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喜領新房鑰匙,首條城市公交車線路開通,平渡河堰塞湖影響區搬遷建房工程快速實施,全長5.2公裡鳳凰堰至埡子街公路改擴建工程完工,總投資4600萬元的城關生活垃圾處理廠正式開工建設……
換屆以來,湖北省竹山縣人大常委會開展的人大代表走訪選民活動有力推動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實施。兩年來,有42名市人大代表、206名縣人大代表、892名鄉(鎮)人大代表參加,代表參與率達90%以上,共走訪選民5300餘人,收集群眾意見2600餘條,形成代表建議136件,幫助選民解決實際困難431件,一大批群眾從活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與民交心 深入基層察民情
「我這次是以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來跟大家交流。我先把想了解的情況給大家做個提示:一個是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現在所盼望的是什麼?我們對竹山發展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這是市縣人大代表、竹山縣委書記佘立柱走訪選民的一個場景。
只有對群眾付出真心,才能贏得群眾真情,才能聽到實話、淘到「乾貨」。在走訪活動中,代表們深入基層一線,深入選民家中,深入田間地頭,與選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以誠心換民心、以真情換民情,聆聽選民最真實的想法,了解選民最樸實的願望,弄清選民最需要解決的困難。8月21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鐵軍帶領市人大代表竹山第一代表小組7名代表走訪溢水鎮船艙村,同選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生產生活情況,收集修通入組水泥路、開通網絡寬帶等5條意見。10月11日,縣委書記佘立柱深入埡子街村危改現場、美德少年徐航新家、東河水廠、喻家塔村等地,傾聽民聲,體察民意,收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護、產業發展等方面意見16條,並對部分意見現場研究解決方案、安排相關部門進行解決。8月13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龔舉海走進城區部分群眾家中,真誠聽取群眾呼聲,認真記錄群眾訴求,現場解決群眾困難,共徵集城中村改造、小區物業管理、最低生活保障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意見12條,其中當場協調解決3條。
問計於民 集思廣益聚民智
「通過人大代表走訪選民這種形式,表明了代表的真誠態度,也要求黨員領導幹部代表在具體工作中真正服務選區人民,把選區人民的意願反映出來,體現出為民務實的執政理念。同時,選民的共同追求和美好願望也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需要對民生熱點、生活難點和社會各方關注焦點進行梳理,以完善決策方式,推動竹山發展。」縣委書記佘立柱在走訪選民時如是說道。
在走訪活動中,代表們克服酷暑高溫、工作繁忙等困難,深入到鄉鎮、村組和部分偏遠地區,通過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專題調研等形式,積極與選民群眾「零距離接觸」、「貼心式交流」,共徵集意見2600餘條。經過歸納整理集並,兩年來共形成閉會期間代表建議136件。這些建議,均是縣委工作的重點、政府工作的難點、代表關注的焦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與我縣的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緊密相連,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休戚相關。通過對這些建議的有效辦理,縣政府及承辦單位了解了民意、知道了下情,使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為進一步推動民生問題解決奠定了良好基礎。
順應民意 千方百計解民憂
「你們去年來時,我以為你們只是搞搞形式。現在看來,我想錯了,你們是真心實意地幫我們解決問題來的。」8月14日,市縣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方孝春再次走訪竹坪鄉合興村選民時,村民陳中志顯得格外高興。去年在走訪選民活動中,陳中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反映了村裡一處公路裡邊排水不暢的問題,方孝春迅速與交通部門、竹坪鄉溝通聯繫,幫助該村修起一條堰渠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開展走訪選民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走訪活動中,代表們時刻牢記服務宗旨,全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把承諾的好事實事落到實處,辦在群眾心坎上,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市縣人大代表、縣交通局長沈軍在上庸鎮走訪選民時,了解到九裡潭村因潘口電站蓄水,通往山外公路中斷,群眾出行非常不便,他鼎力支持該村開工建設8.2公裡通村水泥路,徹底解決河西群眾「出行難」。上庸鎮大泉山村群眾向鎮人大代表鄭德志反映線路老化電壓低的問題,經他積極呼籲爭取,縣供電公司為該村增加2個臺區、立杆30根、架線5公裡,有效解決了群眾「照明難」。
建議辦理 狠抓落實惠民生
「人大代表幫了我們『大忙』,以後灌溉再也不用花錢了。我們從代表建議的落實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當得知灌溉水費將得到減免時,譚家河水庫灌區群眾高興地說道。原來,在去年走訪選民活動中,縣人大代表馮顯亮根據群眾意見提出了《關於減免譚家河灌區灌溉水費的建議》,經縣人大積極協調,縣委縣政府同意減免灌區7個村10多萬元灌溉水費。
該縣人大把走訪建議與會議期間建議同等對待、一併辦理,堅持每年從中選取10餘件作為重點建議,由各位副主任掛帥領銜督辦。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超、簡育田、紀宏山、楊金鑾、華新宇、陳應洲對其負責的重點建議,經常深入相關單位,共同研究辦理方案,落實辦理措施,提高辦理實效。同時,結合走訪選民活動,主動聽取群眾對建議辦理的意見,進一步督促承辦單位改進辦理方式,加大辦理力度,有效解決了一批涉及鄉鎮衛生院改建、農村幼兒園師資配備、失地農民保障、精神病人救治等重點民生問題。5月投資200萬元的官渡鎮梁家新醫院順利竣工, 讓4000餘群眾告別「看病難」。今年新招錄的50名幼兒教師,秋季開學前全部補充到農村幼兒園。縣民政局把潘口鄉失地農民715戶2513人納入城市低保範圍,月發放保障金額28.6萬元。10月12日,縣精神衛生中心在潘口鄉小漩村破土動工。各承辦單位把代表建議作為謀劃工作的智力源、推動工作的助力器,凝心聚力,有力解決了一大批涉及群眾「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基本民生問題。縣人大代表陳紹國提出的《關於解決高速公路建設炮損問題的建議》,縣高速路指揮部積極與施工方協調溝通,共落實炮損戶479戶,已協商賠償322戶,補償金額100萬元。縣水務局對其承辦《關於儘快實施寶豐農村人飲安全工程的建議》,及時進行現場勘查論證,8月開工建設的一期東河水廠工程竣工後將惠及東河沿線6000多名群眾。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兩年來,該縣通過開展代表走訪選民活動,一件件民生問題被提出、交辦、解決,一顆顆民心在感動、感恩、凝聚,形成推動「十星高地·秦巴強縣」建設強大合力。(湖北省竹山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