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導致中毒事件頻發,是時候正確認識中藥副作用了

2020-12-17 騰訊網

近期,因服用中藥導致中毒事件頻發,引起了人們對中藥的質疑以及恐慌。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排斥使用中藥,所以讓人們正確認識毒性中藥以及規範從業人員合理使用毒性中藥十分必要。

毒性中藥的定義

我國對有毒中藥的概念尚無統一規定,有毒中藥的概念不明確已嚴重影響了中藥的現代化,時代的發展迫切要求其概念規範化、標準化、統一化以及其範圍的明確。按照目前的認知,中藥的毒性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毒性是指藥物的偏性,《神農本草經》中提到,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之分。這裡的毒性為藥物的偏性,大體上把攻病癒疾的藥物稱「有毒」,而可以久服補虛的藥物看作「無毒」。廣義的毒性與藥物的治療作用密切相關,所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狹義的毒性是指藥物的毒副作用,即人服用藥物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急性毒性反應、亞急性毒性反應、長期毒性反應及特殊毒性反應。如曼陀羅顛茄等中藥中含莨菪鹼、阿託品或東莨菪鹼,過量服用中毒會出現口乾、瞳孔擴大、血壓升高等抗乙醯膽鹼中毒症狀;川烏、草烏等中藥含有烏頭鹼類成分,服用過量導致烏頭鹼中毒會出現陣發性抽搐、肌肉強直、呼吸系統因痙攣而窒息繼而衰竭致死。所以在使用中藥時應盡力避免使用狹義毒性的中藥。

毒性藥物的管理

狹義的毒性是人們最為關注的。

後世許多書籍在具體的藥物項下,均有有毒、無毒的記載,並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記述了藥物的適應症、炮製方法、總結了配伍用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藥禁忌」等注意事項。

在1988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談到了對毒性中藥進行管理。該《辦法》明確了管理的中藥及西藥品種,並對毒性藥品的生產、收購、供應、使用以及回收均作出了嚴格規定。

毒性中藥中的主要成分

藉助現代分析手段,可以更直觀地發現中藥毒副作用與其所含化學成分有關。常見成分為生物鹼、黃酮、有機酸類、苷類、毒蛋白類、金屬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其中生物鹼類成分最明顯。隨著毒性程度提高,含生物鹼類成分的百分比也相對提高。生物鹼類又可分為烏頭鹼類,如川烏、附子;番木鱉鹼類,如馬錢子等種子;秋水仙鹼類,如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鱗莖;雷公鹼類,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同樣,西藥中也有很多毒性藥物,如去乙醯毛花甙丙、洋地黃毒甙、阿託品、氫溴酸後馬託品等品種的藥物。

人們對於中藥「談毒色變」,主要是因為傳統上人們對中藥的認知是「安全、無毒」的,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引起的社會輿論會擴大人們對於中藥的質疑。實際上,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藥物的療效和毒性都是密不可分的。

產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中藥在臨床使用時產生毒副作用的原因有很多。要做到儘量避免或減少毒副作用的產生,主要概括為兩個方面:醫生用藥因素和藥物本身因素。醫生根據患者性別、年齡、職業、既往史、家族病等因素辨證論治,嚴格按照中醫藥理論指導設方遣藥。藥物從種植源頭到臨床使用,整個過程都需要嚴格的質量監控。如果這兩方面中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危害。

保證毒性中藥合理使用離不開患者自身、醫生、中藥本身三方。患者不使用未嚴格經過審批的中藥、不盲目信任偏方、不去非正規經營的診所以及嚴格遵循醫囑合理用藥;執業中醫師需要嚴格按照中醫藥理論設方遣藥、不使用未經嚴格審批的藥品;中藥從業人員則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生產、銷售、使用毒性中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毒性中藥的合理使用。

