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慧產業鏈分析:我國在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差距

2020-12-20 騰訊網

人工智慧產業鏈涉及範圍極為廣泛,主要包括基礎層硬體算力、技術層感知與認知、應用層場景與產業三大塊。其中,基礎層硬體算力又包括硬體設施、系統平臺、數據資源;技術層感知與認知又包括基礎框架、算法模型、通用技術;應用層場景與產品又包括應用平臺、智能產品。

人工智慧,簡稱為AI,是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技術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受到全球多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人工智慧也是推動我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技術,國內人工智慧市場高速增長。

我國政府對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極為重視,先後發布了多項支持鼓勵政策。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戰略目標中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人工智慧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在國家政策與資本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迅速擴大。2015-2018年,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2019年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是全球人工智慧產業增長最為迅速的國家之一,但與國家制定的目標相比,我國人工智慧產業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人工智慧產業鏈涉及範圍極為廣泛,主要包括基礎層硬體算力、技術層感知與認知、應用層場景與產業三大塊。其中,基礎層硬體算力又包括硬體設施、系統平臺、數據資源;技術層感知與認知又包括基礎框架、算法模型、通用技術;應用層場景與產品又包括應用平臺、智能產品。這些細分領域又涵蓋多個板塊,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

人工智慧產業鏈

在人工智慧產業鏈中,基礎層主要包括晶片、GPU、傳感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其中,晶片、GPU、傳感器等硬體是基礎層的核心產品,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基礎支撐,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此領域的發展時間較短,技術經驗積累較為薄弱,尚不具備高端產品生產能力,市場主要被英特爾、英偉達、IBM等國外企業所壟斷。

