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完成,用戶有望實現不同行動支付一掃通

2020-12-17 覽潮網

覽潮網 4月8日訊(記者  杜峰)條碼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日前,網聯已成功完成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付款掃碼」(即C掃B)多機構的生產交叉驗證,標誌著央行條碼互聯互通各項功能技術驗證工作基本完成。

對此,專家認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為商戶、客戶提供便利的同時,還有助於加快推進支付標準的統一,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迎來突破

網聯除了近日完成「付款掃碼」多機構的生產交叉驗證外,2020年春節前,網聯牽頭的條碼互聯互通已在寧波、杭州、成都三地試點城市成功完成「收款掃碼」現場驗證,平安付、現代金控、通聯實現了「付款掃碼」業務的互掃互認。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收款掃碼」和「付款掃碼」場景的相繼打通,網聯條碼互聯互通已具備所有線下條碼支付場景的承接能力,可支持不同錢包帳戶與不同收單機構各場景下的交叉互認互掃。

除了網聯,銀聯也在加快 「付款掃碼」互聯互通的步伐。

中國工商銀行宣布與中國銀聯、支付寶合作,率先實現工銀e生活與支付寶主掃支付功能。

3月30日

中國銀聯福建省分行官方微信號推出「紅綠支付」使用「雲閃支付」應用掃描微信支付代碼獲取紅包,這表明,作為首批試點城市,福州已經可以實現用戶通過銀聯「雲閃付」APP掃微信「收款碼」完成付款。

3月26日

中國銀行也宣布與中國銀聯、財付通合作,率先實現手機銀行掃描微信「面對面二維碼」收款碼的支付功能,成為首家與微信實現互認互掃的銀行。

1月13日

中國銀聯還聯合40多家商業銀行正式推出了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開啟了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時代。

早在2017年

實際上,在監管層面,央行一直在大力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央行去年8月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互聯互通為商戶和客戶帶來便利

為什麼要大力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對於商戶和消費者來說,二維碼的互聯互通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

目前,我國支持不同場景的條碼支付APP就有近400個,有近10種條碼支付標準,但不同的APP與碼資源尚無法實現互認互掃,用戶每次掃碼支付都需要切換不同的手機應用程式,影響了支付體驗,降低了支付效率。在條碼互聯互通後,消費者無需識別和區分微信二維碼、支付寶二維碼、銀聯二維碼,打開APP即可掃碼支付,實現一掃通。

對商戶來講,此前支付櫃檯上不得不擺下多個二維碼,未來商戶可有效整合紛繁複雜的二維碼桌牌,只需一個二維碼,就可讓客戶使用任意一家支付機構或銀行的APP完成掃碼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同時,此舉還能夠減少相關風險,助力條碼支付市場更加安全規範。缺乏標準和規範不僅容易滋生欺詐性條形碼交易,還可能導致支付費率的無序競爭和代碼集的套利,導致條形碼支付市場的混亂。近年來,由於各機構條碼不能通用,一些沒有支付業務牌照的聚合支付服務商,實際上從事了一些支付業務,產生一定風險隱患。

對此,有業內人士坦言,從技術角度出發,條碼支付實現互聯互通的技術壁壘並不高,央行從上而下推動有利於整體把控風險以及提高對資金的監控。

中國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隨著互聯互通的推進,更多的二維碼支付交易將通過銀聯、網聯進行清算,交易將更加規範和統一,有利於風險信息共享及風險識別,有利於監管部門整體管理和監控,使整個支付體系更加安全。

行動支付市場空間充分釋放

據普華永道2019年全球消費者洞察力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有86%的人口使用行動支付,普及率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

另據權威數據,我國去年行動支付規模保守估計將超過600萬億,有研究表明,行動支付可使消費頻次增長23%以上,從而起到拉動內需的作用。

對此,華創證券指出,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用戶近些年的支付習慣變化,條碼支付已越來越為大眾接受和使用。市場各方的相繼接入,使得條碼支付無限的價值與增長空間將會得到釋放。

一旦二維碼支付實現互聯互通,相關金融科技概念股有望直接受益,中小支付機構將迎來更大的有序發展空間。有業內人士認為,二維碼互聯互通將會影響支付「巨頭」長期形成的線下支付格局。

