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泰鬥:「五院四系」,實力強勁!值得報考

2020-12-10 中國教育那些事

法學泰鬥:「五院四系」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的五所政法類院校以及其他四所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建立的非政法類大學法律系的簡稱。五院四系佔據整個法律界的多半江山。

1. 五院: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

2. 四系: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和吉林大學法律系;

這九個學校是中國法學界的最高學府和頂級殿堂,能夠進入這些學校才可稱得上是「師出名門」。

相關焦點

  • 除了「五院四系」,這些大學的法學專業也值得讀
    法學界的「五院」目前指: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四系」: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人大、吉林大學四所大學的法律系。「五院四系」在法學界赫赫有名,能在「五院四系」的任何一所學校讀法學,畢業之後,發展前景都是非常不錯的。那麼除了五院四系的法學專業,其他院校的法學專業是否值得一讀?答案是肯定的。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除了五院四系的法學專業非常厲害外,清華大學的法學專業和北大比肩,同獲A。試想,如果能進入清華大學讀法學專業,你會不樂意?
  • 中國高校法學學科綜合實力前30強排名!傳統五院四系,實力仍強勁
    【中國高校法學學科綜合實力前30強排名!傳統五院四系,實力依強勁】近日,2020武書連大學法學學科綜合實力排名榜已經公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供各位關注法學的考生及家長參考:一、獲評A+以上院校共計18所名校1、排名前五的大學依次為:山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我國著名的「五院四系」,都是法學界的頂尖名校,很值得報考
    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對法官、律師的職業也很感興趣,如果從事法官、律師、法務等職業,那麼要有專業的知識,那就是法學專業,現如今因為法學入門檻較低,很多院校都設有法學專業。但是,想要更好學習法律,從事法律行業,要到專業的學校去讀,畢竟法律也是很講究人際關係的專業,像我國的五院四系就是不錯的選擇,社會認知度高,校友關係網龐大,這些學校的校友在律政界佔據了半壁江山,影響力也比較大。所謂五院四系,是法學圈很傳統的概念,是指這九所大學的法律系在國內法學教育界威名赫赫,在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辨別度很高的,都是老牌實力擔當。
  • 法學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很大,有三所雙非
    說起我國的法學類院校,「五院四系」總被提起,這九所國內較早開設法學教育的高校,法學底蘊深厚,業內影響力較大,是無數法學生心中的聖地。但是這九所高校之間實力差距也是很明顯的,法學界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頗大,有三所雙非。
  • 除了「五院四系」,這幾所高校,法學專業也非常值得報考
    一般來說,說起法學的專家,就會想到歷史悠久、實力強大的「五院四系」,法學五院這四個學部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人民代表大會、吉大、武大的法律系,這些學校和專門院在法律教育和研究方面有多強大的基礎和實力?
  • 除了「五院四系」,這幾所高校的法學專業也非常值得報考
    通常來講,一提到法學專業哪家強,大家都會想起歷史悠久且實力雄厚的「五院四系」。 所謂的法學五院四系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還有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
  • 法學界「五院四系」:西政依舊實力強勁,西法大獨自掉隊
    一部《人民的名義》刷新了人們對「法學院校」的認知,大家都在猜劇中的「漢東大學政法系」到底是現實中的哪所大學。一時眾說紛紜,實際上可能漢東大學政法系就存在於著名的法學界「五院四系」之中。「五院四系」指的是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學院五院和北大法律系、人大法律系、武大法律系、吉大法律系四系。
  • 今年大學錄取分數線排名有變化,法學領域的「五院四系」提高
    在眾多文科專業之中,除了經濟學大類的專業,頂尖高校的法學專業是高分學生重視的目標選項,例如「五院四系」行列中的8所大學,其法學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在相同層次的大學之中普遍比較高。其中,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雖然不是211工程大學,也不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這兩所高校的法學專業錄取分數線,往往會超越一些985工程大學的專業錄取分數線。
  • 「五院四系」:法學界的「泰鬥」院校,考上就是捧上「金飯碗」
    相信不少人都都聽說過「五院四系」這個名詞,但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是具體哪幾所院校,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幾所院校。「五院四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其中「五院四系」中的五院分別是指: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
