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院中到處是「千足蟲」
5月底至今,信陽市商城縣伏山鄉餘子店村、汪崗鎮鄭和村的村民遭遇一件煩心事:成群結隊的「千足蟲」一到夜間就開始從戶外爬到屋內,清晨時爬到村民家的蟲子更多。
兩周來,村民想了許多辦法,試圖阻止這些不速之客的造訪,但都無濟於事。不堪騷擾的村民甚至打市長熱線求助,但包括當地衛生部門在內,調查後均表示對此無能為力。
「地上有,牆上也有,噁心得很」
商城縣伏山鄉餘子店村王壪組村民李宗平嫁入婆家五六年,頭一次見到那麼多「千足蟲」。
「我們家後面是大山,以前偶爾有蜈蚣爬到屋裡,最多是一兩條,現在這蟲子都數不清。」李宗平告訴記者,從5月底開始,每天夜間9時許,家裡的牆壁、地面就開始出現密密麻麻的「千足蟲」。
「蟲子到處爬,地上有,牆上也有,有的爬到屋頂上,還不停地往下掉,掉到床上、人身上,噁心得很。」李宗平說,儘管蟲子不咬人,體型不大,但樣子非常噁心,而且還散發出怪味。
更令村民痛苦的是,清晨爬到室內的蟲子遠比夜間的要多。李宗平說,每天清晨,她和鄰居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滿屋子的「千足蟲」。「每次都掃一大堆,早晨把掃到一起的蟲子用炭火燒死,但仍擋不住蟲子繼續往屋裡爬。」
衛生部門介入調查,但未查明原因
商城縣汪崗鎮鄭和村黨支部書記張允堂告訴記者,近半個月來,該村有20餘戶村民飽受「千足蟲」侵擾。
為阻止蟲子繼續造訪,當地村民在房屋周圍撒石灰、硫磺,但都不奏效。有兩戶村民不得已使用劇毒農藥毒殺,雖然效果比較好,但有家人差點農藥中毒。
伏山鄉衛生院一名廖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宗平所說的「千足蟲」,學名為馬陸,也被商城縣群眾稱為「草爬子」,是一種常見的節肢動物。馬陸喜歡群居,不攻擊人,沒有毒性,只是在受到威脅時會縮成一團「裝死」,並散發出臭味。
對於近期大量馬陸爬往村民家中,廖醫生稱,當地有群眾撥打了市長熱線求助,信陽市、商城縣以及基層衛生部門已介入調查,但馬陸集中爬到村民房屋中的原因仍未查明,目前也沒有有效辦法進行控制。
昨日下午,記者就這一現象採訪了信陽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科長熊林春。他說,如果村民繼續受到侵擾,林業部門可以提供幫助。
知識連結
馬陸,又稱千足蟲、千腳蟲,倍足綱節肢動物,陸生。身體有多節,頭部有觸角,生活在潮溼地方,大多以枯枝落葉為食,是森林生態系統重要的分解者。馬陸味臭,鳥獸都不愛吃。有時會啃食植物幼苗,因此可能會被認為是害蟲。部分種類遇襲擊即假死片刻(把自己蜷縮起來)。
千足蟲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它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皮膚紅斑、皰疹和壞死。(大河報 首席記者何正權通訊員姜烽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