對此,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二維碼互聯互通能夠為各類支付機構帶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中小支付機構相對有利,但不會對市場格局帶來根本性改變。在他看來,這與20多年前POS機、ATM等資源實現共享後,銀行間市場格局未有大變化如出一轍。

不過,此舉對於銀行顯然是利好的。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亦認為,過往銀行和支付機構在線下支付的競爭中,接入的商戶不夠多,單個銀行的用戶數量及活躍度不足。互聯互通後,打開任何支持掃碼付的APP都可以互認互掃,使銀行和支付機構在某種意義上,重新處於同一競爭起點。

更多科技生活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曉說通信」(ID:txxxbwz)

相關焦點

  • 微信與兩銀行App可互相掃碼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實現「一碼通」  為商戶和客戶提供便利  對於商戶和客戶來說,二維碼的互聯互通將同時為二者提供便利。商戶可有效整合紛繁複雜的二維碼桌牌,實現一碼通;客戶則無需識別和區分微信二維碼、支付寶二維碼、銀聯二維碼,打開App即可掃碼支付,實現一掃通。  同時,此舉還能夠減少相關風險,助力條碼支付市場向更加安全、規範、高效的方向發展。
  •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來了!中行、交行官宣:已實現手機銀行與微信...
    隨著條碼支付業務的普及,用戶的使用習慣也逐漸改變。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條碼支付是用戶最常用的行動支付方式。而央行此前也提出,要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 微信與銀聯正在試點,不同APP條碼有望互認互掃!
    近年來,由於各機構條碼不能通用,出現了一些聚合支付的服務商,它們沒有支付業務牌照,但實際上從事了一些支付業務,也產生了風險隱患。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之後,會減少這些聚合支付的市場空間,有利於保持良好的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董希淼認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標準不統一。
  • 微信轉帳到QQ小程序功能上線丨網聯完成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技術...
    來源:支付之家網今日導覽ZFZJ.CN● 90後小夥「買賣對公帳戶」被公安一鍋端●微信轉帳到QQ小程序功能上線● 聯合國總部宣布騰訊為全球合作夥伴● 網聯完成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技術驗證天星銀行將開放約2000個名額予天星銀行、小米香港和尚乘集團內部員工的親友參與本次試業,透過真實用戶收集需求及反饋意見。No.351信用卡2019年全年營收同比減少27.3%3月30日晚間,51信用卡發布2019年度業績公告。
  • 統合數字支付
    支付未來,統合之下,必然是一場數字對決。「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不久的將來,消費者用條碼支付結帳時當下常被問起的這個問題有望省去,人們也無需為使用哪一個二維碼APP而感到糾結。因為,微信與支付寶之間的互掃已指日可待。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 銀聯+微信可以互相掃碼了,掃碼支付即將進入聯網通用新時代!
    不同手機APP和商戶條碼可以跨機構互掃。「跨機構」決定了它要有銀行、支付機構、銀聯、網聯多方參與,還要有一套通行的編碼規則和技術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是人民銀行直接制定,也可以由銀聯和(或)網聯主導。從商戶的角度來說,以後商戶可以只向一家支付機構申請收款碼了,這個收款碼可以接受任一APP掃碼付款。
  • 銀聯和微信掃碼互通搶先機?網聯已在寧波開幹了!
    日前,有媒體報導,中國銀聯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對此,數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聯和財付通達成掃碼互認的主體是「雲閃付APP」和「微信支付」,該合作傾向於兩者間的商業合作,與央行主導的條碼支付編碼規則統一「不完全是一回事」。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條碼互聯互通條碼互聯互通最初由央行在2019年8月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提出:統一的技術標準與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 早茶:天下支付再次發布清算工作通知|國內真正的首筆掃碼互通業務...
    據介紹,截至2019年11月底,個人徵信系統接入各類放貸機構共3693家,已經基本實現對個人金融信用信息的廣覆蓋。8據媒體消息,去年12月30號,在人民銀行科技司主導下,首筆互聯互通業務在寧波跑通。網聯負責轉接清算,帳戶方平安付的客戶端直接掃收單方樂刷的碼,雙方不直連。
  • 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然而,在掃碼支付時,由於各支付機構間沒有實現互認互掃,用哪家機構的服務就要掃哪家的碼,讓消費者和商戶常常感到不便。近期,一些積極變化不斷發生。網聯陸續在試點城市完成了多機構間「收款掃碼」和「付款掃碼」的技術驗證,銀聯也在加速推動與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互聯互通」,多家銀行與支付機構實現互認互掃……今後,商戶和消費者收付款有何變化?對支付行業將產生什麼影響?
