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輝在自己的工作室。
「再來一遍」「這裡聲音要處理得再乾淨一點兒」……記者在湛輝南京的工作室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一遍遍修改最近的新作品:即將在蘭考市舉辦的紀念焦裕祿的主題晚會《焦桐花開》的主題曲。著名音樂製作人、吉他演奏家湛輝生在南京長在南京,從小在「小紅花」練就一身音樂童子功,如今他活躍在北京、南京兩地從事音樂創作。對於當下樂壇把經典作品「翻燒餅」當創新的現象,他感慨身為一個「搞創作的」,還是希望真正的音樂人和優秀原創多一些,為大眾為時代奉獻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
音樂之路走得精彩 製作人其實是音樂「靈魂角色」
湛輝的音樂之路相當精彩,涉獵過音樂領域的許多行當:自幼就讀於南京小紅花的他能夠演奏多種民族樂器和現代電聲樂器,1987年參軍後在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任演奏員。1992年轉業至地方文藝團體從事作曲及樂團指揮。2002年與著名音樂人張寶國、三寶等創立南京曉莊學院現代音樂系並擔任專業講師。後應著名音樂人孟文豪之邀擔任北京上加一線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編曲,為韓磊、姚貝娜等著名歌手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從此走上音樂製作人之路。
興起於上世紀九十年的音樂製作指的是作曲、作詞、編曲、錄製、混音、母帶、後期製作等一系列創作工作,音樂製作人是非常重要的音樂藝術塑造角色,雖然不像歌星那樣光鮮,卻是所有成功演出、經典歌曲的音樂靈魂人物。這些年,湛輝在耕耘中結出果實無數,僅舉幾例:
2015年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唱響《烏鎮之戀》,音樂製作人就是湛輝,該曲從此被確定為網際網路大會主題曲,並由韓磊和平安唱出雄渾和抒情兩種風格;2017年央視春節晚會哈爾濱分會場大型舞蹈音樂《冰雪夢飛揚》由湛輝擔任編曲及製作,至今仍是哈爾濱冰雪世界音樂保留節目;為大型話劇《大河奔流》擔任音樂製作,圈內人都明白,能獨立完成一臺話劇的音樂製作,絕對標誌著其具備厚實的音樂功底和造詣。
其實音樂製作人還有一項挺高的職業要求:敏銳地熟悉各種樂器表現能力及樂器演奏法,對曲式、音樂段落結構的優化組合有良好的駕馭能力。而湛輝這方面很擅長,能演奏幾十種樂器,被人稱為「江南第一吉他」。早在1996年,南京吉他協會與國外同行交流,作為副會長的他,就與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吉他「無影手」安格魯同臺演出,當時極為轟動,對吉他普及推廣、培養一批愛好者起到很大作用。2010年,湛輝主講、編寫的《彈好電吉他》由江蘇音像出版社錄製發行,廣受好評,多次再版,至今網上網下還在銷售,被優酷網稱之為「最好的電吉他教學」。
音樂是個燒錢的行當 讓孩子學琴別急於彈「成品」
如今湛輝主要做專業的音樂製作人,當然也沒有放下他鍾愛的吉他演奏。他家裡擺著好幾把吉他,電吉他木吉他都有,湛輝摸起每一把都愛不釋手,「吉他我常備的有十幾把,每把至少一萬多吧。琴弦是易耗品,斷一根弦就要全套六根弦一起換,音色才能一致,就是這麼講究」。在他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錄音工作室裡,湛輝對記者坦言音樂是個燒錢的行業,「就看這些硬體,近遠場音箱、曼尼話放、專用接口、音效卡……這麼說吧,沒有三五十萬下不來。設備還得定期更新,尤其音源要及時更新。所以這行錢是賺的,但內部消耗很大,這一屋子都是消耗品」。
因為對幾乎所有常用樂器的熟練駕馭,湛輝對於如今的創作和編曲遊刃有餘,「編曲說白了就是別人寫好了譜子,我們要把它變成形象的音樂,具體到小提琴怎麼拉、鼓怎麼打、貝斯怎麼彈。不但要把作曲原本的感覺寫出來,還要用自己的專業和感覺進行錦上添花的梳理,編曲是讓作曲、作詞、歌手都滿意的二次加工過程」。但在做音樂上湛輝主張減法,「剛開始學的時候都是做加法,恨不得堆得越多越好,龐大、交響、恢宏,到我這個年紀才覺得乾淨樸素自然和諧是最重要的,做音樂不應該做那麼厚,髒兮兮的。聽東西要好聽,乾乾淨淨」。
湛輝5歲的兒子正在學鋼琴,偶爾他也會讓孩子玩玩吉他,對於目前全民鋼琴熱和家長的焦慮,湛輝坦言在鋼琴教學中,彈不好多半不能怪孩子,而是方法不正確。「首先不要上來就指望孩子考十級八級的,要把音樂作為一個基礎教育。要先讓他掌握節奏、音高、音準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而不是看幾歲的孩子記住了多少曲子,急於看『成品』」。他認為不要一上來就嚴格訓練手型,「孩子骨骼還沒長好,不要大量練,否則可能會把手指練僵了。音樂是美的,僵硬能陶醉其中嗎?多培養孩子的興趣,不要太在乎手型、身型這些外在的東西。孩子笑嘻嘻坐上去,不能讓他哭唧唧下來」。
火的是綜藝不是原創音樂 為了節目而改編經典要慎重
作為一個製作人,湛輝日常的音樂攝入量非常大,他形容自己就像海綿要不斷吸水,不然不斷擠就幹了。「聽什麼?聽最新的歌曲風格,聽樂器的構建、音色的搭配。這段時間流行什麼、編曲有什麼新手法都要及時了解研究,比如我們在學校裡學的傳統的和聲規則,現在都已經被新穎的流行音樂打破了。」除了大量地聽,他在給歌手錄音過程中也會多交流最新信息,「比如孟文豪會帶來一些國際化的東西,會談到剛去義大利音樂節,人家現在流行這種音色使用這種編曲方法需要用什麼樣的琴……」
因為一直活躍在國內樂壇幕後的一線,湛輝也談到很多樂壇現狀,比如給某些當紅「鮮肉」錄音,「後期的音樂工程非常龐大,一個音一個音修,然後給你搭,搭完接在一塊,呼吸做氣口,這種錄音棚做出來的歌手完全不能唱現場……」作為一個創作人,他也表示近些年原創音樂太少,「特別亮眼的歌手也不多,有一些創作型新人出現但目前還算小眾。總體看音樂性最好的還是李健那幾個,李健最大的優點就是潔身自好,其實在他身上可以看出,真正的藝術家還是需要一點孤獨,要讓你的音樂語言去說話」。湛輝感慨相對於原創好作品越來越少,近幾年火的都是音樂節目,將經典的老歌翻來覆去做各種改編。「每首歌都有一個最適合它的編曲方式和它獨特的味道,比如一首歌小清新或憂傷的作品,你為了唱出新意硬要改成搖滾……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太美了,把它改成搖滾、說唱嘻哈,歌曲本身的韻味減弱了,觀眾被節奏和搖滾範吸引了。作為搞專業的人,為了改編而改編我不太贊成,比如《獨上西樓》聽多少遍我還是喜歡鄧麗君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