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卑未敢忘憂國」
近日郭德綱對疫情捐了人民幣一百萬元以及多批物資,在微博上卻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直衝熱搜,獲得了廣大人民的稱讚。對比國內主流同行,有辛辛苦苦創作詩一首給武漢人民鼓舞精神,也有打快板的,個別出去「協調」物資,卻單單對這捐錢捐物的閉口不提。當然,也許這文藝的力量更為強大,更為高雅,更能振奮人心。一直被主流同行稱為「庸俗,低俗,媚俗」的郭德綱捨得拿出這些真金白銀的「俗物」,也足以證明他的心,還是熱乎的。
「對於那些不了解情況就勸你大度的,你要離他遠一點」很多人對郭德綱的印象是一個愛斤斤計較,挖苦同行的小黑胖子,和出走的徒弟在公眾平臺上你來我往的「互罵」鬧得沸沸揚揚的。甚至有些人覺得,郭德綱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怎麼總是在相聲舞臺上挖苦同行和叛離自己的徒弟。
但是他的恩師侯耀文大師曾說過「他一路走來,無人扶持,步步血淚,勢必嫉惡如仇。」
郭德綱曾在上世紀末創辦了名為「北京相聲大會」的相聲團體,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但情況慘澹,有的時候臺上的演員比臺下的演員都多,但是哪怕只有一個觀眾,也要堅持演完。害怕這一個觀眾中途去廁所,演員是接著演還是不演?演出結束,演員在一起抱頭痛哭,但是哭完了,抹抹眼淚,明天還得來。憑的,就是對相聲的這一份熱愛。
在郭德綱最沒飯轍的時候,他去參加了電視臺的一場真人秀,被關在透明的玻璃櫥窗裡扔在大街邊上,一舉一動都被人一覽無餘,在裡邊生活48小時,就為了拿了這份獎金,出去貼補他的相聲社和家裡等著吃飯的徒弟們。
他也曾想踏入主流相聲團體,謀一口飯吃。但是同行對他十分不認可,甚至想把他擠兌死。「哪怕我給人家做狗,人家也不要。」郭德綱曾在舞臺上這樣調侃他的辛酸往事。
地不長無名之草,天不生無用之人。終於,郭德綱的相聲小段開始在電視上播出,反響不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小黑胖子,想聽他口吐蓮花,和他的燙了一腦袋花卷的搭檔一起講于氏家族的「故事」。他越來越多的徒弟嶄露頭角,甚至佔領了各大衛視的春晚舞臺。最終德雲社一炮而紅,成為現在相聲界的頂流團體。
這一路走來,並不平坦。2011年,傳出了郭德綱的徒弟毆打記者的事件,順著有意者的推波助瀾,網上的黑稿鋪天蓋地向德雲社壓來,德雲社一時成為眾矢之的。在這風雨飄搖之際,作為郭德綱最得意的門生,曾經的「德雲四公子」曹雲金何雲偉等人紛紛出走德雲社,另謀高就。相聲界的主流團體經常召開「反三俗」的會議,明為批判三俗文化,實則批判郭德綱。在德雲社即將支離破碎之際,郭德綱卻心平氣和的對剩下的弟子說,想走的現在可以走,我不怪你們。大浪淘沙,剩下的弟子們和郭德綱一路磕磕絆絆走到今天。
最新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寄生蟲》中主人公曾經說過,「如果我像她那樣有錢,我也可以很善良,甚至比她還要善良。」
郭德綱一路歷經坎坷,踏遍荊棘,一雙眼睛雖不說看透人心,卻也可以摸透十之八九。他知道惡人會有多惡,所以勢必嫉惡如仇。
「歲月不饒人,我也沒饒了歲月」
看看如今的郭德綱,被喜愛他的觀眾親切的稱作「桃兒」。做相聲演員時,臺上和「相聲皇后」于謙插諢打科,笑料不斷;做喜劇節目主持人時,說的話往往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一句話比臺上的演員使勁渾身解數演的十幾分鐘的小品還要好笑:做師父時,臺上可以隨意被徒弟們調侃,只為能把徒弟們捧紅成角兒。
其率領的德雲社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男子天團,所到之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終是苦心人,天不負。
每當在電視上看到郭德綱時,總是認真注視他的眼睛,想從他這雙沉靜如深潭的眼中讀出更多的情感,但是卻什麼也沒看到,只有沉靜和自如。的確,我們自己的出生甚至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活得自由確實是一種十分簡單的奢望。
作者:二老爺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