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需求全面升級和新顯示技術對畫質大幅提升的雙重作用下,2017年彩電的屏幕尺寸擴大趨勢更加明顯。繼2016年55英寸電視成為渠道主銷產品後,在2017年65英寸、75英寸乃至更大尺寸增長潛力巨大。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大尺寸化,這一直是彩電業的主題。大尺寸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彩電產品結構已向中高端化轉型,去年彩電市場延續大屏量增的趨勢。在過去的2017年彩電企業營銷的核心也將聚焦在清理中小尺寸庫存,依靠大尺寸的中高端產品來帶動整體銷量,獲取利潤。
據中怡數據顯示,在去年1~11月期間,55寸、60寸、65寸這三個尺寸段是整個彩電市場的主流熱門產品,其中55寸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渠道都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而60寸這個產品區間在線上線上和線下相比去年增速明顯,市佔率來到了4.3%,而65寸則是去年大尺寸化最明顯的尺寸段,1~11月線上銷量市佔比來到4.3%,而線下達到了6.3%,銷量增速可觀。據悉,在2017年,彩電市場佔比超過5%的尺寸中,只有65英寸產品銷量增幅超過1成。這個成績足以表明,即55英寸之後,65英寸更將成為「新王者」。
在2017年雖然彩電大屏化是主流,但32英寸這個一個小尺寸段卻逆向高速飄紅。其中在線上達到20%的佔有率,在線下也來到了超過15個點的市場規模。32英寸原本是一個市場份額在萎縮的尺寸,但是為何在去年佔比卻相對較高。
中怡康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今年面板價格上漲,尤其是中小尺寸面板價格上漲厲害,使得整機價格上漲,32英寸整機與40-43寸這一尺寸段產品相比具有價格優勢,部分原本打算購買40-43英寸尺寸段的消費者購買了32英寸。而這部分需求轉移發生在線上居多,因為線下多數彩電賣場的彩電產品出樣早已經沒有了32英寸,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可以獲得更多的產品信息。第二,2017年面板價格逐漸回落,網際網路品牌推出了低價32英寸產品,例如小米在雙十一前夕就推出了32英寸智能電視999元的預約價格,32英寸在雙十一期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拉高了去年32英寸在線上的佔比。
業內人士也認為,32寸電視在去年意外飄紅,主要網際網路品牌發動低價清理中小尺寸庫存的原因。而2018年隨著市場逐步回暖,消費升級進一步加快,高端和大尺寸化依然是主流,65英寸毫無疑問將會是下一個風口,而75英寸及以上將引領未來的大屏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