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時期,股市行情低迷,滬市日成交金額萎縮到500億元左右水平。為此,投資者對A股市場充滿了怨言,抱怨A股「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希望對A股實施「結紮」。
雖然投資者的呼聲管理層並沒有聽進耳朵裡,但媒體方面還是予以了極大關注,甚至積極安撫投資者,為中國股市走出困境出謀劃策。近日,有證券媒體發文稱:「加大分紅力度是投資者當前最大願望」,希望通過加大分紅力度來提高對投資者的回報,進而增加股市的吸引力。
目前股市確實缺少吸引力,這一點從央行日前發布的2011年第3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中也可以得到證實。根據央行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儲戶願意進行股票投資的只有9.2%,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基於股票投資的虧錢效應。今年以來,股市投資者平均虧損達到1.8萬元,股票總市值損失達到3萬億元。一方面是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另一方面股價下跌,投資者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把錢投向股市呢?
加大分紅力度確實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回報,這也是世界上那些成熟股市一貫做法。不過,對於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尤其是當前的中國股市來說,其意義較為有限。
目前中報公布已經結束,而年報公布還有差不多4個月時間,就算是上市公司有意加大分紅力度,這也是4個月之後的事情,但對於目前跌跌不休的股市來說,顯然不能望梅止渴,還是希望股市有更現實措施能夠推出來。
股市現階段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IPO、再融資、大小非套現「三駕馬車」對股市抽血不止,這也是造成中國股市身體虛弱的重要原因。A股跌跌不休,原因也在如此。
就分紅本身來說,也有這樣幾個問題是難以解決的。一是A股市場績優公司少,績差公司多。這些績差公司很難拿出現金來分紅,或很難拿出較多現金來進行分紅。二是A股發行價高,或二級市場價格較高,即便上市公司分紅,也難有投資價值可言。如中石油去年累計分紅每股0.3442元,但由於A股發行價高達16.70元,回報率只有2.06%,比銀行存款利率還低。三是分紅真正受益者是大股東,而不是公眾投資者。如中石油去年分紅,雖然投資者回報率只有2.06%,但由於大股東所持股份是按面值認購的,其回報率高達30%以上。
因此,現階段A股市場最主要的問題並不是加大分紅力度,而是要立即為A股止血輸血,降低新股發行價格。如果放任三駕馬車抽血,放任新股高價發行,那麼對於現階段的中國股市而言,加大分紅力度就只能是「撓痒痒」。
本文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