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嬰幼兒的抵抗力和大人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尤其趕上感冒高發季,孩子總是很容易受到病痛的折磨。
之前鄰居小林的孩子半夜發燒,折騰到醫院也不合適,只好先在家使用物理降溫法,嘗試給孩子退燒。
吃過退燒藥後,夫妻倆卻又犯了難,關於熱敷還是冷敷的問題,雙方出現了不同意見。
這也是最困惑家長們的問題,日常中,很多家長都做錯了,不妨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寶寶半夜發燒,到底該敷冷毛巾還是熱毛巾?
冷敷還是熱敷,也要根據孩子發燒的具體情況而定。
發燒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上升期、持續期、下降期,不同時期也要不同對待,並非一味熱敷或冷敷能解決的問題。
1)上升期:
這個階段孩子大多表現為感覺冷、四肢無力、臉色蒼白。
此時不需要用毛巾敷頭,而應用溫熱的毛巾擦孩子的手、腳心及大血管分布密集的區域。
小島的叨叨:如果孩子的體溫達到38.5℃,必須先採取藥物退燒,避免引起熱驚厥。
2)持續期:
到此階段,孩子的體溫不會再上升,手腳摸起來也都不會感覺太冰冷。
父母可以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額頭上降低溫度,也可以給孩子多擦擦身體,促進體表的溫度下降。
3)下降期:
這時的孩子開始大量排汗,臉色照之前也有所緩和,體溫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到這個階段,給孩子補充水分是很必要的,能促進出汗和排尿,排出多餘熱量。
小島的叨叨:即使孩子嚷嚷很熱,也不能掀開小被子,一定要捂得嚴嚴實實的。
為何寶寶總在半夜開始發燒?
1)家長疏忽
現在的家長工作繁忙,不知不覺間就疏忽了對孩子的噓寒問暖。即使孩子白天有小感冒、小發熱,不說出來,家長也很難發現。
再者,孩子精神頭足,白天儘管有點小難受,也不耽誤活動。
家長忙於家務也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況,等到入睡前才會發覺,原來孩子已經發熱了。
2)大腦抑制
孩子的活力是源源不斷的,白天哪怕不舒服,也容易被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
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皮層白天被多種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大腦就會產生興奮的感覺,暫時抑制其他反應。
到了晚上,孩子的大腦處於休息狀態,白天的病痛感一下子都回來了,所以病症會更嚴重些。
3)空氣問題
如果在冬天,屋內是關緊門窗的,因而空氣不流通。
再者空氣乾燥,也會使得寶寶的鼻腔黏膜變得敏感,被病菌攻擊。
所以,睡覺前家長應該觀察室內溼度,最好保持在50%左右。
小島的叨叨:
有條件的可以採用加溼器提高溼度,或在寶寶床旁邊放一盆水,緩解空氣乾燥的問題,第二天早上也不能忘記去開窗通風換氣。
如何避免小孩感冒發燒加重?
家長可以提前準備些家庭常用藥,避免孩子半夜出現緊急的發燒情況。
另外,也要注意及時查看藥物的有效期,避免誤食過期藥品。
小孩發燒很嚴重的時候,父母也要保持平穩的心態,不要表現出太慌張的樣子,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在送醫之前,家長可以先在家做一些緊急處理,比如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的同時,切記不要吹風,避免病情加重。如果孩子太熱了,適時用毛巾擦擦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