  •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將推動不同APP和條碼的互認互掃
    原標題: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將推動不同APP和條碼的互認互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範一飛:為創新產品劃定剛性法律底線,設定柔性管理邊界)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 程平)「為創新產品劃定剛性法律底線,設定柔性的管理邊界
  • 交通運輸部:全國303個城市已實現交通卡互聯互通
    來源:央視今天(1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全國303個地級以上城市已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一卡通手機行動支付應用擴展到80個地級以上城市; 累計發行互聯互通卡9000餘萬張; 開通二維碼用戶5100餘萬個; 異地公共出行服務突破5億人次。
  • 225個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一卡在手 暢行四方
    自2013年起,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政策制定、標準編制、數據交換體系建設、密碼系統改進和國際化管理等工作,將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作為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重要內容加快推進,並委託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具體實施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按照市場化原則建設全國交通一卡通數據交換中心。
  •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列為今後3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首,並明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後,行動支付就率先迎來央行的全面規範和監管。
  • 阿里騰訊掃碼支付受挫 銀聯趁火打劫搶行動支付
    記者昨日從銀聯獲悉,銀聯對每臺支持NFC的終端補貼費用300~500元,終端改造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中移動對每臺手機補貼30元給廠商,4G卡默認要綁定NFC功能。   在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的背景下,有專家表示,行動支付已形成國企和民企兩大陣營對決態勢,雙方在便捷和安全上各佔優勢,孰勝孰敗還要看雙方的推進速度以及市場認可程度。
  • 西寧智能一卡通明日發行 與全國200多個城市實現互聯互通
    西寧智能一卡通明日發行 與全國200多個城市實現互聯互通 2017李慶玲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29日電 (張海雯)29日下午從西寧智能一卡通有限責任公司了解,西寧市一卡通「夏都通」卡與全國實現互聯互通,將於明日正式發行。  2013年初,國務院頒布《關於城市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指導意見》。
  • 恭喜條碼支付獲得「安全須知駕駛證」
    ,同時條碼、二維碼等面對面支付服務也被牽連叫停。按照央行當時的說法,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一定支付風險隱患;虛擬信用卡在客戶身份識別、信息安全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條碼支付業務規範 (徵求意見稿)》,這份文件旨在規範線下二維碼支付業務經營行為,這意味著在裸奔了兩年後,央行終於承認了二維碼支付的地位。
  • 云云互聯SDK助力智能家電實現跨品牌互聯互通
    不同品牌的智能家電如同一個個「孤島」,各自為戰,消費者無法獲得更好的智能體驗。云云互聯SDK的發布,正是針對這一消費痛點提出的實現跨品牌互聯互通的有效解決方案。她表示,SDK是云云互聯重要的技術實現手段,可以確保CIC標準協議在各個雲平臺上高效準確的部署,為雲平臺間的互聯互通提供技術工具。目前SDK在碼雲——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標準工作開源平臺智能家電云云互聯互通SDK社區,現處於組內開源階段,由組內成員共同調試維護、開展BUG管理及升級。隨著標準和SDK推向社會,SDK社區也將對全社會開源。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央行等多部門積極打擊「支付黑...
    業內人士表示,支付監管力度持續加碼,有助於構築金融業支付結算安全防線,阻斷電信詐騙等網絡黑產的犯罪渠道。6月8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針對買賣終端、虛假商戶等現象,以及條碼支付業務涉黑灰產業等風險問題,作出進一步規範。
  • 黑龍江省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13個市(地)居民可在全國300多...
    記者 欒德謙 攝10日,黑龍江省13個市(地)交通一卡通正式實現互聯互通,黑龍江省居民持交通聯合卡可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刷卡乘車,不再需要為異地公共運輸出行買卡、退卡而煩惱。全國交通一卡通是指主要在交通運輸領域用於支付或清算的實體或虛擬交通卡、二維碼以及其他特定信息載體或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