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黃聖依又又又攤上事了,這次是來自深交所「愛的問問」。
6月13日,黃聖依丈夫楊子家族旗下上市公司巨力索具(002342.SZ)收到深交所發來的監管函,直指巨力索具業績「變臉」、信披違規等問題。
本來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
楊子、黃聖依一家人「努力」其樂融融、恩愛有加,眼看就要挽回形象。不成想突然冒出個「崔咬金」打亂了節奏。
6月5日,崔永元同學向媒體爆出「一對演員夫婦7.5億陰陽合同」事件,後被側面證實為揚子、黃聖依夫婦,雖然楊子第一時間微博發文回應此事,但並未緩解這場輿論風波。
很快被網友扒出楊子和之前因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倒下的快鹿集團關係微妙,還可能涉嫌通過娛樂圈「洗錢」(想了解這波「洗錢」操作的胖友,可以戳這條連接:……)。
因為小崔這一diss,資本市場率先用腳投票。
從6月5日爆出「7.5億合同」至今,截止發稿前,巨力索具股價從5.14元/股跌到4.18元/股,市值縮水9.216億。
作為巨力索具的實控人之一,楊子的身家這一番下來也縮水不少。
從高管持股變動中可以看出,楊子從2013年-2014年4次減持巨力索具股票,現在個人持有2.34%股份。不過,楊子還通過巨力集團持有巨力索具3.40%的股份。
這樣算來,楊子共持有5.74%股份,按照巨力索具股價從5.14元/股跌到4.18元/股計算,楊子的身家也跌去了0.528億元。
就連《媽媽是超人》節目組也用行動表示亞歷山大。
之後幾期中,楊子鏡頭被減了不少,給大家感受下剪後的蜜汁畫風。
這隻搭在黃聖依肩膀上安慰的手其實出自楊子,後來被打了碼。
之前的私生活也被網友發現不少bug。
2010年巨力索具提交的IPO文件裡,顯示楊子的妻子名叫陶虹。但2017年8月,黃聖依在微博曬出和楊子結婚10周年紀念。倒推一下,兩人2007年就結婚了……想看狗血八卦的情感糾葛的小夥伴可以金融街偵探微信公號後臺回復「情事」調取。這次巨力索具攤上的「監管函」又是怎麼回事?事情還得追溯到去年。
2017年,巨力索具在《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預估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是2063.36萬元到2682.37 萬元。
這2千多萬說起來也不多,可這變得次數可多。
到了2018年1月,巨力索具對2017年業績報告進行了修正。
預估的最高利潤從最高2682.37萬元變成最低206.34萬元。照此計算,淨利潤縮水超過90%。
你以為淨利潤縮水超90%已經夠奇葩了,圖樣圖破森,現實比想像的更骨感。
2018年4月25日,巨力索具發布了正式的《2017年年度報告》。
報告中顯示,2017年實際淨利潤為-1716.18萬元,不止是縮減10倍那麼簡單,而且還是負的。
鬼知道巨力索具這半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除此外,監管函中還提到,2017年度,巨力索具對各項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總額佔2016 年度經淨利潤的139.92%,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為此,深交所也是操碎了心。
5月份,深交所向巨力索具發去業績問詢函。問詢巨力索具現營業收入14.16 億元,同比上升,而淨利潤卻下降的原因。
據巨力索具回復,主要是2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因為主材料價格市場上漲導致營業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
二是,資產減值損失較上期增加96.29%,其中壞帳達2428.26 萬元、存貨跌價 458.76 萬元。
資產減值就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比如,設備類等固定資產,由於科技的更新迭代,原來價值20萬,現在可能只值10萬元。
業績出現巨大的變化,最普遍的理由,就是行業周期性變化、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各項成本費用大幅提升等。甚至還會有一些房產或土地處置未確認等問題。
巨力索具此番回復也是合乎情理。
不過,業績變臉,股民傻眼。
今日,在巨力索具股吧裡,不少股民「哀聲哉道」,「現在才發現,我買了個地雷……」,還有股民號召,「起訴巨力、要求賠償」。
深圳紫金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陳紹霞曾對外表示,導致公司業績大幅調整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因為做了計提減值準備,二是上市公司過往的業績含有水分,累積的潛在虧損在某一年的定期報告中一次性處理掉,導致業績大幅變動。」
但不少業內人士都知道,不管是向好還是向差的業績「變臉」,都有可能產生套利空間,甚至伴生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現象。
也難怪股民反應如此劇烈。
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早就表示過,證監會非常關註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及中介機構不盡責履職的問題。
對公司上市後「業績變臉」背後涉及的財務造假、利潤操縱、虛假披露及保薦機構「薦而不保」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經發現,證監會必將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針對巨力索具「業績變臉」、「信披延遲」,深交所要求其「重視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
口子一旦撕開,只會越來越大。在問詢還沒過去一個月,巨力索具又遭遇「監管函事件」,楊子這波水逆,這回有那麼容易過去嗎?評論中。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街偵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