技術層主要包括存儲、計算、學習、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領域,我國在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應用層主要包括智能作業系統以及下遊應用市場,如醫療、教育、農業、金融、家居、製造業等,我國資本對各領域的投資較為平衡,使得我國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整體來看,在國家政策、製造業轉型升級、資本等各方面的推動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迅速,規模迅速擴大,其中,技術層與應用層領域發展較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在基礎層部分核心技術領域,與美國相比,我國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還需持續突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產業鏈的三個核心,底層硬體、通用AI技術及平臺、應用領域...
    本文針對人工智慧產業鏈的三個核心,底層硬體、通用AI技術及平臺、應用領域相關公司盤點。 基礎層主要以硬體為核心,其中包括GPU/FPGA等用於性能加速的硬體、神經網絡晶片、傳感器與中間件,這些是支撐人工智慧應用的前提。這些硬體為整個人工智慧的運算提供算力,目前多以國際晶片巨頭為主。
  • 人工智慧是當今眾多技術創新的核心,將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加快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要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加快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要在國內培育一批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骨幹企業和創新團隊,形成創新活躍、開放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 重磅:中國人工智慧產業鏈分析(值得收藏)
    儘管國內企業在人工智慧基礎科研方面與美日等國家有巨大差距,但人工智慧相關的企業大都從已經進入試點階段的技術或應用切入,並在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根據2015年艾瑞諮詢的統計,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已有近百家創業公司,約65家獲得投資,共計29.1億元人民幣,其中曠視科技、優必選、雲之聲、SenseTime四家公司登上艾瑞獨角獸榜單。
  • 專家訪談|李華民:人工智慧+郵政,解鎖智慧物流新領域
    編者按:人工智慧是研究應用計算機的軟硬體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作為當下關注熱點,人工智慧對於郵政行業產生了深刻的變革性影響,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人工智慧+郵政,預測智慧物流最新發展趨勢。全文精彩,敬請關注。
  • 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專利狀況分析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闡述了智慧財產權對於人工智慧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分析了人工智慧基礎平臺類技術領域以及典型應用關鍵技術相關專利狀況,提出了高質量推進人工智慧新基建的若干建議,以期對我國人工智慧新基建發展提供參考。
  • 人工智慧+未來醫療 智能醫療產業鏈全解讀研究報告
    AI+輔助診療:萬億級市場空間AI+ 輔助診療 ,即將人工智慧技術用於 輔助診療 中,讓計算機「學習」專家醫生的醫療知識,模擬醫生的思維和診斷推理,從而給出可靠診斷和治療方案。輔助診療場景是醫療領域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場景,人工智慧+輔助診療潛在市場空間巨大,至少是萬億級以上的營收規模。
  • 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聚焦AI前沿領域
    作為國內頂尖的AI峰會,也是內業人士互動的平臺,參會嘉賓各抒己見,一起探索來交流觀點,旨在進一步加快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促進人工智慧技術交流,推廣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發展。據統計,累計近2000人參與了本次AI專業盛會。可以說,這是一場聚焦AI前沿領域,樹立行業「風向標」,努力打造AI「超級品牌」的全球首屈一指的專業峰會。
  • 人工智慧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自然語言處理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在深刻改變世界。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簡稱NLP)是AI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它推動著語言智能的持續發展和突破,並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各個行業。
  • 人工智慧核心核心技術及應用場景
    導讀:我國《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年)》中也給出了人工智慧的定義:「人工智慧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由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的智能,感知環境、獲取知識並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系統。」
  • 視覺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景及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通過將邊緣計算、端計算,與雲計算相結合,使邊緣節點聚焦於圖像的實時、短周期處理,而中心節點聚焦於非實時、長周期的數據處理,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網絡延遲,緩解網絡帶寬與數據中心壓力,提高服務的響應速度。3、視覺人工智慧技術推動多行業產業鏈的重構視覺人工智慧技術出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僅能夠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而且還催生了新的產業和新的商業模式,推動多行業產業鏈的重構。
  • 我國環保行業發展歷程及產業鏈研究分析
    致金研究院針對環保行業進行了綜合的調研分析,本文從環保產業鏈及行業發展歷程為切入口,講解了環保行業的綜合情況。   圖表:環保產業鏈構成-環保工程建設   在環保產業下遊基本為運營階段,用戶以公共機構和業主方為主,是一個兼具買方和賣方壟斷勢力的市場,即買賣雙方都有向對方施壓的籌碼。對下遊賣方而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其整合能力,既包括對上遊供應商的整合,也包括對產品、項目、市場、資金以及技術等各要素的整合。
  • 2019-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深度報告
    技術層是基於基礎理論和數據之上,面向細分應用開發的技術。中遊技術類企業具有技術 生態圈、資金和人才三重壁壘,是人工智慧產業的核心。相比較絕大多數上遊和下遊企業 聚焦某一細分領域、技術層向產業鏈上下遊擴展較為容易。該層面包括算法理論(機器學 習)、開發平臺(開源框架)和應用技術(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生物特徵識別、自然 語言處理)。
  • 2018世界智能大會-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論壇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5 月 17 日,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由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論壇在天津落下帷幕。,對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技術進行深度闡述。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的研究。本次報告主要專注於 NLP 領域的相關技術。
  • 信通院:我國IT業發展歷程中的成效與問題分析
    1984年,鄧小平總書記在上海參觀微電子技術應用展覽時做出指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國內計算機專業從此興起和發展,到2019年全國有1000多所高校開設計算機類專業,專業布點數達到3600多個,發展成為我國最大工科專業。此外,我國陸續出版微電子、作業系統、數據結構、程序設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系列教材,不斷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高科技專業人才。
  • 2019年第二屆中國環氧丙烷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
    隨著生產工藝國產化研發和大規模應用的加速,過氧化氫直接氧化法(HPPO法)及共氧化法國產化技術不斷完善,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過氧化氫直接氧化法(HPPO法)、共氧化法將逐步替代傳統氯醇法的地位,但是目前新工藝在長周期運行經驗、技術推廣力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掌握環氧丙烷上下遊新技術,了解市場新趨勢,對環氧丙烷企業未來確立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 人工智慧驅動產業升級的三種模式
    當前,我國晶片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工智慧物質基礎發展的高質量需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恰好為加速發展我國高端晶片製造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倒逼我國晶片製造及其關聯產業加速推進轉型升級,真正實現脫胎換骨。
  • 推進產業鏈現代化 要堅持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
    由於各國間生產要素稟賦和產業能力不同,因此一個國家只在某些產品、環節的生產上具有優勢,而且限於資金、人力資本的約束,也無法全面彌補在其他產品、環節上與世界最優水平的差距,因此不能做到所有產業、全產業鏈通吃,只能「有所為、有所不為」,將資源聚焦於具有優勢的產品生產上,對於不具優勢的中間投入品則進行全球採購,以此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形成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最終產品。
  • 新形勢下我國生物醫藥供應鏈安全分析
    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詳細分析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與歐美日的主要差距。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主要差距生物醫藥產業是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巨大,然而我國在生物醫藥科技領域與歐美等國有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如下:1.
  • 兩會聚焦信息安全 自主核心技術備受關注
    自主核心已長成  早在2008年,360安全研究院即已秘密組織了一批海內外頂級技術專家潛心研發人工智慧引擎。當360公司於2010年宣布推出QVM人工智慧引擎的時候,安全技術圈一片譁然,彼時,「人工智慧」尚無統一概念。360推出的QVM人工智慧,是要讓電腦具備人類的學習能力,自己來發現和學習病毒的變化規律。
  • 2019(第二屆)中國環氧丙烷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
    目前我國環氧丙烷生產工藝中,傳統氯醇法仍處於主流地位,產能佔比超過一半。在國內環保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環氧丙烷產業面臨轉型升級,落後產能或將加速退出。  隨著生產工藝國產化研發和大規模應用的加速,過氧化氫直接氧化法(HPPO法)及共氧化法國產化技術不斷完善,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