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在一個普遍聯繫的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孤立於世界所有因素之外而存在,所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縱使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縱使你武藝高強、以一當十,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孫大聖厲害吧,也同樣需要觀音菩薩和各路神仙的幫助才能成事。更何況人屬群居性動物,離不開夥伴,只有與夥伴在一起,只有在一個團隊裡,才會感到充實和快樂,這是屬性決定的。
從小我們就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從這個故事裡又總結出了「龜兔雙贏理論」。其意義是:龜兔比賽了多次,互有輸贏。後來,龜兔合作,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跑到河邊,然後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遊過河去,它們取長補短,各自發揮優勢,實現了雙贏,說明競爭對手在需要的時候是可以成為合作夥伴的。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當今世界合作共贏是潮流、是趨勢。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一個部門都是如此。隨著公司的發展,部門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人才濟濟、各有所長。團結協作,優勢互補就顯得更為重要。如何發揮資源優勢,形成拳頭,增強市場競爭力?如何擺正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讓部門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掌握好這個平衡、這個度,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的一門學問。如果只一味講競爭,部門之間互不溝通,互不信任,就會出現內耗、扯皮、增加用人成本,對外多個口徑、多種聲音,就失去了企業競爭力。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崗位間相互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失誤,才能實現共贏,做出更大的業績。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贏」。 無數的事實證明,只有通力合作,上下同欲,企業才有力量,才有競爭力,才有未來。(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