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經過將近20年的經營,在大華府地區頗有名氣的中餐館Meiwah華強酒家面臨閉門歇業的命運,屬於它的時代即將落幕。但在美國歷史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的中餐館,會繼續為美國文化注入跨種族的積極互動,並對美國餐飲業的口味帶來影響……
華強酒家面臨歇業。(圖片來源:華強酒家社交媒體帳戶)
【烹飪外交——美食開啟交流】
華強酒家的英文名字Mei Wah,是由老闆羅漢文(Larry La)起的,因為它結合了「Mei」(美,美國)和Wah(華,中國)來創造「美國和中國的概念」。
羅漢文說,他將於5月14日關閉餐館,原因是餐館的租金上漲,以及房東希望擴建。
多年來,羅漢文將前總統柯林頓一家列為VIP名單上的常客,並表示他甚至還有一次為了給在私人飛機上的前總統柯林頓送餐,在前往杜勒斯機場的路上超速被警察攔截。
此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新聞編輯室也經常向他們的餐館點外賣。
2016年2月15日,華強酒家在其社交媒體帳戶上發布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合照。(圖片來源:華強酒家社交媒體帳戶)
來自夏威夷的參議員丹尼爾·建·井上(Daniel Inouye)曾經說過,這是他在華盛頓地區最喜歡的餐廳,因為它讓他有了回家的感覺。
羅漢文於1985年成為美國公民。2015年,他獲得由聯邦政府專為移民頒發的「傑出美國人」獎,表彰他的成就。
他還被邀請參加小布希的就職典禮,歐巴馬的國情諮文,以及使館聚會,他的餐館為這些活動多次提供了食物。「我稱之為烹飪外交。美食對開啟交流來說總是一件好事」,羅漢文說。
資料圖片:中餐館。
【落地生根——「中餐宴」是原型】
的確,要說到中餐館在美國的落地生根,就離不開「交流」。
據維吉尼亞大學《騎士日報》(The Cavalier Daily)報導,在美國文化圖景中,中國餐館的數量要遠多於麥當勞、漢堡王等其他本土快餐店。
在大多數人眼中,中餐既好吃價格又低。通常情況下,來自中國的工人和移民由於選擇較少,因此常常會選擇做個小本生意。不過,中餐館的故事遠不只這樣簡單。
據美國僑報網此前報導,在1873年美國經濟大恐慌(Panic of 1873)帶來的大規模失業(尤其在西部的加州)下,薪資微薄的工人更多地將這場經濟動亂怪罪在華人移民身上。而之後的幾十年裡,大批中國勞動力到美國尋求更好的機會,他們中的許多人找到了建設鐵路的工作。
資料圖片:中餐館。
美國政府在1882年出臺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這一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剝奪華人政治權利的做法也影響到了美國東部,由於遭受排擠,很多華人移民選擇到紐約和芝加哥這些現代城市中落腳。
當時,一些華人舉辦的「中餐宴」,便產生了美國中餐館的原型。
在這些由華人舉辦的豐盛宴會上,人們能吃到稀有精緻的菜餚,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異國他鄉的菜品。宴會上還會有演出,娛樂節目,還會提供許多酒品,十分奢華。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主流媒體,也在普及與增進美國公眾對中餐的了解上,起到關鍵作用。
人們常常會在報紙上看到有些反對華人的故事。一些文章還會描述中國人如何用筷子吃飯,讓美國讀者了解到他們之前可能從未有過的經歷。
在美國開中餐館不僅給移民帶來了財富,許多成功的餐館所有者,還會利用其經濟上的影響力和最新發覺到的美國生活的一面,來促進大洋彼岸的中國的現代化。
【傳奇老字號——中餐館的傳承】
雖然屬於華強酒家的時代即將落幕,但在美國還有很多經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傳奇老字號,他們一直也將繼續書寫著,屬於中餐館的故事。
2019年1月,中餐發展協會公布了美國100家傳奇中餐館。其中最老的10家中餐館為:
圖片來源:美國中文網
Sam Wo-三和粥粉面
營業時間:113年
