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尤其是在鄉下,總能聽見阿婆們聊天時說,誰家的孩子就是個討債鬼這樣的話。如果你搭腔,他們一定言辭鑿鑿,說的你後脊背發涼。
難道老人們說的這些都是當真存在的嗎?這世界上還有孩子來找父母討債之說嗎?
做教育十多年的劉老師,這樣回答了我。
討債也好,報恩也報,從民間的角度上講,雖是老一輩人的經驗總結,但還是擺脫不了迷信色彩。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上講,則是和孩子的性格使然,還有家教這兩方面有關。
1.性格特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性格內向,我的性格外向;有的積極,有的沉悶,有的孩子相對乖巧懂事,而有的孩子則脾氣暴躁缺乏耐心。
這樣一來,自然就形成了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基本認識。
如果孩子處處聽從父母的,那父母自然高興,自然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那個「報恩」來的孩子。
如果孩子有點自己的性格,不太願意被父母或者別人所擺布的那種個性,自然就會讓父母覺得心不順,這種自然也就成了「討債」型的孩子。
2.家教方面:
身邊好多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習,不關注孩子品性的發展,這樣一來,就形成孩子嫉妒心強、愛貪便宜、不孝敬父母等等惡習。
而這些都是罪惡的溫床。
當孩子有一天做了個父母丟臉的事,父母自然就將教育的過失推到「討債孩子」的身上。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是明智的,理性的,他們會結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幫助和引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道理根基上打下基礎。
如此長大的孩子就算是『沒出息』,但也能安分守己,在本職崗位上勤勤懇懇,在家庭中起著和諧的作用。
只要運氣一到,立即也會「飛黃騰達」,同時不忘飲水思源,不忘根本,這樣的孩子就是大家所說的「報恩孩子」吧。
細細想來,所謂報恩所謂討債,不過都是託詞,如果能夠了解孩子的天性,並在孩子的道德根基上打下堅實基礎,那我們的孩子就一定不會成為討債的孩子,各個都是來找父母報恩的孩子了。
作者簡介:我是月叔,從事育兒工作8年,同時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爸爸,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者困難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經驗能給到你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