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血獸:大家在國外如廁都站在馬桶圈上的嗎?馬桶坐墊要不要帶?

2020-12-22 藍血獸抗菌生活館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朋友在泰國旅遊,它們國家的洗手間都是馬桶,然後朋友就很糾結怎麼上廁所,因為坐著的話,有的圈圈明顯有髒髒的鞋印,站上去的話牆上又貼著禁止踩踏的標誌,一點也不道德,總感覺好髒,哎,好尷尬啊!這位朋友把這個問題發在了群裡,先來來看看群友的對話吧!

A:國外人家都撕圈紙墊在馬桶圈上,高端點地方有提供馬桶墊紙,墊上再坐上去,半蹲多累啊,踩上去多不文明啊~~

B:在公共場所肯定是半蹲馬步啊,有什麼不會的?和平時上廁所一樣就是不要坐上去就好了啊。。你踩上去別人怎麼辦啊?在酒店時間比較長的話就用紙墊一圈,再坐上去。

C:平時包裡都會放一小瓶消毒噴霧。上廁所前,先噴一圈,用紙擦乾淨。再墊上一層紙。

D:我都是用紙擦一圈,用褲子墊著邊,不完全做下去。。。掌握技巧就好啦。國外有些地方有馬桶墊紙的。

E:真煩哪些踩的,用紙巾墊著不行了?很多人把圈都踩裂了!!要不說國外神煩中國遊客!

可以看出網友都是比較反對站在馬桶圈的,這肯定是不道德的做法,素質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

1.可以帶一次性馬桶墊,選那種好點的,套起來方便點的,可以輕鬆如廁。

2.也可以用超薄的矽膠馬桶墊,可以防水,洗洗摺疊就好,裝起來,隨處都可以用,輕鬆方便!

