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小女孩在案板下上網課的照片,感動了很多網友。
女孩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柯恩雅,今年7歲,讀小學一年級。
父母在菜市場上賣滷菜。攤位窄到根本容不下一張桌子。
小恩雅兒個頭小,父母親就把案板下方騰出一小片地兒,給小恩雅弄了一張自製書桌。小恩雅就蜷縮在鐵架間,學習、讀書、上網課。
加起來不到兩平米的地方,兩邊堆著雜物,底下鋪著一些瓦楞紙,頭頂就是擺著各種滷味的案板。再弄來兩個紙箱壘起來當書桌,三面密閉的鐵皮車只有兩盞小燈,一不小心頭還會撞到案板。
這就是小恩雅的「自習室」。
再來看看小恩雅身處的環境——菜市場,魚龍混雜的地方,充斥著各種腥味、汗騷味、滷肉味、鹹魚味,溼漉漉的地面,時不時還橫流著帶有血跡、魚鱗、雞毛的汙水。
這裡不僅屬於視覺汙染、味覺汙染的地方,同時也是飽受聽覺汙染的地方:「砰砰砰」的剁肉聲、嘈雜的砍價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吵得人腦袋嗡嗡響。
而小恩雅需要在菜市場這樣嘈雜的環境裡做作業、上網課,學習條件可謂是相當惡劣。
可是小恩雅呢?學習的時候小腰杆挺得筆直,母親誇她「從沒有抱怨過」,天真無邪的笑容是那樣地治癒,感染了很多的網友,刷屏朋友圈。
小編有一說一,小恩雅面對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01那些不願努力的人
我們身邊有不少朋友,家庭條件並不差:家裡有不算大但安穩的房子,有部不好不壞的車子(or小電驢),有份還過得去的工作,家人和自己身體健健康康,有個成績還行的娃子。
可他卻仍在自怨自艾。抱怨自己條件比不上別人,抱怨待遇太差,抱怨工作辛苦。好像他發展得不好,一切問題都是歸咎於社會和家庭環境的緣故。
可他自己呢?上班工作拖沓,能做6分的一定不做到7分。不關自己的事情高高掛起,一回到家裡就捧著平板手機葛優躺。幾年前制定的減肥計劃、學一門語言、學一項技術、提高口才能力……統統沒有實現。
他們不願意努力,卻羨慕著別人的生活,羨慕他們的高起點,覺得環境才是耽誤他大好前程的「罪魁禍首」。
可他們有沒有想過,在社會中,有太多像小恩雅那樣的人,生活條件遠不如我們,家徒四壁、負債纍纍,亦或者疾病纏身、身患重症。
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生活,對他們而言可能是一種夢寐以求的理想。
他們面對著比我們困難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困難。無數次被壓力壓彎了腰,可他們仍然不願輕易放棄,選擇負重前行。
高壓電塔的維修工人,每天要攀爬上百米高的電塔,檢查故障,維修電纜。
他們餓的時候,靠著後來的工人帶上來的飯盒,坐在塔沿吃飯。累了就靠在鐵柱上打個盹。
隨時可能遇到觸電危險,隨時可能不慎摔下高塔。
他們怕嗎?當然怕,可為什麼還要做這份工作呢?
因為為了生活,有很多人需要拼盡全力。甚至,需要以命相博。
02不努力,在哪個時代都會被拋棄
八九十年代,中國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國際局勢處處受壓迫,國民收入水平遠不如歐美國家,有些人就抱怨國家不行,甚至出現「國籍崇拜」,羨慕那些可以移民海外的親戚朋友。
而有些人,則看到了國家正在欣欣向榮的一面,不斷努力,在各個行業裡發光發熱,共同推動了祖國的經濟發展。
現在回過頭來看,那個時期,正是中國工業發展的黃金年代,中國如今之所以製造業能夠那麼發達,全靠當年那些不願放棄,向陽而生的人,一點一點地努力發展起來的。
進入21世紀初期,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又有人覺得網際網路不行了,不願努力,虛度青春。而有的人,如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群人,則嗅到了網際網路的發展機會,成為各自領域裡的巨頭和霸主。
同樣的,那個時期,正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黃金年代。
直至今天,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仍然有不少人在唱衰我們偉大的祖國。仍然有人抱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到頭,未來的日子將會很難過……
固步自封的他們,從未想過要去深入了解一下,現在人工智慧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區塊鏈進展怎麼樣了,機器人、物聯網,這些新興領域,都在醞釀著怎樣的機會?
