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昊然考編成功
最近,話劇《情系賀蘭》宣傳視頻播出後,有個熟悉的身影引人矚目:
「您好,我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劉昊然。」
稍後就有人爆出,今年九月劉昊然順利考取中國煤礦文工團。
當天,「劉昊然考編成功」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這個話題引起了9億人的圍觀,網友調侃道:簡直是最佳女婿人選,人帥,有錢,有實力,還有編制!
初看真的嚇一跳,難道明星也喜歡「事業編」、「鐵飯碗」?
來來來,一起康康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中國煤礦文工團2020公開招聘擬聘用名單顯示,劉昊然考編成功,將成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喜提國家」鐵飯碗「一個!
這裡的「劉源」就是劉昊然的本名,公示信息中所顯示中央戲劇學院畢業,本科表演專業都與他的信息相符。
他也將正式成為演員羅晉的同事。
當大家得知劉昊然考編成功的消息後,可能緊接著就會想到一個問題:
他為什麼要考編呢?
也和很多人考編求「安穩」的心態一樣嗎?
我認為當然不是,有的人考編可能是圖個安穩,但有的人就是單純的源於熱愛。
劉昊然就是第二種了。
從他之前的採訪中,我們就可以得到答案。
當回憶起當時在戲劇學院學習表演的經歷時,劉昊然說:表演時解放天性,但退出表演,生活在公眾面前的時候,可能還是需要回到那種內斂謙遜的狀態裡。
可以看出他對表演已經有足夠清醒的認知,清楚自己要什麼,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所以,對於考事業編來說,我覺得與其說他解鎖了一個全新的身份,不如說他找回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初心。
2
劉昊然考編成功引爭議
我覺得這算是一條很積極正能量的消息了,畢竟最近各種愛豆塌房子的爛事被爆,像這樣走在正道上的年輕人,屬實是一股貴圈清流!
但沒想到依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一些網友更對此產生了各種非常尖銳的質疑:
有沒有利用名人紅利走後門?
是不是為了北京戶口才去的?
算不算是佔用普通人的考編名額?
平時不上班的話算是「吃空餉」了吧?
......
這......我不得不感慨,這些人是檸檬吃多了吧!
中國煤礦文工團,是國家級藝術院團中歷史最長的,屬國家A級表演院團。
除了老一輩的藝術家們,像咱們熟悉的演員範偉、靳東、苗圃、羅晉等人,都是煤礦文工團的在編職工。
和其他事業單位一樣,每年公開招聘的相關信息都會在官網上進行公告,我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去查了一下,發現網友們所關心的那些問題,其實都能在裡面找到答案:
招聘面向的是2020年高校統招的應屆畢業生,須如期取得學歷學位證書和報導證。
雖然劉昊然是中戲表演系話劇影視表演專業2015級本科班的學生,但因為申請過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可以按規定休學1-2年延遲畢業,所以他是和16級學生一起畢業的。
這一點中戲教務處的老師專門回應過,還上過微博熱搜,劉昊然本人也在朋友圈裡曬過畢業證和學位證,確實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報考資格是完全沒問題的。
關於考試的方式和內容,公告裡也寫的很清楚,話劇演員崗位雖然沒有筆試,但需要進行三輪的專業考試。
我覺得這其實很好理解,崗位特殊性嘛,本來也不是所有的事業單位考試都要考行測和申論的。
而劉昊然在面試中是否有吃到「名人紅利」,那只能是考官自由心證了,但如果我是考官的話,我真的很難不注意到這樣一個,以文化課、專業課雙料第一的成績考入頂尖學府,還曾被提名過百花獎影帝的考生。
況且這三輪專業考試的難度也不低,像鄧超就曾因為報考北京人藝失敗,在街頭崩潰大哭過:「當時我就覺得我完了,我的大學時光完了……」
至於說劉昊然佔了普通人考編名額這點,我覺得真的特別好笑!
他一個中戲表演專業畢業的演員,考的是話劇演員崗位啊,又不是去考會計,怎麼就佔了普通人的名額了?
真的很想問問那些覺得自己被劉昊然佔了便宜的「普通人」:真讓你們去考的話,你們有報名資格嗎?如果劉昊然不去考,你們就能考得上嗎?反正我是不行的。
還有「吃空餉」的說法就更搞笑了,9月份才公示的擬聘人員名單,正式「上班」只有倆月,這難道不是無中生有、空口造謠嘛?!
