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按:知名樂隊蘇打綠曾在2016年金曲獎後宣布休團。2月29日凌晨,他們在官方YouTube上線了全新單曲《Tomorrow will be fine(明天會好的)》。這首宣告蘇打綠再次出發的新歌,詞曲均是由鼓手史俊威創作。他說這首歌要傳遞的是馬太福音6章34節中「不要為明天憂慮的盼望」。特別是在全世界共同面臨新冠肺炎的疫情,大家都不知道明天將會如何,人心惶惶的時刻。這首歌想要帶來的一種溫暖和對未來的盼望。
蘇打綠樂隊新歌舞臺版
▼
視頻來源:QQ音樂
詞曲:史俊威,主唱:吳青峰
1.史俊威從小在教會長大
史俊威是亞洲當紅樂團蘇打綠鼓手兼詞曲創作人,他的父親也是臺北一間教會的牧師。他從小在教會長大,得到許多牧者及弟兄姊妹的愛和幫助,讓他能「凡事禱告交託」且正面思考。
史俊威分享見證說,雖然他從小在教會長大,對聖經內容很熟悉,但有些經文花了他好長時間才終於理解。因長年工作忙碌,無法穩定聚會,每當要走偏時,神又及時將其救回。一次次的經歷使他對信仰更認識,活出「因信稱義」的人生。
史俊威回想,他直到念高一時,都還是以考上「師大美術系」為目標;但有次參加學青團契的聚會時,聽到藝人黃國倫帶著春雨敬拜團的服事,就被他們的音樂敬拜所觸動,後來他憑著信心向上帝禱告要當音樂人,求上帝讓他可以聽得懂每個樂音所要傳達的。
有一天,史俊威發現自己可以聽得懂了,於是他參加教會敬拜團的服事,持續不斷練習打鼓的技巧。自此上帝也開啟了他對音樂的愛好與天賦,其後學會彈琴、彈吉他、打鼓、作詞作曲。
在讀大學時,史俊威和蘇打綠青峰等團員一起組團參加各種音樂表演和比賽獎項,其後被音樂人發掘出道。蘇打綠的其他成員有:主唱吳青峰(青峰)、貝斯手謝馨儀(馨儀)、鼓手史俊威(小威)、電吉他手劉家凱(家凱)、木吉他手何景揚(阿福),以及鍵盤與小提琴手龔鈺祺(阿龔)。
在蘇打綠正準備發首張專輯期間,史俊威曾經求告神「什麼才是自己的呼召?」。之後神回應了他的禱告。他做了一個夢,夢境中他開著一臺只有火柴盒大小的汽車,在一個很大的房間裡繞啊繞,卻怎樣也轉不出去。後來他將這個夢跟教會牧師分享,牧師鼓勵史俊威說:「這代表你要進入一個過去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演藝圈),但不要驚惶,因為上帝與你同在。當闖出一番成績時,記得要回頭來,用神的話語鼓勵年輕人。」
蘇打綠從2005年到2015年發行的10張專輯中,史俊威也擔任多首歌曲的詞曲創作。史俊威舉第8張專輯《你在煩惱什麼》的主打歌《當我們一起走過》為例說,他詞曲創作的靈感就來源於自己的基督信仰。
「我們的人生會面臨很多的挑戰與苦難,導致有軟弱走不下去;但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無路可走時,其實耶穌一直保護及守望著我們,陪著我們一起走。」
史俊威創作的《頻率》也是蘇打綠非常著名的一首歌,這首歌其實是他寫給上帝的。他說,「記得在我剛成立蘇打綠的時候,常常一個人窩在房間彈吉他寫歌,那個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書桌前面,抱著吉他盯著電腦螢幕,然後~開始禱告:我的禱告很簡單:「親愛的上帝,我現在要開始練琴寫歌,請禰祝福我,讓我寫出可以感動人幫助人的歌。」那時候我常常這樣做,因為我就是很單純希望可以透過音樂幫助別人。
某一天晚上,我回到家一如往常坐在書桌前彈琴,突然腦海裡就浮現一句話:「跳動的時間裡找禰的頻率」,連旋律都完成了,當我聽到自己彈出這段音符時,說來很慚愧,我自己都感動得要死,接下來不到20分鐘我就寫完這首歌了,我還記得剛寫完的那天晚上,我拿著吉他一直反覆彈唱著「頻率「連續四個小時,一直到手酸了無法再彈下去為止,我就這樣抱著滿腦子的「頻率「沈沈睡去。
這就是我寫出「頻率「的故事,平凡而神奇,感謝上帝賜給我寫歌的恩賜,也祝福每個聽到「頻率」的人,希望這首歌能夠在你們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們。」
多年累積而來的大小見證,成為史俊威對神堅定不移的信心。父親也是改變其生命的重要人物,不僅經常為蘇打綠樂隊代禱,也常常在短時間的相處中,用聖經的話教導他,並提醒他與神建立關係。
2.史俊威對年輕一代的負擔
史俊威回應了當年神在蘇打綠首張專輯發行前,借著那個異夢所提醒他「要對年輕人說話」的呼召。史俊威特別希望幫助這世代的年輕人「既可以聊音樂,又能夠在過程中,知道如何分享處理人際關係及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史俊威曾在接受基督教論壇報記者採訪時提到,基督信仰是他生命感動和創作的養分以及心靈安定力量,讓他可以「奔跑不睏倦」。
箴言4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是讓他最扎心的一處經文。特別是現今是個資訊爆炸的世代,許多年輕人心中「沒有定性」,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而隨波逐流,甚至是渾噩度日。當他愈發現神創造的美好,他就愈對上帝的無限愈加敬畏,攝影及音樂創作皆是如此。
