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想要自己女兒嫁給皇帝,成為皇帝的妃子是很難的,就算是一些家世顯赫的人,也很難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皇帝。能安排嫁給皇帝的,都是皇帝要拉攏的人,給一個普通的嬪妃位置,就能得到一個大臣的支持,這對皇帝而言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其中大部分是大臣的女兒,只有極少部分是從民間搜尋的美女。但能成為皇帝貴妃的,都必須是家世顯赫的。
而能成為皇貴妃的,不只是要家世顯赫,還要有一定的運氣,古代四種由貴妃晉級皇貴妃的方式,每種都很難。
01遞補亡後,最終晉封
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第二任皇后死了,康熙十分傷心,但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應該重新在眾多妃子之中選出一名能夠執掌後宮的人。
所以讓貴妃佟佳氏成為皇貴妃,先代理皇后的職能,管理後宮六院,如果做得好,過一些時月就能成為皇后。
只不過康熙一直想念前任,一直沒有把佟佳氏冊封皇后,一直到她死後,皇帝才把她冊封皇后。
冊封皇后還需要皇太后的同意,在當皇貴妃時期,後宮沒有出現太大的過錯,就可以成為皇后,這也成為皇貴妃成為皇后的方法。
皇貴妃更多的是有皇后的職能,執掌後宮,做得好就能成為皇后,做的不好甚至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但如果皇后不死,皇貴妃也不能立,否則就會出現二鳳爭權的局面。
02無意立後,統領後宮
這種方式說著也很簡單,但真實情況卻很難,必須得到皇帝的極度寵愛。皇帝並沒有立太后的想法,怕出現一些政治性的問題,例如皇太后垂簾聽政等問題,所以不如不立皇后,但後宮還沒有人管,所以不得不找一個人管理後宮,賦予她一定的權力,成為皇貴妃。
乾隆年間,發生了帝後矛盾,皇帝與皇后不合,讓皇帝一直生活得不自在,有皇后還不如沒有,沒有皇后就沒有那麼多煩心事。
於是立魏佳氏為皇貴妃,執掌皇后的權利,雖然她已經和皇后無異了,但依舊是沒有皇后的名頭。
03臨危晉封,以表殊榮。
一般情況下,有皇后是不會有皇貴妃的,怕二人爭權影響後宮的穩定,但也有一些特殊時候,例如臨危晉封。
雍正乾隆年間,後宮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貴妃年氏病重,後是貴妃高佳氏病重,為了彰顯她們的功績,為了安撫她們,特意讓她們晉升為皇貴妃,以表皇帝的心意。
這些貴妃已經是病重之身,基本上是不會與皇后分權奪力,所以晉升皇貴妃也沒有什麼影響,只不過是一個名的問題。而這對普通貴妃而言,就是一種殊榮,就算是病死也值得。
第四種是新皇恩寵,太妃晉升。每個朝代都有太子,而太子的妻子太子妃也會得到同樣的提升,有的會直接成為皇后,也有的會成為皇貴妃。
只要皇太后同意,就能成為皇后。這種方式是四種最佳的,也是經常出現的。另外,新皇登基,也會對先帝的賓妃進行封賞,也有人會成為皇貴妃。
但這種皇貴妃並沒有什麼用處,只是皇宮內一種特殊的存在,她們所在意的也不是新皇,而是太上皇以及皇太后,與新皇關係並不是很大,更多的只是多了一個名頭而已,並沒有什麼用。
四種普通貴妃晉升皇貴妃的方式,其實都很難,已經不是有家世就能達到的,一方面要看個人的能力,一方面還要看皇帝的寵愛,一方面還要取悅皇太后。
只要有一方面不過關,都不能成功晉升,不僅如此,如果自己想當皇貴妃的想法被其他妃子知道了,甚至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總結:古代後宮是最難的地方,後宮佳麗三千,每個人都要勾心鬥角,為了各自的利益謀劃,從古到今,後宮所爆出的黑暗還少麼?
而皇貴妃的晉升,更是殘酷,不只要取悅皇帝與皇太后,還要面臨眾多挑戰,最終只是為了有一個成為皇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