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是屬於一個國家的財富:為您講述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2020-12-25 騰訊網

北京天醫中醫藥研究院專注道醫丶針灸,正骨,藥物療法,徒手整形,產後修復,催乳,艾灸等中醫技能培訓。

中醫藥源自民間,中醫藥的許多理論和知識是在民間積累起來的,然後才從民間逐步走向殿堂、走向課堂、走向院所。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到民間去搜集這些即將失傳的民間醫藥知識和技術,然後加以總結和利用。」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所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劉劍鋒這樣呼籲。

採訪中國中醫科學院劉劍鋒教授時,他要求先講述一個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民間中醫也有「獨門絕學」

那是在2010年秋天,劉劍鋒接到老家一位程姓朋友的電話,請他到北京香山的杏林苑來一趟,以幫忙鑑定一下他們所找的民間中醫的水平。

原來,這位肥胖的程先生身患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不能坐立已經4月有餘,臥床也需要兩人攙扶。在當地省中醫院醫治無效又分別轉診到北京的兩大醫院,均效果不佳。無奈之下,程先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經人介紹找到一位民間老中醫。雖然決定試試,但程先生對該中醫的「能耐」還是半信半疑。所以,把同為中醫的劉劍鋒找來驗證一下,該民間中醫究竟是有「獨門絕學」還是江湖騙子。

其實,這位杜姓老中醫是一位部隊退休幹部,行醫並不是他的主要工作。只是年輕時他曾經跟隨一位民間中醫學習過系統的中醫手法治療,在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方面效果顯著,他還因此做過第四軍醫大學的工農兵學員。

作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幹部特需門診專家,劉劍鋒行醫多年對中醫的各種療法也大都有所耳聞。不過杜老為程先生施行的手法按摩治療,他以前從未見過。半小時後,程先生自我感覺良好,要求站起來試試,無礙。於是跟大家同坐一桌吃飯,飯後又散步一小時,也沒問題。又經兩次鞏固之後,程先生的病症已經基本痊癒。杜老告訴劉劍鋒,如果骨頭沒有損傷,像程先生之類的疾病三次手法治療就能基本痊癒。

感嘆於杜老手法治療的神奇,20幾天後,劉劍鋒與杜老相約,帶幾位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前往杜老家請他會診。約定的時間是下午五點半,結果5點鐘趕到杜老家的小區時,從杜老老伴的電話中得知,杜老已於半小時前突發心梗去世。

多項中醫技術和手法瀕臨失傳

杜老的離世,讓劉劍鋒很受打擊。杜老師承民間中醫,他沒有專業行醫,也沒有將自己的醫術傳於後人,他的離去,就代表著又一種中國民間中醫技術的消失。這種損失,是整個國家的。

更讓劉劍鋒焦慮的是,這種悲劇,每年都在重複上演。劉劍鋒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所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因而挖掘並保護民間中醫,也是他行醫20餘年來一直在專注的事情。對劉劍鋒而言,對民間傳統醫藥尤其是傳統中醫的挖掘和保護已經到了「時不我待」的地步。

民間中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醫藥產生和發展的源頭。比如我們熟知且在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用於治療白血病的青蒿素、三氧化二砷中醫藥,以及雲南白藥、片仔癀、三九維泰等中醫藥均出自於民間。但近些年由於保護不善,中醫藥的特色診療技術、方法都瀕臨著失傳。」劉劍鋒遺憾地向記者表示。

「中醫藥源自民間,中醫藥的許多理論和知識是在民間積累起來的,然後才從民間逐步走向殿堂、走向課堂、走向院所。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到民間去搜集這些即將失傳的民間醫藥知識和技術,然後加以總結和利用。」劉劍鋒如此呼籲。其實,不只是劉劍鋒持有這樣的觀點。2012年11月,國家中醫藥局局長王國強在中國醫史文獻所成立30周年大會上也曾指出,一定要重視民間醫藥的調查研究、搶救挖掘。不要因為我們穿上皮鞋就忘記穿草鞋的了,別忘了我們也是穿著草鞋走過來的。

「但是目前我們對民間中醫及其知識、文獻的整理、篩選做得遠遠不夠。」據劉劍鋒介紹,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居民每萬人擁有6名中醫師,而現在這個數據縮小了一半,變為了3/10000。「這固然和增加了不少西醫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由於國家層面對中醫西化的管理,這其中又以1999年開始實施的執業醫師法為拐點。」

執業醫師法的實施成為拐點,是因為在我國,民間中醫師幾乎無外乎依靠師承、家傳、自學(包括久病成醫)這幾種途徑。不管是哪種途徑,沒有經過系統的醫學院教育的民間中醫們,要通過標準化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而沒有執業醫師證書的中醫們要繼續行醫,就是非法行醫,一大批民間中醫師因而陷入繼續發展的絕境。

「需要說明的是,指出執業醫師法的實施給民間中醫發展帶來的困境,並不是否認國家的執業醫師制度,而是希望國家在政策層面能對民間中醫做適度的傾斜,根據中國中醫師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一些可以操作的執業標準。畢竟,歷史上千百年的時間都是這些民間中醫在守護著中國人的健康。」劉劍鋒如此建議。多年來他也一直如此呼籲,並獲得了國家層面的支持。

提升中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011年5月,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民間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整理研究》課題正式啟動,這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歷史上第一個有關民間中醫藥的國家立項課題。該課題旨在通過調研,收集民間中醫藥的特色診療技術與方藥,從而逐步開展系統的民間中醫藥整理研究和推廣工作。課題的負責人,正是劉劍鋒。