史俊威建議年輕人,要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是上帝所期望你去做的,是否與你自身興趣結合。他也鼓勵大家,在職場中做改變,用自己生命的見證影響他人,「不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也會發生在大家身上,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沒有太老這件事情,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遇見神。」
3.休團三年,史俊威回歸家庭和信仰
2016年蘇打綠樂隊曾經憑藉《冬未了》專輯獲得第27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等5個獎項。史俊威在上臺領獎的時刻,公開在眾人面前「將榮耀獻給上帝」。2017年元旦,蘇打綠樂團結束最後一場《In Summer》巡演後正式宣布休團。
在休團這三年中,史俊威把絕大部分時間留給了兩個孩子Star及Moon,在這期間史俊威也有更多時間親近神,這都是神的恩典。28號史俊威在臉書上分享說:「休團三年,面對柴米油鹽的小日子,更多的是每天睜開眼睛就接踵而至的日復一日,除了偶爾在換尿布的時候會懷念舞臺,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天,他都好感恩好珍惜,這三年多他一直在當一個全職奶爸,深刻體會到爸媽為了孩子,為了保護家人,我們總是可以拼命。」
史俊威感謝上帝,蘇打綠能在得到金曲獎的最高峰時刻,讓他看到「家庭」的重要性,並且放棄可以賺進大把鈔票的機會,讓團員回歸家庭。他說,工作不是不重要,但當一個人在職場不懂得適時踩煞車「把時間留給家人」,到頭來失去的會更多。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就像音樂中的休止符,為的是導引出後面更美妙的樂章。
在回歸家庭把時間都留給家人之外,他也舉辦攝影展,藉由跟蘇打綠的歌迷介紹攝影作品的機會,分享基督信仰帶給他的啟發和影響。這段時間裡,只要是時間許可,史俊威都會接受邀請來到跨宗派的教會分享自己的生命見證,鼓勵年輕人「勇敢為主去作夢並且認真去築夢」。
在昨天蘇打綠新歌發出的時刻。史俊威寫道:「這首歌,寫的是一份盼望。休團三年,對我來說,是一段生命中的轉折,是休息,也是重新審視自己的時候,停下腳步,看看自己的過去,想想自己的未來,凝聚能量,重新出發。學友哥的CLASSIC演唱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他自己寫的一句日記:「在我最飛黃騰達的時候,才發現我兩手空空。」
我無法形容看到這句話的那個當下,心裡的震撼與共鳴,「是啊,當我以為自己成就了什麼的時候,其實我到底得到了什麼?」這三年,我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開始找回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開始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習面對自己的缺點,也接受自己的缺點,不再糾結於自己無法掌控的人事物上面。這條路,越走越覺得漫長,卻也同時享受著這一點一滴的改變。總是很容易在心裡為自己為別人預設很多立場,也同時在心裡矗立了許多高牆,不讓人跨越,也常常不讓自己跨越。有一天夜裡,我突然想通了,Don't worry about things you can't control.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好,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這些話,就像一道亮光,穿過了我烏雲密布的煩惱,成為我繼續挑戰自己的力量,於是我開始相信:Tomorrow will be fine.」
向上滑動閱讀文字
《Tomorrow will be fine》
詞/曲:史俊威
這條路,好漫長
時光逼著我們長大
好多話 不能講
只有把酒言歡地藏
這世界 說大不大
一生能有多少的失望
一人能裝多少的希望
我最盼望有一雙翅膀
能夠帶我飛離這城牆
讓我們 都一樣
停不了對夢想的渴望
那就放膽一搏再去闖一闖
Tomorrow will be fine.
Tomorrow I』ll be fine.
Tomorrow we』ll be fine.
黑夜裡 的亮光
放在心裡自問自答
對不起 我好傻
並不只是一句氣話
再一起 地老天荒
一生能有多少個願望
我最盼望有一雙翅膀
能夠帶我飛離這城牆
讓我們 都一樣
停不了對夢想的渴望
那就放膽一搏再去闖一闖
Tomorrow will be fine.
Tomorrow I』ll be fine.
Tomorrow we』ll be fine.
穿過雲間的光照在人間
這是我們宣告的信念
我最盼望有一雙翅膀
能夠帶我飛離這城牆
讓我們 都一樣
停不了對夢想的渴望
那就放膽一搏再去闖一闖
Tomorrow will be fine.
Tomorrow I』ll be fine.
Tomorrow we』ll be fine.
本文由Grace畫報編輯整理:主編Tom
文字部分參考基督教論壇報多篇報導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