驛站,御史故裡,陳久大王傳說漫山野
    蒼嶺古道的大名,估計大多仙居人都聽說過,浙江十大最美古道之一。蒼嶺坑村就是蒼嶺古道的仙居起點站,原為戴村,因古道而改名。到蒼嶺坑村村口時,一塊高大的「御史故裡」石碑立在村口,說明這個村出過御史大官。進到村裡,問一個老者,驛站古街在哪裡?老人家隨手一指,這就是古街。說實話,一路看下來破敗不堪,根本沒有維修保護。這與書上描寫的「這些古蹟均保存完好,能夠清晰地反映古時人們的生活場景與生活狀態」相去甚遠,甚遠,甚遠……問過三四個村民,戴宏演的墓在哪裡,全部不知道。
  • 芒康鹽井,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驛站和產鹽區,現在是遊客的好去處
    鹽井——曾經輝煌的古茶馬古道驛站我們在鹽井找了幾家酒店,價格都不低,隨便問幾家酒店,都是200多元起,這麼小的地方住宿這麼貴,而且越是在山上越貴,據說山上還有溫泉,最後找了一家私人承包的小酒店,因為要住兩天,60塊錢成功談成一天,房間還算乾淨,老闆是個藏族人,很坦誠很幽默,當時我讓老闆讓服務姐再給我們房間換一次床單,我的老闆誠實坦率地回答說
  • 「茶馬古道」重要驛站,中國茶鄉,雲南普洱市
    普洱市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普洱自然資源豐富,有「懷金孕寶」之譽。已探明黃金儲量103.7噸,鐵儲量僅惠民鐵礦就達21億噸,銅儲量253萬噸,鉛儲量35.5萬噸,江城鉀鹽礦是全國唯一的可溶固體鉀鹽礦,儲量達2000多萬噸。
  • 宜君驛:追尋驛站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旖旎高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宜君即通驛,古宜君驛是古都長安通往陝北上郡、包頭的重要驛站。在秦直古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秦太子扶蘇在此留下了故事傳說。為了重現古關城文化,在高速引線宜君入口修建了驛站文化廣場,置城門洞、古城牆、扶蘇亭、拴馬樁、飲馬槽等文化符號,形成了一個富有驛站文化特色的服務區。早在春秋、戰國時宜君即通驛,古宜君驛是古都長安通往陝北上郡、包頭的重要驛站。
  • 遇見茶馬古道上的那柯裡:任時光在愜意中流淌
    那柯裡,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現存較為完好的驛站之一,具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和馬幫文化。陰雨綿綿的日子裡,蜷縮在某戶人家雕花的閣樓裡,泡一壺茶,聽著雨水沙沙從黑色瓦片上落下,斷裂成線,滴落在青石板的街道上,聽雨,喝茶,也不失為愜意。閉上眼睛,品一碗普洱茶,生津回甘,仿佛穿越到了那個馬蹄鈴鐺聲聲的年代,一隊一隊的馬幫經過這裡,踏過這一塊塊的石板,從普洱出發,沿著茶馬古道到達西藏。
  • 徐碩再出《西湖夢尋》
    記者 鄢子和  武義新聞網訊 最近,武義籍作者、杭州朝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掌門人徐碩(筆名苗子兮)新著《西湖夢尋——漫步在張岱的西湖夢裡》,由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文史學者李子綦在序言中說,古來記述西湖而最為今人稱道的,當推張岱的《西湖夢尋》。
  • 光明區規劃土地監察局關於大頂嶺綠道景觀提升項目大頂嶺驛站...
