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又稱為「第一原理」,是一種演繹法思維,源於亞里斯多德的一個哲學思考模式:「在每一種系統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和假設,不能被省略中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這兩年,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的,雖然不究竟。關於孩子,沒有想過,他們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通常也會在事情的層面和現象的層面,去跟他們做一些溝通。
直到,旁聽Charlie與我孩子溝通的一些過程,才有了一些覺悟。Charlie看著是別人家的孩子,物理學博士,在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做物理學教授,非常年輕與和善。與孩子反覆溝通的過程就是:你喜歡什麼?
如果沒有任何任務與要求,你會想做什麼?你現在最喜歡什麼?你有什麼愛好?你願意投入時間的是什麼?講一講你喜歡的故事?我講一講我自己喜歡的事.......Charlie所有的交流都圍繞孩子喜歡和熱愛的方向來交流。
Peter最大的困惑是目標感不清晰,這一點,我也是屢次支持不果,而且也特別不明白,為什麼他就是沒有目標感。Charlie用自己的成長曆程告訴我: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特別喜歡的,不是特別想去追求的,就沒有目標。
恍然大悟,現狀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如果放在自己很喜歡的事情上,是有動力去追求的。追求特別喜歡和避開特別不喜歡都是目標。
Peter沒有特別不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事情又能得到我們輕而易舉的滿足,而特別喜歡的事情,又沒有被我們去鼓勵挖掘和探索,我們總是有一些現象世界裡的成績、興趣愛好培養等等常規事件去要求他,他在舒適又適當承擔的環境裡,與我們和世界相處,但如果說主動去追求的目標,沒有。
我忽略了,孩子成長的路上,其實與我們一樣,都有第一性原理。你熱愛什麼?你願意為什麼去綻放生命能量?
這是是1,其它都是1之後的生發,如果堅定了自己的1 ,家長加以愛和允許的流動,一定會跟孩子一起收穫一個幸福滿滿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