  • 法學專業,這些高校實力不輸「五院四系」
    #法學#說到法學專業,想必大家都會想到「五院四系」。不可否認,「五院四系」在法學領域的影響的確比較深遠。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高校法學專業發展迅猛,實力不輸「五院四系」。從法學專業國家重點學科來看,「五院四系」除了西北政法大學外,其餘8所高校都有學科入圍。
  • 錄取規則直擊:法學院校之「五院四系」
    一般來說,2018年1:1提檔、章程中明確提檔不退檔的高校,2019年政策上也不會有太大變化,比如突然反悔聲明退檔之類,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報考。相反,那些在2018年招生章程聲明退檔的高校,變化的可能性也不太大,當然也不能排除有的高校突然良心發現,2019年修改章程,這樣的高校還是值得大家報考的。
  • 五院四系:法學界頂尖高校綜合實力對比,哪所院校最強?
    「五院四系」是五所政法院校(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以及四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
  • 哪些大學的法學比較厲害?五院四系是第一梯隊,清華大學也不錯
    五院四系法學界名氣最大的就是五院四系,這相當於軍工領域的軍工七子,電子信息行業的兩電一郵,財經領域的兩財一貿,名校中的清北復交。五院四系畢業的法學專業學生,在全國都是吃得開。那麼誰是五院四系?上述高校的法學專業實力雄厚,位居第一梯隊。
  • 五院四系-直擊法學豪門,就業意向國家公檢法系統或當大律師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小孩報考政法類院校,希望畢業後能進公檢法系統。特別是農村,要是考上一所政法大學,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光宗耀祖。說到政法類院校,很多人都知道「五院四系」,五院四系是新中國最早設立的五所政法院校和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
  • 法碩專業研究生,應該報考五院四系,還是雙一流985和211?
    北京大學二、為什麼被稱為五院四系這九所院校法學專業的實力在全國第四輪有關學科的評估中受到了肯定,人大和政大並列全國第一被評估為三、五院兼具雙一流的學校五院中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同時也是985學校,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政法大學是211的學校,現在企業看重985和211院校的門檻,關於報考985和211院校還是報考五院四系?
  • 成績不好,考不上五院四系,還可以報考哪些大學的法學?
    法學五院四系的確是法學界最具實力的高校,不過這幾所高校的確也都不好考,那麼對法學感興趣但是成績又不是特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哪些高校呢?我覺得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指標來做個篩選。1、國家重點學科根據上面圖表中的內容,我們發現法學擁有法學國家重點一級、二級學科或培育學科的高校絕大部分是五院四系的成員,只有廈門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是其成員,不過廈門大學是985、南京師範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211,實力也都非常強,自然也是很難考的。
  • 2020學法學,除五院四系外,這些法學強校值得考慮,2020考生參考
    法學專業被譽為紅牌專業,因為它是文科生中的熱門專業,在文科這個領域中,熱門專業不多,除了像財經、金融、外語等專業外,就數法學專業了,學法學,關鍵難在考證,沒有這個證書,很難就業,即使是碩士畢業,學法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優先選擇法學名校,比如「五院四系」,當然錄分也不低,除了這些實力強的高校外
  • 法學考研必知的基礎知識——五院四系的實力變化和考研難度排行
    學法的人不可能沒聽過「五院四系」的說法,往日的成績和輝煌讓這9所院校基本上成為每個法學人心目中的學術殿堂,那麼經過了時間的洗禮這些學校的實力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學校的考研難度又如何呢?學姐在這篇推送就來為大家細細介紹一下。
  • 法學「五院四系」知多少?法學「新秀」大學有哪些?答案在這裡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展,這些高校依然是行業的翹楚,辦學實力雄厚,成效極其顯著。當然,法學界也有這樣的實力高校,他們被稱之為「五院四系」。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建立了5所政法類院校,在4所高校重點建設了法律系,這樣的「5+4」法學高校組合,堪稱我國法學教育的「頭部」,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新中國法治發展與法治建設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 法碩考研,選擇五院四系還是211、985?
    很多法碩考生可能會糾結這樣一個問題,是選擇五院四系還是211、985?五院四系是在法學界比較知名的幾個院校,其中五院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大多數五院四系的考生在法學領域的發展都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