作者:金劍 吳怡 上海九院藥劑科,原文刊於《科學生活》

相關焦點

  • 中藥沒有副作用!對中藥最大的誤解,導致了大量腎病的悲劇!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對中藥存在著巨大的誤解。大家往往認為相較於西藥,中草藥的毒副作用比較小,甚至認為是沒有副作用的。近年來,隨著對中醫藥的深入研究,關於中草藥的毒副作用被公眾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近幾年反覆被提到的「馬兜鈴酸致癌、傷腎事件」。
  • 中藥不能亂用,這些服用規矩要記牢!做錯一個都會影響藥效
    近年來,中藥引發的人員中毒事件頻頻見諸於報端,令人對中藥使用的安全性惶恐不安。的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全國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民間偏方或補藥,許多民眾都對以中草藥為基礎的所謂滋補養生存在著迷信,濫用中藥、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偏方或補藥的現象不可謂之不多。而由此引發的藥物性中毒事件自然也就見怪不怪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馬兜鈴酸所致的「中草藥腎病」。
  • 腫瘤患者能否長期服用中藥? 長期服用中藥有無毒副作用?
    隨著人們對中醫藥作用的認識,選擇中藥治療的腫瘤患者越來越多,但不少人在用藥時間和換方等問題上經常產生疑惑。有些患者服用中藥十天半個月就不再就診,有些患者以為沒有症狀就可以不再隨訪,也有的疑惑能不能同時吃靶向藥和中藥。針對這些問題,有著中醫腫瘤臨床經驗30年的杭州種福堂(艾克)中醫院專家孫彩珍為患者做了解答。
  • 長期喝中藥好嗎?會有副作用嗎?中醫給出幾個回答
    雖然山豆根在很多處方中都會出現,但是在使用時,卻總是出現中毒的事件。這味中藥之所以有毒,是由於其中含有一種叫做苦參鹼的物質,這是一種有毒性的物質,過量服用,會引起小腦、腦幹以及大腦皮層等部位出現病變,這些病變會影響語言能力、行動能力,並且極難恢復。
  • 服用中藥的禁忌有哪些?
    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禁忌問題,服用中藥期間要清淡,服用中藥期間千萬不能吃發物類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藥效,也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服用中藥期間不能吃母豬肉和公雞肉,否則會引起胃酸過多會影響藥效的發揮,也會對腸胃造成刺激,也會導致藥物產生更多的副作用,喝中藥的禁忌有哪些?
  • 別亂吃中藥進補!這3種中藥服用不當,可能會傷肝腎
    一般來說,在出現疾病的時候可以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當然,無論是使用中藥還西藥來控制病情發展,都應該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否則長時間的錯誤用藥行為容易增加身體負擔,甚至引發某些疾病。很多人在服用中藥的過程中服用方法不正確,藥物沒有正確使用,有可能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那麼,使用哪些中藥的時候需要十分注意,這樣才能防止健康受損呢?1、土三七平時在服用中藥的過程中不能夠盲目,應該諮詢醫生意見。
  • 中藥也有毒副作用 醫生提醒:藥物應用前要進行降毒處理
    其實,不少市民對中藥有誤解,認為中藥無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隨便吃,能補身。對此,醫生提醒,藥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必須根據醫療、調製、製劑的需要,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降低毒副作用,有些中藥炮製之前切不可自行亂服用。
  • 中藥藤黃的抗癌作用和副作用
    中藥藤黃是藤黃科藤黃屬藤黃的樹脂。這種中藥不常見,絕大多數的藥店和醫院的藥房裡不出售藤黃。因為藤黃是一種劇毒的中藥,未經炮製的生藤黃的致死量很低。我國國務院頒布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將生藤黃列入管制藥品目錄。但一些中成藥中含有藤黃,如藤黃健骨丸。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別傻了!《藥典》明確:4類中藥有腎毒性
    「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正當猶豫不決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中藥的副作用比較小。 多少國人被「中草藥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廣告洗腦,覺得中藥來自於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和礦物,沒有經過多少化學加工,吃下去會更安全一些。這是對中藥最大的誤解!
