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業迷信不得,留學計劃要精打細算
編輯人語
留學圈,到底是個什麼「圈」?
8月底,英國高考發榜的那一天,職業監護人趙朝陽鬆了口氣,因為在他被委託監護的10多個學生當中,又有4個中國孩子上了劍橋和牛津。
9月裡,他又將接待新的一批小留學生。「新的挑戰又開始了。」趙朝陽說,他和太太7年受委託監護了130多個形形色色的小留學生,「如今的留學圈,什麼樣的孩子都有。」
眼下,許多中國的高中生都已經在打點行裝,作為「準留學生」,遠赴海外。
出不出去?什麼時候出去?到哪裡去?學什麼?許多打算明年出國的高中生、大學生,在這兩個月裡也開始逛留學展,準備材料,諮詢中介。每個人都在憧憬、忐忑:留學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圈?
本報記者聯絡上了在熱門留學國家的7個「圈內人」,用他們的真實故事給眾多的學子、家庭提個醒:出國有風險,入「圈」需謹慎。
【
很多讀高中的孩子,在父母「上名校有出息」的耳提面命下,被送去美國。的確,他們比成年人能更快地適應語言環境,但你能保證,小小年紀的他們,能自主思考前途和未來嗎?
有留學生說,10年後來美國,它還是現在這樣;但我10年後回中國,它肯定不是現在這樣。
去美國並不意味著有更多成功的機會,關鍵在於你的「精打細算」。
】
一到美國就甩了本來要讀的MBA
熱門專業迷信不得,留學計劃要精打細算
□本報記者陳斯音
杭州人Tony和Sarah,大學裡就是一對「金童玉女」。家境好,門當戶對,畢業工作兩年後,兩人一起去了底特律大學念MBA。
不過一開學,Tony就變卦了,改讀經濟金融學。
「MBA熱門,沒錯!MBA是美國高校的強項課程,也沒錯!」Tony說,可他發現,MBA課程不是底特律大學的強項。
「我在國內念本科時,讀的就是工商管理。」他說,結果一畢業,發現念這個的人太多了,用人單位只認名校的「工商管理」。
所以,這次不能迷信「熱門專業」。
一到美國就把MBA甩了
2008年夏天,Tony和Sarah來到底特律,先是參加學校的英語水平測試,包括聽、說、語法。根據成績,留學生被分成了3檔:
第一檔是英語不過關的學生,必須在第一學期繼續學英語,直到合格為止;第二檔每周一三五上英語課,其他時間可以上專業課;第三檔可以直接上專業課,只需課餘加強一些文獻、論文的英語學習,方便今後寫論文。
Tony和Sarah都是第三檔:「一般掌握四六級水平,應該都能考個二檔以上。」
不過入學後,Tony轉讀了偏重理論基礎的金融經濟學,理由有二。首先含金量高的MBA,只有美國幾所頂尖大學裡才有,比如哈佛、斯坦福、沃頓等。其次,他認為美國的經濟規律是世界經濟「遊戲規則」,在這裡學到的理論、接觸到的學者,是最原汁原味的。
很多中國人都在三流大學混
Tony的一些專業課是和本科生們一起上的,「在同專業的留學生裡,我算是年紀比較大的。」Tony說,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很多人才讀高中就被父母送到美國了。
「留學中介會說,把孩子送到美國讀高中,參加美國高考。中國孩子理科數學功底好,將來考美國名牌大學很容易。」Tony說,這話沒錯,不過要看這孩子是什麼性格。
因為美國是個社會保障體系相對完善,並崇尚「自由」的國度。當地人的職業無論高低貴賤,都能有房住、有車開。
美國人很少因為哪種職業最賺錢就趨之若鶩,而是選擇自己做得最開心的職業。因此,「上名校有出息」這些中國式的評價標準,到美國也成了見仁見智的東西。
美國孩子考大學,大多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大部分被送到美國的高中生,一旦脫離了父母的耳提面命,「父母的理想」自然也無法再束縛他們。
「大多數中國學生面對誘惑選擇放縱,結果不是考不上大學,就是在三流大學裡混日子,白天逃課,晚上和外國人瘋狂Party,也是很常見的。」
小留學生難以融入當地孩子圈
對此,Tony總結了兩個留美的誤區:不建議父母把太小的孩子送來,也別認為美國就一定比中國有更多機會成功。
「高中生留學有不少優點:語言學習能力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可塑性強;但缺點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弱、不能吃苦、沒有信仰、容易迷失。我身邊很多年輕的中國留學生,很快就學會享受『自由』,但根本不會自主思考前途和未來,這是他們無法和美國學生『同化』的原因之一。」
同時,美國雖是經濟大國,但並不表示它比中國有更多機會成功。美國的經濟實力增長已經放緩,許多金融職業趨於飽和,所以目前在美國就業難,拿綠卡更難;相反,中國目前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
「換句話說,我10年後來美國,它還是現在這樣;但我10年後回中國,它肯定不是現在這樣了。難道中國的機會會比美國少嗎?」
挑美國大學
要「精打細算」
籤證官會看你的學習計劃
Tony說,他高中時期就開始關注美國留學。2007年,他工商管理系本科畢業,先後在證券所、貿易公司等處工作,初衷是鍛鍊積累經驗,同時也注意到,如今國內大學的商科人才多如牛毛,沒有過硬的知識和經驗,很難脫穎而出。
美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金融風向標,雖然現在留學生的就業形勢並不好,學費也相對昂貴,但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特別是學金融,去美國深造肯定是第一目標。
Tony說,到美國讀大學費用高,各個城市的消費水準也不同,要「精打細算」。
比如選擇底特律大學,主要是考慮到消費環境和學校素質的綜合因素。美國城市按生活指數不同,消費水平也不同。紐約、洛杉磯、芝加哥、華盛頓這類特大城市,雖然學校好,但生活成本也相對高;底特律也是大城市,工業製造很發達,但消費水平相對低一些。底特律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本身學費比較低,而且也是唯一一所對中國學生有10%學費減免的美國高校。
自從美國放寬處理留學生籤證申請以來,已經成了中國留學生的首選,自費留學生對美國來說也是利好,它對自費留學、能拉動當地經濟的中國留學生,是持歡迎態度的。
在籤證問題上,除非籤證官認為留學生有移民傾向,一般只要有一份詳細的留學計劃,經濟上沒問題,再練好口語,基本上很少會失敗。
美國留學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人民幣14萬-25萬元/年不等,一般公立大學、位於低消費水平地區大學費用較省,學生爭取到獎學金的機會也大。
美國有很多大學提供「有條件錄取」,又稱「雙錄取」,即學業成績達到學校錄取要求,但語言成績沒有達到要求,也可以先錄取。學生入學後進行英文測試,如果通過語言測試,有些大學可以直接入讀大學課程。
其中凱斯西儲大學(全美41位)、邁阿密大學(全美51位)、蒂芬大學等均可申請。
稿源:今日早報
作者:陳斯音編輯:胡武龍
相關報導
江西文明網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