上廁所要注意衛生問題,當然也要文明,希望朋友們出國或是旅遊的時候,一定準備好這些日常小東西,文明出遊。

相關焦點

  • 藍血獸:馬桶坐墊如何正確的清洗?
    馬桶和人體肌膚親密接觸,很容易成為病菌傳播的媒介,特別是大腸桿菌。現在很多家庭都使用馬桶墊,而茸茸的布面更易藏汙納垢,病菌傳染的危險性也更大。藍血獸提醒大家:要經常給馬桶消毒。如果是自己買的馬桶坐墊,只要拆下來手洗就好了。
  • 為什麼我國都是O型馬桶,國外馬桶卻是U型的?看完會心一笑
    去國外旅遊時,細心的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國外的馬桶圈都是U型的,而在中國幾乎所有馬桶圈都是O型的,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 女子KTV上廁所剛坐馬桶就爆!正確的如廁方式是...
    該女子說自己上廁所時,剛坐下就聽到一聲巨響,然後隨著馬桶倒在地上。被發現時已經大量出血,醫生稱她下體傷口深度達7釐米,一度要進重症監護室。但KTV負責人則說馬桶突然爆碎是因為她穿高跟鞋踩在馬桶上如廁。
  • 為什麼國外馬桶圈是U型?國內馬桶圈卻是O型的?原因超乎你想像
    而關於馬桶,很多人可能會忽視,尤其是形狀,大家更是毫不在意。其實,如果你去國外遊玩的話,你會發現國外的馬桶圈往往是U型的,而我們國內的馬桶圈卻是O型的,這個區別,無疑是人們詫異的。U型O型有區別嗎?肯定是有的,那麼導致國外、國內的馬桶出現這個不同和哪些原因有關呢?
  • 屁股被冰的那一刻,我終於懂了馬桶圈加熱的意義
    【PConline 雜談】冬天最怕冷的部位,並不是手腳,而是每天都要被冰涼的馬桶圈刺激的屁股。冬天的馬桶圈,可以讓你戰戰兢兢猶豫足足一分鐘是否應該坐下去,屁股被冰的那一下,原本洶湧澎湃的便意,瞬間回籠。如果此時馬桶圈能夠升溫加熱,可能要坐在上面玩好幾把「吃雞」才肯提起褲子。
  • 為什麼美國的廁所,馬桶前面會有一個缺口,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去國外旅遊的朋友,不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發現:在國外的公廁、酒店等地方的馬桶前面都有一個缺口。這跟我們國家的馬桶長得不太一樣啊,是有什麼特別之處嗎?馬桶圈留缺口有什麼作用?1、馬桶圈最開始做缺口設計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我們的女性朋友方便上廁所,女生小便之後可以在不和馬桶坐墊有接觸的情況下擦拭。可能你會問,不應該站起來擦嗎?親愛的,你得理解美國超級大胖妞們,和很多因為年紀大,不方便半蹲起來的人,或者一些殘疾人。
  • 國外馬桶真奇怪,馬桶圈還有一個缺口,這是什麼設計?
    嗨嘍大家好,說到馬桶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這個現在的新式住房裡,較多的還是會安裝馬桶,很少有家庭會選擇蹲廁了,因為家中難免有孕婦小孩,也難免會有老人生活,這種可以坐著上廁所的設施,適合的範圍要更加廣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 藍血獸:矽膠抗菌加熱馬桶墊,為你的家人保駕護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居家生活用品的要求逐漸從實用性為主向以舒適美觀環保節能轉變,抽水馬桶也逐步替代了傳統如廁方式,解決抽水馬桶的防菌、保暖、美觀、方便、實用才是宗旨,新型矽膠加熱馬桶墊就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那麼矽膠加熱馬桶墊有哪些特點呢?
  • 藍血獸:室友踩在馬桶墊上大小便?確實讓人很氣憤
    然後前幾天,他們宿舍發生了一件令大家都討厭的事情,群裡說誰上廁所踩著馬桶墊,弄得馬桶墊上都是腳印?確實讓人很氣憤。然後有個同學也出來說話了,大致意思就是說不要踩在馬桶圈上,所有討論過程中那個女生完全不說話,就像消失了一樣,所以儘管其餘的三個人都表明態度說這樣非常不衛生,而且很自私,但是她完全不理我們,所以沒法判定她的心裡活動。到現在為止她也沒有分別私聊關於這件事。
  • 馬桶圈斷了可以粘嘛 馬桶圈怎麼套
    馬桶分為馬桶圈,馬桶蓋還有按鈕等一些結構,其中任何一個結構壞了馬桶就不能正常的使用了,所以,我們要看一下馬桶圈斷了可以粘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想重新購買新的馬桶圈來更換的話,我們就必須要先知道它能不能粘,與此同時,去們還需要大家要清楚馬桶圈怎麼套的方法。
  • 為什麼飛機上、高鐵上、部分公共場所的馬桶坐墊是U型的?