    深圳市光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向我局申請辦理大頂嶺綠道景觀提升項目大頂嶺驛站臨時用地審批手續,深圳市光明區住房和建設局向我局申請辦理白花受納場臨時用地審批手續現按照《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有關規定,按程序予以公示: 大頂嶺綠道景觀提升項目大頂嶺驛站臨時用地,用作政府組織實施的急需的公共服務配套綠道驛站,使用期限2年。該地塊位於光明街道逕口社區大觀園停車場對面(詳見附圖)。 白花受納場項目臨時用地,用作餘泥渣土受納場建設,使用期限2年,位於光明街道白花社區竹頭窩路盡頭。
  • 古道邊赤嶺下的日月鄉
    日月鄉處於日月山北麓,扼唐蕃古道之咽喉。從唐王朝和吐蕃王朝反覆爭奪的石堡城,到清朝祭海會盟之所的東科爾寺,再到設有兵營、洋行和驛站的哈拉庫圖城,上千年來,古道上的車轍在這片土地上碾壓出了道道歷史陳跡。如今,日月山下一座在時尚中保持著古樸凝重,蘊藉著文化意趣的日月小鎮又在這裡鋪展開來。  日月鄉,顧名思義因日月山而得名。
  • 穿越塵埃 探尋新疆蘇阿蘇古道別樣之旅
    蘇阿蘇古道風光7輛越野車行駛在蘇阿蘇溝東面淺山丘陵的山脊上,車輪滾滾、塵土飛揚,頗有戰車行進之氣勢。這是此前我們自駕越野車穿越蘇阿蘇古道的情景。曾看到驢友寫過徒步穿越喀什古道的遊記,我也很想實地走走看看。之後就報名參加了「自駕越野——喀什古道全新探尋」活動。我們在早上集合出發,在察縣二鄉(寨牛錄)加油站與朋友會合,經海努克鄉到坎鄉,在坎鄉以東4公裡處下柏油路,往南沿簡易土路行進,不久爬上淺山丘陵的山梁上,這就出現了開頭的情景。
  • 這裡與「驛站」有何淵源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雲南驛是雲南保留下來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驛站。公園前109年,由於該地是古道的咽喉要地,因此雲南縣的縣城設在雲南驛,從此該地進入西漢版圖。驛站文化永遠不會消失,現代的驛站又如高速路服務區,只是它的功能更強大了。明朝軍隊在昆明屯田戍疆的時候,留下來很多獨特的「營」字地名,繆家營就是其中的一個,而我們現在身處的果逸花谷寶珠梨園所盛產的寶珠梨就是繆家營村民辛苦培育出來的,當時也是專供皇家以及軍隊享用。那麼寶珠梨在上貢的時候是如何到達皇室的呢,當然和我們的驛站分不開。
  • 這黃河古道,一走就是3000年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陽壺古道又稱春秋古道,因春秋時期途經黃河邊的咽喉險關—陽壺古城而得名。該道由山西境內發端,始自太原,經榆次、侯馬於橫嶺關入垣曲境內,經梨樹(今上官店一帶)、皋落、王茅、亳城至垣曲縣城,到達黃河陽壺渡口。
  • 寧州衝麥茶馬古道行記
    行走在有700多年歷史的古驛道上,親身感受這條茶馬古道上發生的故事,感受一下前人的艱辛萬苦,讓吾輩且行且珍惜西沙印月從衝麥茶馬古道走向寧州,首先去欣賞衝麥驛站上的西沙映月,走過幽靜的小道,漫步來到西沙映月前
  • 老校換新貌
    老校換新貌章文定/文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溫嶺縣戰時補習學校」,從借用登明古寺一偶辦學,到「育青中學溫分部」、「授智初級中學」的艱難創業,再到新河中學的發展壯大,已經歷了八十餘年的歷史滄桑 中微笑;修葺一新的抗倭名將張元勳建造的文筆塔,高聳於蒼翠的錦雞山上;
  • 西湖景區現酷似「千與千尋」湯屋「網紅」樓 當地調查中
    中新網杭州6月18日電 (江楊燁)在杭州西湖景區茶園邊的一處房子,因酷似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裡的湯屋近日成為「網紅」。6月18日,記者據景區西湖街道方面消息,房子或涉嫌違規,下一步將請測繪單位對房屋進行測繪,進而確定涉嫌違建的部分有哪些,並考慮後續的處理。
  • 新疆旅遊攻略(46)-新疆旅遊景區景點關鍵字-新疆古道(徒步古道)
    是世界上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噶順戈壁廣漠、空曠、無垠,似海茫茫,唐代被稱為「大沙海」,「大海道」也因此而得名。2、樓蘭道,關於樓蘭道的具體路線,據《魏略·西戎傳》記載:「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古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為中道。」 樓蘭道是內地通西域最便捷的道路。
  • 三門峽:古道春風黃河邊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澠池縣南村鄉黃河小浪底水庫南岸,有春秋時期建成的古道一條,被稱為「陽壺古道」。因為宋代宰相呂蒙正初入仕時曾主持修理過一次,所以又稱「呂蒙正道"。這條古道是春秋時期,山西晉候到東周首都洛陽朝拜周天子的主要通道。
  • 紙箱回收換兔頭!大學生花樣做環保,菜鳥綠色驛站成潮流
    人民網成都12月19日電 (記者宋豪新)黑科技「秒取快遞」、紙箱綠色回收,讓大學快遞告別擺地攤、排長隊,不再風吹日曬雨淋。在高校,菜鳥驛站正帶來智能化、綠色快遞新體驗。今日,記者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菜鳥驛站看到,這裡每天有2000多件快遞有序進出,一站式服務帶來方便的同時,超過三成紙箱得到回收再利用。這是西南地區首家校企合作的菜鳥驛站,也是西南最大的綠色驛站:紙箱回收、綠色能量、快遞共享袋等多種參與方式,讓綠色快遞成為大學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