  • 長期服用降壓藥害怕傷肝,中藥降壓無副作用?一文給說法
    於是不少朋友都想要醫生給開一些中藥降壓藥,覺得中藥無毒副作用,服用起來更為安全。但中藥降壓藥相較於西藥真的就沒有副作用嗎?文本就來探討一下。首先,先來明確一點問題。話雖如此,不少高血壓患者也反應,服用中藥降壓效果也十分理想,並且中藥是天然植物來源,副作用相較於西藥也並不明顯,真的是如此嗎?中藥降壓無副作用,比西藥安全?某些高血壓患者總覺得中藥沒有副作用,比西藥安全。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中藥進補須合醫理
    隨著冬意漸濃,中藥進補又熱了起來,琳琅滿目的中藥被搬上了餐桌。對雲南人來說,草烏、附子這類中藥是心頭大愛,「喝口草烏湯,管你一年都健康」的俗語在雲南廣為流傳。然而,近年來,雲南省頻頻發生食用草烏、附子導致中毒的事件。
  • 純天然就無毒副作用?這些中藥別亂吃,否則傷肝又傷腎
    生病就醫方向不同,主要根本還是考慮中藥和西藥的對身體的傷害。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耳濡目染的一句廣告詞「純中藥製劑絕無副作用」灌輸到人們的思想中,並且根深蒂固。從此,人們對「純天然」的萬物追捧,例如野菜、中藥等。
  • 中藥不能隨便吃,醫生忠告:服用中藥必須要知道的禁忌!
    不對症下藥,乃是服用中藥的第一禁忌。二、為什麼中藥不能隨便吃?雖然有很多中醫黑,但中藥還是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確實中藥對身體的調理有非常大的助力,我們常看到一些疑難雜症通過中藥調理而緩解,中藥的副作用相對較少,講究的是治本又治標。
  • 孕婦服用中藥有禁忌 哪些中藥不能吃
    孕婦可以服用中藥嗎?孕期的準媽媽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吃藥是一個需要謹慎對待的問題,及時是副作用較小的只要也要謹慎服用。很多的準媽媽在孕期也會出現疾病的煩惱,那麼準媽媽要禁止服用哪些中藥呢? 孕婦不能服用的中藥 牛膝(活血藥)有損胎兒健康。
  • 損肝傷腎事件頻發,中藥究竟有沒有毒?
    《本草綱目》中「養血益肝」的何首烏,實際上可導致嚴重的肝損傷。近年,有關中草藥導致肝、腎損傷的報導屢屢見諸報端。不同統計均顯示,致肝損傷藥物中,中草藥佔20%-50%,其中包括了知名的補益藥何首烏以及「疏肝瀉熱」的川楝子。
  • 孕婦服用中藥應當謹慎
    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身體比較虛弱,因此就想要通過中醫藥材來補一補,但是有很多的危害,由於西藥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原因,因此孕婦在喝中藥的時候還是要遵循醫生的囑託,一定不要擅自喝中藥啊。吃中藥時候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事項?
  • 警惕中藥有副作用 濫用雙黃連針不良反應多
    東方網7月8日消息:濫用中藥會出現輕則過敏、不適,重則中毒、死亡的不良反應,這是記者從日前在華山醫院舉辦的全國臨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學習班獲悉的,其中雙黃連針、黃芪針、紅花針等尤其突出。  龍華醫院藥劑科主任顧希鈞表示,民間一般認為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但隨著近年來中藥的大量使用,中藥不良反應開始呈上升趨勢。
  • 自行服用中藥調理身體,中年女出現中毒,專家提醒吃中藥應遵醫囑
    楚天都市報7月3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56歲的陳女士患上了十二指腸腫瘤伴有肝轉移,自行服用中藥調理身體,為求藥效還自行加大了劑量。誰知近日她出現了噁心嘔吐、身體麻木等症狀,經診斷,原來她出現了附子(烏頭鹼藥物)中毒。
  • 服用中藥你做對了嗎
    隨著養生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重視,現在喝中藥調養治療的朋友也逐步增多,但服藥方法不科學會影響藥物的療效,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如何正確地服用中藥。
  • 中藥真的安全,無副作用?老中醫提醒:這5味中藥,多用會傷肝!
    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還在堅持「中藥是純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的觀點,所以日常養生或者有不適的時候都會放心選擇中藥,但實際上,很多中藥看上去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把控不好服用量的話,也會造成對於身體的傷害,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