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教育部:體溫只要不大於等於37.3℃都可以進入高考考點
記者7月2日從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等特殊形勢,教育部門會同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將從四方面著手,以最高標準、最嚴舉措,嚴格做好高考防疫、考試安全、考生服務、招生錄取等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平安高考」「陽光高考」「公平高考」。
一是以最嚴格的措施,加強考試防疫。 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高考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並狠抓工作落實。
包括精心做好考前防疫準備:各地已提前14天對考生和考務人員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各考點均按要求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設置了隔離考場、隔離設施。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每考點不得少於3個);嚴格落實考中和考後防疫措施: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37.3℃以下方可進入考點,考點將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等,供待檢人員做受檢準備以及檢測不合格人員短時休息調整使用,考中出現發熱、咳嗽考生,將按照既定程序轉移至備用隔離考場,每天考試結束後,各考點還將對考場做一次預防性消毒。
二是以最嚴厲的手段,確保考試安全。 各地教育部門會同本省(區、市)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聯繫會議成員單位進一步健全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大防範和打擊力度,全力保障考試安全。
確保試題試卷安全保密,嚴厲打擊考試舞弊,切實加強考場管理。
三是以最嚴謹的態度,優化考試服務。 各地堅持以考生為本,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做好考試服務保障,努力營造溫馨、舒適的考試環境。包括為考點配備必要的防疫物資,統籌做好考場防暑降溫工作;廣泛宣傳最高法、最高檢關於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最新司法解釋;強化應急演練。
四是以最嚴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 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制度規則,出重拳堵塞漏洞,切實維護高校招生公平公正。落實高校招生各項工作禁令,堅持「陽光招生」;加大對違規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複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延伸閱讀: 今年高考哪些專業吃香?人工智慧、臨床醫學上熱搜
2020年的高考因疫情顯得十分特殊,衝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樹立了榜樣,考生學醫熱情大漲。臨近高考,最新公布的高考搜索大數據顯示,「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去年高考倒計時100天至倒計時10天期間的熱度,增長高達164%。
生活在新時代的這屆考生,對於大學專業的關注也顛覆傳統,科技成為當仁不讓的「霸榜」行業。據百度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臨近高考,2020年高考十大熱搜專業依次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網絡空間安全、軟體工程、學前教育和臨床醫學,各類「科技範兒」十足的新興專業更受熱議和追捧。
「考個好大學,選個好專業,找個好工作」,對於很多考生和家長而言,高考的最終導向或許依然是就業問題。報告顯示,相比考生對「如何選專業」相關內容的高關注度,家長則更關注「專業就業率排名」等更偏實用的內容。搜索大數據顯示,近90天搜索「專業就業」相關問題的專業排行中,「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位列前三,成為就業問題提問最多的三大專業。
記者7月2日從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等特殊形勢,教育部門會同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將從四方面著手,以最高標準、最嚴舉措,嚴格做好高考防疫、考試安全、考生服務、招生錄取等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平安高考」「陽光高考」「公平高考」。
一是以最嚴格的措施,加強考試防疫。 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高考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並狠抓工作落實。
包括精心做好考前防疫準備:各地已提前14天對考生和考務人員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各考點均按要求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設置了隔離考場、隔離設施。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每考點不得少於3個);嚴格落實考中和考後防疫措施: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37.3℃以下方可進入考點,考點將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等,供待檢人員做受檢準備以及檢測不合格人員短時休息調整使用,考中出現發熱、咳嗽考生,將按照既定程序轉移至備用隔離考場,每天考試結束後,各考點還將對考場做一次預防性消毒。
二是以最嚴厲的手段,確保考試安全。 各地教育部門會同本省(區、市)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聯繫會議成員單位進一步健全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大防範和打擊力度,全力保障考試安全。
確保試題試卷安全保密,嚴厲打擊考試舞弊,切實加強考場管理。
三是以最嚴謹的態度,優化考試服務。 各地堅持以考生為本,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做好考試服務保障,努力營造溫馨、舒適的考試環境。包括為考點配備必要的防疫物資,統籌做好考場防暑降溫工作;廣泛宣傳最高法、最高檢關於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最新司法解釋;強化應急演練。
四是以最嚴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 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制度規則,出重拳堵塞漏洞,切實維護高校招生公平公正。落實高校招生各項工作禁令,堅持「陽光招生」;加大對違規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複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延伸閱讀: 今年高考哪些專業吃香?人工智慧、臨床醫學上熱搜
2020年的高考因疫情顯得十分特殊,衝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樹立了榜樣,考生學醫熱情大漲。臨近高考,最新公布的高考搜索大數據顯示,「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去年高考倒計時100天至倒計時10天期間的熱度,增長高達164%。
生活在新時代的這屆考生,對於大學專業的關注也顛覆傳統,科技成為當仁不讓的「霸榜」行業。據百度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臨近高考,2020年高考十大熱搜專業依次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網絡空間安全、軟體工程、學前教育和臨床醫學,各類「科技範兒」十足的新興專業更受熱議和追捧。
「考個好大學,選個好專業,找個好工作」,對於很多考生和家長而言,高考的最終導向或許依然是就業問題。報告顯示,相比考生對「如何選專業」相關內容的高關注度,家長則更關注「專業就業率排名」等更偏實用的內容。搜索大數據顯示,近90天搜索「專業就業」相關問題的專業排行中,「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位列前三,成為就業問題提問最多的三大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