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波疫情,再次升級,且不同尋常。
就在2020年12月8日晚,成都市衛健委通報稱——
成都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含當日早上公布的3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
也就是說,已出現6名確診患者,1名無症狀感染者,且都是關聯病例。
截至12月9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市已採集環境樣本630份,其中陽性環境樣本14份。
截至12月9日18時,成都確診女孩的密切接觸者74人,次密切接觸者49人,一般接觸者4725人,全部落實隔離管控,除4人結果未出外,其他都是陰性。
截至12月10日0-24時,四川新增4例本土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
這是入冬以來,頭一個影響甚廣的疫情危機。 發生在成都這種的大城市,還牽扯到酒吧、電影院等大型人員聚集場所。
哪裡冒出來的病毒? 最讓人在意的是,第一例發現的病人,咳嗽十多天,家中充滿病毒,卻沒有發燒!
是病毒升級了嗎? 以後出入查體溫,還有用嗎?2019年12月12日,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在武漢市發現,至今剛好一年。 仿佛是一個輪迴……
6個病例,成都進入「戰時狀態」
成都這波疫情反彈,來得太突然。12月7日,官方通報當地新增2人確診。 到了12月8日,一下子就上升到了6例,還有1名無症狀感染者。
據@郫(pí)都發布 消息:
12月7日,成都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盧某某,女,69歲,居住於郫筒街道太平村11組;患者趙某某,男,71歲,盧某的丈夫。
12月8日,成都市新增4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1人為昨日確診病例盧某的孫女,1人為其親友,近期曾居住在確診病例家中,另外3人均為太平村村民,都曾與趙某在村裡同一麻將館打麻將。
速度太快了!
△央視新聞直播,村民們排隊接受核酸檢測
在此之前,其他地方都是零星發現病例,且都被快速控制。
而成都這次,都是關聯病例,6人都是成都市郫都區本地居民。
這意味著,在我們意識到之前,人群中已經開始相互傳播。
除了20歲的女生,其他5人,都是68-72歲的老人家。
其中,病例1的69歲盧奶奶,還被診斷為「重症型」。
郫都區,成都人民都習慣稱其為「郫縣」。
位於成都市西北,南面與青羊區(靠近市中心)相連。內有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大等19所大中專院校;豆瓣也是聞名全國。
(來源/公眾號「郫都發布」)
就在這樣一個人傑地靈之地,忽然間就疫情反彈。 成都迅速進入戰時狀態。
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唐昌鎮永安村8組、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成都市娛樂行業協會發布:確保場所消費人數不超過75%。
各處通知相關人員核酸檢測。
……
連遠在1600公裡外的廣東,都受到了影響。 廣州的同事,因為十多天前去過成都出差,都被要求去做核酸檢測。
看到這情況,大家紛紛退掉手中飛成都的機票。 有媒體報導,成都12月8日已有過百航班取消。
要知道,成都可是個旅遊熱門地。
有大熊貓、杜甫草堂、武侯祠、寬窄巷子、「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哎,前段時間,「甜野男孩」丁真爆紅,以一己之力讓全國人民飛赴四川旅遊。
如今,忽然來了一波疫情…… 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會是冬季疫情的開端嗎? 聯想到去年今日,大家正開開心心等著過年,沒想到,迎接我們的卻是至今未結束的新冠疫情……
成都豐富的夜生活
確診病例中,20歲女生的行動軌跡公布後,成都人民更緊張了:
她去過的地方,太多了!
12月2號(周三)晚6點左右,到祖父母家探望,一起吃飯,時間約30分鐘,後來回到父母家住(郫都區);
12月4號(周五)回到位於成華區的租房;12月5號(周六)晚與舍友到春熙路美甲店、餐館、電影院、AC酒吧活動;
午夜過後(6號,周日),先後到海霧裡小酒館、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活動。
公園、美甲店、麻辣燙、各種酒吧……
幾乎跑遍了半個成都市區。 有人很是感慨:一晚上轉了那麼多地方,後浪們的生活,都這麼精彩的嗎!