不努力的人,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會被拋棄。
03連說話都要練習的國王
我們老是羨慕那些起點高的人,覺得他們先天就比我們優越,有著我們所沒有的資源,所以他們註定能「成功」。那我們就來聊聊高起點的人——
《國王的演講》中,阿爾伯特作為國王的二兒子,享有著約克公爵的尊貴地位,王座的第二順位繼承人,起點夠高了吧?
可是他卻天生有口吃的毛病。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口吃的問題讓他十分難堪,性格內向。
後來阿爾伯特繼任國王,面對公共場合,口吃的他異常緊張,甚至徹底失語,完全無法在公眾場合進行演講。
面對這樣巨大的缺陷,阿爾伯特並沒有退縮。他為了能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努力練習說話,配合萊昂納爾醫生進行治療。
他一次次地練習,糾正自己的發音,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從一開始咬字不清,到後面慢慢開始能完成整段演講……
1939年二戰期間,德國軍隊勢如破竹的大軍讓歐洲各國聞風喪膽,在危急存亡之際,阿爾伯特作為一國之君,毅然站了出來,向他的民眾發表了長達9分鐘的戰爭演講。
這場演講,阿爾伯特克服了自己口吃的毛病,言語慷慨激昂,擲地有聲,讓群眾看到了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他的演講猶如一根定海神針,令戰雲密布的英倫三島群情振奮。
起點高的人,也有他們要面臨的苦惱和困難。而且,由於他們的地位特殊,任何一個缺點都可能會被放大千百倍。要想克服這些缺點,他們往往要付出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時間和努力。
04羨慕的本質是鹹魚心理
我們表面上在羨慕他人的高起點,實際上這是一種期待不勞而獲和當一條廢鹹魚的心理。
最好就是能一夜暴富,坐擁400套房,每天收租。或者期待生命中出現一個富婆,跟她說:「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然而,那些越有錢的人or層次越高的人,他們反而越努力。
他們老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可是依然996、696,早出晚歸,他們努力不再只是追著錢去,而是為了創造價值,實現自我。
小米雷軍在金山上市的時候,他的財富已經足夠生活一輩子了。
可是41歲(我們中有多少人想著40歲就退休)的他,還出來創辦小米公司。
前期鬥魅族、打錘子,中期戰OV,後期與華為爭天下。期間還伴隨著蘋果、三星等國外巨頭的大混戰。
像雷軍這樣,人到中年,要名聲有名聲,要財富有財富,可還是選擇了九死一生的創業之路。
如今小米如日中天,與華為OV蘋果成鼎足之勢,這時候你去問雷軍,你都這麼有成就了,還要努力嗎?他一定回答你說:「我還能再幹30年!」
05選擇做一個努力的人
我們每個人從從誕生那時候起,有很多東西就是註定的——我們的父母是註定的,我們的家庭是註定的,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註定的,我們的顏值是註定的……
每個人的起跑線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落後很多,有些人領先很多。甚至,像王思聰或者何猷君那樣,一出生就站在領獎臺上的也大有人在。
我們的起點是無法選擇的。但我們的生命過程是有得選的。自怨自艾是一天,渾渾噩噩是一天,認真專注也是一天。
我們可能奮鬥一輩子,都到達不了別人起點的地方。可是那又怎樣,我們至少比大部分同起點的人,都要走得更遠,看的更多,收穫更多。我們至少超過了很多起點高於我們的人,結識更優秀的人,得到更高的成就。
做那朵奔湧的後浪吧!像小恩雅那樣,生活留給她的是一間冰冷的鐵皮屋,她卻憑著心中的火溫暖了千千萬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