再說了,文工團演員的「上班」又不是朝九晚五的坐辦公室,人家有自己的規章制度。
像章子怡、李冰冰、陳數等人,就都是國家話劇院的演員,她們在外接拍影視劇、綜藝節目,都是要第一時間先向劇院報備、協調工作時間的,並且每年還要繳納一定的管理費。
不過大多數粉絲還是「喜極而泣」的心態,對劉昊然成功考上事業編的事,粉絲們一邊投去了羨慕的目光,一邊又覺得很勵志:
連明星都那麼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來看看劉昊然的2020年:
上半年,和周冬雨拍了《平原上的摩西》,拍了《我和我的家鄉》,拍了《一點就到家》,還去考了事業編,6月份畢業,8月份擔任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形象大使,9月份入編。
10月剛滿23歲,主演電影累計票房超100億,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首個95後百億影人,位列第九。
2021年,他領銜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大年初一上映。
而面對這一系列的成績,他只是謙虛的鞠了一躬回應道:「我年紀很小,所以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大部分是靠了運氣,但作為年輕人慢慢的要讓自己強大起來。」
3
別人家的孩子劉昊然
跟同輩藝人不同的是,劉昊然既沒有出生在演藝世家,也不是富二代,更不是童星的光環加身。
他出生在河南平頂山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父親和爺爺都在鐵路單位工作,他的童年跟每個普通家庭中的孩子大同小異。
小學畢業,12歲的他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家裡人聽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能提供北京戶口,而有了北京戶口,就方便考北大,於是小小年紀的劉昊然便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涯。
沒想到的是,2014年,16歲的劉昊然被陳思誠選中,參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並正式出道,成了一名演員。
當時真的讓人眼前一亮,特別青春陽光,包括和歐陽娜娜懵懂的小甜蜜。
這部電影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轉折。
憑藉《北愛》中的宋歌一角,劉昊然獲得了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
首次大銀幕就能獲得認可,這對於新人演員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驚喜,不過劉昊然知道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
《北愛》上映後的第二年,恰逢劉昊然高考,也是那一年,他接到了陳思成的第二次邀約,出演電影《唐人街探案》。
在泰國拍戲期間。導演陳思成會利用拍戲的間歇為他輔導專業課,而文化課,全靠他自己的題海戰術。
去泰國的時候,劉昊然帶過去了整整一行李箱的試卷,一邊拍戲一邊做題,臨走的時候,他特意把那一箱已經做完的試卷留在了泰國,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那一年,劉昊然最終以專業和文化雙科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成了中戲的雙料狀元。
在中戲求學期間,劉昊然貢獻出了不少優質作品。
一開始,因為沒背景,又是新人演員,劉昊然並沒有接到大製作的片約,除了「老朋友」陳思成導演,就只有網播劇《最好的我們》找上他。
就像那句話說的,「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雖然是影響力不高的網播劇,劉昊然還是給出了十二分的認真,把書粉心中的「餘淮」給演活了。
憑藉這部網劇,劉昊然圈粉無數,上了兩個封面以及2016年度愛奇藝尖叫之夜最受歡迎新人獎,還打下了非常好的觀眾基礎。
精湛的演技,也讓越來越多的導演看到了他。
19歲和陳都靈合作電影《雙生》
拍攝「建國三部曲」的《建軍大業》;拍攝陳凱歌的《妖貓傳》
20歲,錄製綜藝《高能少年團》,收穫一波好兄弟。(這個節目選的人非常可:劉昊然、張一山、王俊凱、王大陸、董子健)
同年拍攝《唐人街探案2》《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21歲,憑藉《唐探2》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成為百花獎歷史上該獎項最年輕的提名者。
22歲,拍攝陳凱歌的《塵埃裡開花》《我和我的祖國》,陳思誠的《唐探3》以及電視劇《九州縹緲錄》
23歲,拍攝《平原上的摩西》、獻禮電影《1921》、《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
23歲,本科畢業,同年考取文工團編制。
現在弟弟的影視約歸陳思誠管,宣傳歸佟麗婭,雖然他兩口子內部有矛盾,但對劉昊然是統一的好。他本身形象也特別受品牌方喜歡。
不知道為啥,就是感覺很正。這回知道了,往「戲骨」方向努力吧。
4
正能量的偶像,值得被追隨
劉昊然的成名之路,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穩紮穩打。
在劉昊然的自傳《見風》中,他說:「我想成為我自己,我覺得現在不太會想說我要變成誰。我做的是我自己,我還是在演我自己的戲,因為我知道我永遠不可能成為誰。」
不為外界的聲音所改變,就是劉昊然最寶貴的地方。很多人都說劉昊然有「少年感」,其實那不過是他專心做自己的純粹,是他努力做到更好的蓬勃力量。
至於他考上的中國煤礦文工團,是國家級藝術院團中歷史最長的院團之一,屬國家A級表演藝術院團。
文工團也在文藝發展上綻放光華,爭奇鬥豔,創作、演出、拍攝了大批優秀劇(節)目,推出一批又一批優秀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多次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梅花獎」、「飛天獎」、「金獅獎」、「荷花獎」、「金唱片獎」、「金鷹獎」、「牡丹獎」、「烏金獎」、「孔雀獎」等專業藝術大獎。
範偉、靳東、羅晉、陳道明、張涵予、羅晉、苗圃……這些知名演員都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
在中國煤礦文工團,他可以接觸到那些真正優秀的藝術工作者,接觸到更好的舞臺,磨練自己的演技,也代表了觀眾更多的信任。
在網友的評論中,有人將劉昊然的考編成功和「努力上進」「光明未來」「優秀」「勵志」劃上了等號,也有人抱有疑問,「鐵飯碗的工作有那麼香嗎?」
對於體制內待遇的不同看法,其實也反映了不同人的觀念差異。
具體到劉昊然身上,可能有更多的解讀向度。
演員行業是一個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市場化程度高,受眾廣泛,其帶來的利益也和市場直接掛鈎,其行業內部的薪酬天差地別,這種差別既是粉絲經濟的產物,也和演員本身的業務素質密不可分。
作為流量與演技兼具的當紅藝人,劉昊然選擇考編,從其個人選擇來看,似乎更看重演員價值的回歸,走一條精進演技的道路。
這樣子的明星,我想很難不被人喜歡。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粉絲也是一種正能量的激勵——畢竟粉的人這麼厲害了,身為他的粉絲也不能太落後了。或秉著這種思想或觀念,對於粉絲群體或網友而言有著正面的促進作用,促使其努力、積極向上。
希望昊然同學越來越好,未來給我們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也希望這樣的偶像越來越多,讓我們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積極正面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