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去參加這場相親活動,甚至爽約了漂亮女朋友們的約酒局,其實是因為我老爸突然幡然醒悟到他女兒今年三十勒,卻還沒有男朋友。歷經來回battle,我自己也深刻意識到這事確實不能再拖。畢竟成大事者,話不多事不拖人可以偶爾作,當然這其中可能也有一點三十而立的危機感吧。
單身其實挺好的,可以享受最大程度的自由與最深的孤獨,人間一遭就是要瀟灑走一回,大概是每個獨身主義的豪邁宣言,可人這一生就是有逃不掉的責任和與他人的羈絆。於是正如人間清醒是我,想要完成年前找個對象雙雙回家把年過的這個宏偉目標,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就是相親。之所以這場相親活動吸引我,一是這場相親活動的組織者是我認識的一家咖啡館的小姐姐,為人靠譜有情懷,參加的成員基本與她認識,所以人品上會相對有些保障;二是這場相親活動是十個男生十個女生,所以概率和效率都非常高。
01 為什麼我說這是一場有意思的相親活動
不知道有沒有人經歷過有一種相親,最開始是社交軟體聊天,花費很長時間聊天之後再見面,見面之後就沒有然後勒,它歡天喜地而來,又靜悄悄地離開,拂一拂衣袖消失在茫茫人海。
所以我覺得這場相親的有意思之處也就在於以下三點:
第一,主題明確,參加這場活動的成員很明白知道自己就是過來找對象的;
第二,高效,每個人有一張自己信息的卡片,包含姓名、年齡、身高、籍貫、星座、愛好、擇偶標準以及心動號碼,這些信息相對全面且非常直觀,可以節約時間少很多無效溝通;
第三,流程不尷尬,從最開始的破冰遊戲到一對一交流到一起吃火鍋再到選擇心動號碼,這個過程裡面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反而就不覺得突兀與尷尬。
2 清晰的擇偶標準
之前有已婚的姐姐說,如果你只是想要談戀愛,當然可以沒有標準,憑自己喜歡,但是如果你要找結婚對象,你就應該要有標準,有標準你就會排除出大部分不適合的人,因此提高效率,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所以我也建議如果有機會參加這樣相親活動的朋友們,在擇偶標準欄可以準確並清晰的寫出來,如果暫時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標準,那麼寫上特別介意的點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3 主動還是被動
在主動還是被動這個問題上,我身邊所有的軍師朋友都苦口婆心勸我要主動,我是一個極度慢熱又被動的人,還疲於互相猜測,不喜歡莫名其妙的曖昧,更不太懂成年人社交中的不宣而語,所以在與異性交往這件事情上,不擅長所以也不熱衷。因此也會錯過一些還不錯的對象,但我依然也一根筋的認為,能錯過那肯定就不是對的人,所以也就無所謂可惜不可惜或者後悔不後悔。以至於我在戀愛上的一些奇葩觀點與謎之操作,常常把我的朋友們氣到想吐血的同時還要罵我是豬腦子。
主動還是被動這個問題的觀點上,目前我依然認為在一段相對美好的感情裡,絕對主動的應該要是男生,女生可以相對主動,我也是這樣做的,可能這跟個人性格與經歷有關,所以我希望我的的女生朋友們還是不要跟我一樣豬腦子吧。
寫在最後:
願總有一場相遇是互相喜歡,互相欣賞,帶著溫柔,奔赴而來~
因為真實可愛的你,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