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初中化學方程式種類繁多,很多同學在記憶方程式時,往往是單純地一個一個去記,結果是當時記住了很快又忘了,或者是記住了但在做題時不會用。很多同學因此覺得記憶化學方程式很困難。化學方程式成了提高化學成績的瓶頸,也成了同學們學習化學的重要負擔。
今天顏老師總結了初中化學方程式及其相關知識點總結,並附方程式記憶超強法寶,一定對同學們學習化學、記憶化學方程式起到很大的作用。
(點擊可查看大圖)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製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換和複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裡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於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①碳與充足氧氣的反應:C + O2 CO2②碳與不充足的氧氣反應:2C + O2 2CO③硫與氧氣的反應:S + O2 SO2④磷與氧氣的反應:4P +5O2 2P2O5⑤鐵在氧氣中的燃燒:3Fe+ 2O2 Fe3O4 ⑥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2MgO⑦鋁在空氣中的燃燒:4Al + 3O2 2Al2O3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於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這個反應的口訣是:三銅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訣法的進一步演變就成為特定係數編碼法,「38342」就是此反應的編碼。兩個反應,在原料上有相同之處,但反應結果不盡相同,為了避免混淆,可以採用對比記憶法。例如: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Cu+4HNO3(濃)=Cu(NO3)2+2H2O+2NO2↑對比法是橫向比較,而關聯法是縱向聯結。如,有些反應或因本身的相互關聯,或因工業生產上的安排彼此間不無內在聯繫。如:4Fe(OH)2+2H2O+O2=4Fe(OH)3↓特別對待法也稱重點記憶法。由於矛盾的特殊性,有的反應好像不按一般規律進行似的。例如:由於Al3++CO32-的水溶液會發生強烈水解,故明礬與碳酸鈉的水溶液反應是:3CO32-+2Al3++3H2O=2Al(OH)3 ↓+3CO2↑可是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間的反應卻不生成氫氧化銅,而是生成鹼式碳酸銅:2Cu2++2CO32-+H2O=Cu2(OH)2CO3↓+CO2↑像這樣的比較特殊的反應,我們應重點進行記憶,闢「專案」處理。(1)根據物質的分類記憶。每一類物質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酸、鹼、鹽、氧化物等,他們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類物質的通性,就可記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2、CO2都屬於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2)根據元素的分類記憶。元素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分成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我們最關心的是主族元素,對於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單質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滷素的單質(X2)具有以下通性:需要說明的是,分門別類地記憶方程式,只需記住常見的一個或幾個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類記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化學方程式很多,如果每個方程式都單獨記憶就顯得很零亂沒抓手,但如果我們以元素為主線,把方程式串起來加以記憶,思路就會很清晰,記起來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線有兩條:(1)金屬元素主線:金屬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種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鹽。每一類物質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2)非金屬元素主線:非金屬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種非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鹽。每一類物質也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有了主線,就有了抓手,主線上的各類物質不再孤單,它們都被這條主線牽著,我們的思路也順著主線遊走。通過記憶主線上各類物質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把初中所學的絕大多數物質串起來,更有利於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網絡。主線記憶法其實是提供了一種建立知識網絡的思路,抓住了主線,就記住了一串!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反應,往往成為中考的最愛,常考常新,所以這類反應就需要我們的特殊關照,特別記憶。記憶時對其多聯繫、多分析,知道它們的特殊所在,就有助於加深我們的記憶。
例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按照一般的規律金屬是不能和鹼溶液反應的,鋁為什麼能反應呢?為了更好的說明原因,其過程可分解為兩步:第一步:2Al + 6H2O=2Al(OH)3 + 3H2↑,這一步符合活潑金屬與水的反應規律。第二步:Al(OH)3+ NaOH=NaAlO2 + 2H2O,這一步符合氫氧化鋁的兩性,氫氧化鋁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鋁酸鈉,金屬鋁裸露出來就可以繼續與水反應了。兩個方程式經過相加,消去兩邊相同的Al(OH)3即可得到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方程式:2Al+2NaOH+2H2O=2 NaAlO2+3H2↑。知道了這兩步反應過程,同學們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從而有助於加深記憶。再比如,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也是分兩步進行的,道理一樣,這兒不再贅述。所以,對於這些特殊的化學反應,我們採取「特殊關照」的方法,對其多聯繫多分析,挖掘其「特殊」背後的東西,搞清其「特殊」背後的「不特殊」,我們的記憶就會變得更加深刻。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見面是「仁兄」,此話有道理,任何事情或個人碰到的次數多了也就變得熟識了。所以「多次見面,混個臉熟」對記憶化學方程式也不啻是一個好的方法。多次見面重複記憶有助於把暫時記憶轉化為永久記憶。怎樣「混臉熟」呢?一句話:常找零碎時間,反覆練習。下面舉例的這種方法需要老師的參與,你可以跟化學老師推薦這種做法,只要方法有效,相信老師很願意參與的,師生互動,還能讓記憶更長久。具體做法是:(1)完形填空:老師把初中所有的化學方程式總結歸類,印製成講義,講義中要求書寫的方程式只列出反應物,其餘留空。而同學們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註明反應條件、寫出生成物並配平方程式。(2)卡片練習:在「完形填空」的基礎上,老師篩選出那些同學們易錯,難以記憶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張卡片包含三到五個方程式。卡片準備好後,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學生個別練習,也不太佔用時間,今天三五個,明天七八個,練了講,講了練,久而久之,同學們與方程式見面的機會就多起來,混個臉熟也不成問題啦!記憶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多種多樣,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有的是提供具體的記憶技巧,有的只是提供記憶的思路,但不管是哪種形式,只要我們多層次運用,多管其下,反覆練習,那麼記憶化學方程式將不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文章來源-
* 文章來源網絡,由公眾號:初中生家長(ID:czsjz100)整理編輯;轉載時請在文首及文末註明文章出處。* 顏老師微信:
2962251863 好友申請備註:年級+家長/學生+地區
-精選文章-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理念、初中各年級學習資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