地址:713 Clay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8
這家毫不起眼的中餐館是還在營業的最老的中餐館。這家餐館最初因為粗魯的服務生和夜宵炒河粉而聞名。現在的老闆已經是第三代傳人。
Pekin Noodle Polar-北京樓
營業時間:105年
地址:117 S.Main St. Uptown Butte, Montana
北京樓並不在中國城,而是在蒙大拿州的比尤特(Butte)。餐館一直將中國叉燒和咕嚕肉等傳統菜餚,帶到美國西北部的小鎮。
China Town-新杏香酒樓
營業時間:100年
地址:744 Washington Street, SF, CA 94108
新杏香酒樓2019年迎來了餐館的第100年。這家餐館是美國最老的中國城——舊金山中國城的最老的中餐館。這家中餐館也是華人舉辦各種活動的熱門餐廳。很多華人可能都在這家餐館參加過生日、婚禮等慶祝晚宴。
Nom Wah-南華茶室
營業時間:99年
地址:13 Doyers St, New York, NY 10013
紐約的南華茶室位於曼哈頓中國城的一條小巷裡,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慕名而來的遊客。如果在節假日來吃南華的點心,可能要等上很長時間。在新掌門人接手後,南華茶室還擴展到費城的中國城。
圖片來源:美國中文網
Far East Cafe-康年大酒樓(前身「遠東樓」)
營業時間:99年
地址:631 Grant Ave, San Francisco, CA 94108
康年大酒樓也是一家由家族經營的老餐廳。康年將各種不同的中餐融到自己的菜單上。在這裡,可以吃到中式海鮮,傳統炒菜、粥粉面飯。
Hang Ah Dim Sum Tea House-香雅園
營業時間:99年
地址:1 Pagoda Place, San Francisco, CA 94108
香雅園起源於家庭廚房。這家舊金山的點心餐廳一直致力於銷售最傳統的點心。他家的叉燒包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好的叉燒包。
Orange Garden-橙果園
營業時間:95年
地址:1942 W Irving Park Rd, Chicago, IL 60613
橙果園坐落在芝加哥的林肯廣場附近,這裡並沒有很多中餐,但是這家餐廳一直堅持了下來。作為芝加哥最老的中餐廳,橙果園是很多人心中芝加哥最好的中餐。
Wo Hop-和合
營業時間:81年
地址:17 Mott St, New York, NY 10013
這家位於紐約中國城美食一條街的餐廳從每天的上午10:30 一直營業到第二天凌晨4:30。餐廳最早的店面只是一間地下室,很多紐約人都在和合吃過夜宵。
Frank Fat’s
營業時間:80年
地址:806 L St, Sacramento, CA 95814
這家中餐館到今天也沒有中文名。餐廳創始人Frank Fat在1919年移民到舊金山。他當時只有16歲,沒有錢也沒有身份。他借了2000美元開辦了這家餐廳。
New Chef Hung’s-興鴻餐廳
營業時間:70年
地址:823 CLYY ST., San Francisco, CA 94108
興鴻餐廳保持了港式中餐廳傳統的布局,但是餐廳不僅僅提供粵菜。餐廳的充足菜量和合理的價格是很多顧客關顧的重要原因。
資料圖片:北京烤鴨。
【相互融合——食物聯結文化】
資料顯示,2018年,全美中餐館的數量達到46000家。伴隨中餐業在美國發展的,是中國人走進美國社會,中國文化與當地民俗相互融合的過程。
中餐將不同膚色的人、不同國別的人、不同民族的人聯結在一起,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去聊同一個菜,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它、理解它。
中餐館這樣的移民空間,應該被看作是讓鮮有互動的人們展開交流的重要場所。
美國的文化,除了來自於博物館,還有一部分就是在這樣的空間中產生的,就是在試圖找到共通點、試圖彼此理解的街頭互動中產生的。
作為美國文化的一隅,形形色色的中餐館將繼續對美國餐飲業的口味帶來深遠影響。就像羅漢文說的,美食對開啟交流來說,「總是一件好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