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與靠譜的人相處,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身邊的人誰最靠譜,看這5點便一清二楚。
1
言而有信。
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重要品質。
誠信,是人與人交往的前提;誠信,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梁。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個人若是不講信用,根本無法行走。
人品差的人,往往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失信之人,無人敢信;失信之人,無人敢用;失信之人,無人敢處。
古時候,濟陽有個商人外出過河時不幸船翻了,他立馬抓住一根木頭大喊救命。
幸好,附近有位漁夫聽到呼救遊了過來。
商人急忙說道:「我是濟陽城的最大的富翁,救我上來,給你100兩黃金。」
漁夫把商人扶到岸邊,商人卻翻臉不認帳,只給一兩碎銀子。
漁夫不悅,怪商人不守承諾,說話出爾反爾。
商人卻說:「你一個打魚的,一輩子能掙幾個錢,得到一兩銀子還不滿足?」
聽完,漁夫只得划船而去。
誰曾想,多年後商人再次在同一個地方沉了船,他大喊:「只要有人相救,什麼需求都應允。」
有人路過想去搭救,漁夫看到說:「他就是那種說話不算數的人,出爾反爾,你要小心!」
最後,商人淹死了。
商人兩次翻船巧遇同一漁夫是偶然,但他的不得好報卻是意料之中。
人生在世,無信不立。
把諾言當空談,把承諾當玩笑,這樣的人註定寸步難行。
《中庸》裡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做事的底線。
做人,要言而有信,說話算數。
言而有信,他人自然敬重;說話算數,自然得人心。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
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
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做人,言而有信,才能贏信任。
靠譜的人,從不輕易開口,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