    你有注意過高鐵上、飛機上,或是部分公共場所的馬桶坐墊是U型的嗎?或者你在看國外的影視劇,尤其是美國的影視劇時,只要出現洗手間的鏡頭,裡面的馬桶坐墊幾乎都是U型的,那麼為什麼呢?其實,這背後有許多理由,比方說比較便宜、比較衛生,甚至更適合各種體型。
  • 蹲著如廁要比坐馬桶如廁要好?上廁所還有這麼多講究
    大小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有時候還真是難以控制的事情,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都安裝上了馬桶,這樣如廁的時候,就可以採取坐著的方式,用完之後衝水,也能保證乾淨整潔,蓋上蓋子還能夠保證異味不能散出,還真是相當還不錯的,這是一種廁所用品的方式,還有一種是蹲廁的那種,就是像以前旱廁的那種是一樣的
  • 你見過蹲坐兩用的馬桶?在蹲便器上裝個圈,如廁實現兩全其美!
    最近,有機會到一個朋友家做客,無意中在他家的衛生間看到了這樣的如廁方式,也一說是融合了蹲便器和馬桶的基本使用功能,在蹲便器上加了一個簡易的可折起的馬桶圈,瞬間讓蹲便器也可以坐著用,掀起來馬桶圈後又能蹲著用,也能坐著用,真的實現了兩全其美哦!請看下圖。當時我也很新奇,為什麼朋友家選擇這種兩用的如廁方式呢?
  • 為啥國外的馬桶圈有一個缺口,而國內的卻沒有呢?原來答案在這裡
    現在的智能家居越來越方便,馬桶就是作為這一系列的先驅了,畢竟馬桶比蹲坑更加的方便,也適合老年人使用,也不用擔心會不會把自己的雙腳蹲麻了。但是很多人出國旅遊時卻會發現這樣對於一個現象,那就是在國外的馬桶圈會有一個很大的缺口,但是國內的卻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 馬桶可不能隨便買,這套馬桶尺寸,能讓你的如廁體驗變得更好
    衛生間裡對尺寸要求最嚴格的,就是馬桶區了——馬桶的尺寸稍有偏差,就會直接影響如廁時的舒適性。那麼馬桶的尺寸有該如何確定呢?我們可以從寬度(坐在馬桶上的左右距離)、深度(坐在馬桶上的前後距離)和高度(地面到馬桶坐墊的距離)分別來說。
  • 1-6歲都能用的多功能成長型小馬桶,讓寶寶如廁很簡單!
    三合一設計,可以從1歲用到6、7歲這款座便器的設計很贊,集坐便器、有扶手馬桶圈、帶踏板馬桶圈三者為一體,可以從1歲半用到六七歲,滿足寶寶不同時間段的如廁需求,不用一直換來換去。帶音樂的小馬桶:只要一尿尿小馬桶就會有音樂響起,特別容易被寶寶接受,但時間長了更容易淪為玩具,小馬桶的功能性反而被弱化了,寶寶的關注點會落在只要尿尿就是會有聲音上,不利於良好如廁習慣的養成。
  • 國外馬桶都是U型?歐美人不用蹲廁?公廁馬桶實用指南,值得收藏
    U型馬桶圈的好處1、馬桶座為什麼要設計成U型?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女性朋友。我們都知道女性朋友上廁所時以都要放下馬桶座,而男士則只有50%的機率放下馬桶蓋。在設計衛生間時,最好優先考慮女性的使用意識。2、公廁的馬桶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使用,不衛生。
  • 上完廁所衝馬桶時,到底要不要蓋馬桶蓋?事關健康,別忽視
    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都會安裝馬桶,不知大家在上完廁所衝馬桶時,有沒有蓋馬桶蓋的習慣?有人說需要蓋,不然衝水時容易把細菌衝上來,不利於健康,也有人說水是衝下去的,蓋蓋子是多此一舉。那麼,衝馬桶時,到底要不要蓋上馬桶蓋呢?為了健康,大家早了解,看完讓你不再糾結。
  • 風靡日本的智能馬桶,中國家庭有必要買智能馬桶嗎?
    智能馬桶有必要買嗎?智能馬桶有哪些優點?智能馬桶好用嗎?智能馬桶起源於美國,最早用於醫療保健,開發初衷之一是治療痔瘡。後來韓國日本發展迅速,很快風靡全球。智能馬桶在日本家庭的普及率非常高,如今在中國也陸續走進了千家萬戶,成了年輕人裝修的新寵。那麼智能馬桶究竟好不好呢?
  • 6歲小男孩如廁時被卡在馬桶上!網友:消防員真的是無所不能!
    >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一市民報警求助:「我家6歲小男孩如廁時被卡在馬桶上,動彈不得……」小男孩家長反映他們採取各種方法處置1個多小時無果路上,消防員撥通家屬電話,叮囑家屬一定要穩住小孩情緒,不要讓小孩在馬桶上左右晃動,導致屁股越卡越緊。隨後,消防員也通過電話安撫小男孩情緒:「消防員叔叔馬上就過來了,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在馬桶不要亂動喲!」5分鐘後,消防員趕到事故現場。由於廁所空間小,消防員操作不便,於是下掉馬桶圈的螺絲,將小男孩和整個馬桶蓋、馬桶圈轉移至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