但很快,指責的聲音出現了:
自己奶奶都生病了,還到處去玩?不知道會感染很多人的嗎?
一個20歲的女孩子,一晚上去了那麼多酒吧,不正常吧?
甚至,還有人在網上惡意傳播該女生的隱私,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信息。
實在是太惡劣!
敲黑板:這是違法的。
截至9日,洩露者王某已經受到行政處罰。
而且女生奶奶,即第一個病例,確診的時間是12月7日。
也就是說,她出去玩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奶奶感染了新冠啊。
至於說去酒吧玩正不正常?
Emmmmm
年輕人,那是你不了解成都!
在成都,去酒吧玩,那就是年輕人的日常。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成都擁有2294家酒吧,超過上海,位居第一。
每家酒吧裝修風格不一樣,氣氛不一樣,逛酒吧,就像逛景點。
比如小姐姐最後去的赫本酒吧,今年11月剛剛裝修升級,滿滿的科技未來感,有人說,這是來成都必去的打卡夜店。
△赫本酒吧
有人說,從小姐姐的行動軌跡能看出成都娛樂產業的分布和發展情況:
△青羊區落後了呀
不過,酒吧確實是發生疫情的高風險地方。
今年4月份,廣州就出現過與酒吧相關病例:
截至4月15日24時,廣州市已有11例無症狀感染者、5例確診患者與建設六馬路綠松石小酒館有關。
一來,人多;二來,相對密閉,空氣不流通。萬一有一個人感染了,那所有人就哦豁……
截至4月15日24時,廣州市已有11例無症狀感染者、5例確診患者與建設六馬路綠松石小酒館有關。
一來,人多;二來,相對密閉,空氣不流通。萬一有一個人感染了,那所有人就哦豁……
再加上,在國內疫情穩控之下,人們極有可能放鬆警惕,因此對聚集性場所進行嚴控,這個細節必須得牢記。
病毒充滿整個環境?不敢想像
這次疫情反彈中,還有一個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確診的病例1盧奶奶家裡,到處都是新冠病毒!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
這對老年夫婦,活動軌跡比較單一。日常主要在家附近(太平村11組)活動,14天內去過太平村菜市場、街道上兩小診所。
那是怎麼感染上病毒的?
據官方通報,對盧奶奶和趙爺爺的生活環境檢測中,有個讓人很在意的點:
從陽性環境標本來看,汙染主要集中在門把手、開關、冰箱、冰箱裡的食物、菜板等。
病毒汙染很嚴重!
家中冰箱、冰箱裡的食物檢測陽性,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冷鏈食品」。 最近,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頻頻「出事」:
12月2日到5日,山西臨汾、安徽合肥、遼寧營口等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此前,天津確診病例便是冷凍食品公司的搬運工。
12月7日,病例1、2出現的當天,四川疾控深夜23點發布提示:
選購冷鏈食品時要戴口罩。
冷鏈食品,早已成為高風險傳染源了。
那這一次,會不會是盧奶奶家買到有問題的「冷鏈產品」?
具體情況,還要等待專家們完成複雜的溯源工作才能揭曉。
感染新冠,卻沒有發熱?
此次疫情中,最後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
第一個病例盧奶奶,在病毒汙染這麼嚴重的環接中,住了那麼久,但確診時,居然沒有發燒!
據官方通報:患者盧某某,女,69歲,入院體溫36.2℃,肺部CT顯示雙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影。
目前,感染了新冠病毒,主要的臨床特點就是發熱。這也是我們的防控第一道篩查。
△萌娃都知道出入要測體溫
老人家咳嗽了十多天,兩次去診所看病,醫生都沒有警惕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很可能是因為患者沒有發燒。
這讓病毒的傳染擴散風險倍增!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感染新冠不發熱呢?
其他病例的情況呢?是病毒變異了嗎? 我們對病毒的認知遠遠不夠。
疫情快過去讓我們好好過個春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