「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呢,因為特色診療技術是中醫的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比如中醫診脈,可以診斷許多疾病,西醫只是用來看心跳次數;中醫針刺即可達到治療目的,西醫扎針只是給藥的一個手段。再比如醫書經典上沒有記載的手診、耳診等診療手段,實踐卻證明其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其療效經常會使人目瞪口呆;很多特殊典籍和教科書上沒有的針刺、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在社會實踐中也行之有效。我認為,將這些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如果能夠挖掘、整理、研究和推廣,將會大大增強中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劉劍鋒強調。

這也是一個讓劉劍鋒驕傲且倍感欣慰的課題。自課題啟動至今,由全國各縣衛生局上報的特色診療項目已經有5000餘個,下一步課題組將對這些項目分門別類地做進一步的挖掘和整理。

「如果我們將這些特色診療項目能夠整理出來50個加以傳承推廣,對於國人的健康而言都是莫大的貢獻。這些手段一般是非藥物、無侵入的治療方式,其安全、有效、經濟、舒適,優勢是不是顯而易見?」劉劍鋒反問記者。

不過劉劍鋒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僅僅憑藉一兩個課題對民間中醫的挖掘和保護所能承載的力量終究還是杯水車薪,民間中醫畢竟是屬於一個國家的財富,它還需要更多人關注和了解,尤其是國家層面更多渠道和更大力度的支持。」

覺得好看請點下方【在看】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相關焦點

  • 一個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採訪中國中醫科學院劉劍鋒教授時,他要求先講述一個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民間中醫也有「獨門絕學」   那是在2010年秋天,劉劍鋒接到老家一位程姓朋友的電話,請他到北京香山的杏林苑來一趟,以幫忙鑑定一下他們所找的民間中醫的水平。
  • 中醫本來自民間中醫,何為真正的中醫大師?
    千百年來我們的中醫藥也是一直這樣傳承,跟師、帶徒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所以中醫有派系,有精通領域。可隨著我們的醫學改革,我們的中醫成為了學院派,中醫的培養也不是「跟師、帶徒」的模式,而成為了一個老師帶一個班,我不否認這樣也能培養出中醫人。
  • 尋訪會寧民間中醫名家
    有一群人,他們整日和草藥為伍,與疾病鬥爭;有一群人,他們終日專研藥典,研發藥物;有一群人,他們出沒在鄰裡鄉間,拂去一身功名……他們就是民間中醫,他們在傳承中醫精髓、保存中醫特色、保障農村基層群眾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期節目,就讓我們走進民間中醫,了解他們的故事。
  • 無證的民間中醫到底對民眾危害有多大?民間中醫靠不靠譜?
    中國有句老話:高手在民間,中國民間的確有不少中醫高手,這些人沒有學歷,沒有文憑,也未進過醫大,但他(她)們救過不少人的命,治好過很多人的病。華佗,李時珍他們都沒有文憑,按當今說來,他們都屬於無證行醫,違法的,中國有不少推拿高手也在民間,總之凡事多用腦,我覺得能治好病就本事,治不了病,你就是專家也沒用,總之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 黃劍結識梁冬重新認識中醫:民間中醫更多是傳承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黃劍(左)與人民網主持人吳婧 【進入訪談頁面】【點擊觀看視頻】【查看文字實錄】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燕帥 趙光霞)福建東南衛視記者黃劍今日做客傳媒沙龍,與網友分享紀錄中醫的日子,黃劍為了拍攝中醫紀錄片曾專門到北京去拜訪梁冬,他認為民間中醫更多的應該算是一種傳承,並形象地將中醫比作遊擊隊。
  • 大同民間優秀中醫評選
    更有廣大的民間中醫用他們精湛的醫術默默的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他們都是最質樸的一群人,卻做著最重要的事,他們理應得到我們的關注。請選出您心目中的大同民間神醫,弘揚中華名族傳統文化,讓陽光灑入每一個人的心中!
  • 民間中醫怎麼考資格證?
    民間中醫考取國家承認的醫師資格證有三種方式:第一、師承的辦法,拜師學中醫,跟師學習之後參加考核;第二、參加中醫新專長的考核;第三、參加民辦全日制中醫大專班的學習,畢業之後參加考試。民間中醫考取醫師資格證的途徑:1.師承的辦法
  • 民間中醫可合法行醫?
    .社區中醫門診覆蓋率達到80%-85%。 .很多民間中醫認為只要有鄉村醫生證就可以合法行醫,但這種僵化的法治可以說為很多鄉村醫生斷絕了道路。到2020年,所有的鄉村醫生證書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醫專科醫師資格證書和農村全科醫生助理醫師資格證書。
  • 民間中醫為何很難有出路?
    又是對非法行醫的查處,又是對民間中醫的沉重打擊!江蘇盱眙縣為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人員執業行為,整頓醫療秩序,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從6月1日起到年底開展打擊非法行醫,整頓醫療秩序專項行動。專項行動的開展將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行為、嚴厲打擊欺騙患者的行為、嚴肅查處醫療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
  • 633人獲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資格,讓民間中醫高手真正走進陽光下
    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是《中醫藥法》的重大制度創新,為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過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開闢了一條實踐技能及效果考核合格,即可獲得指定執業範圍的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資格的途徑,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民間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發展。民間中醫專長人員,俗稱「民間郎中」。
  • 看《神醫喜來樂》體會民間中醫的艱辛
    看《神醫喜來樂》體會民間中醫的艱辛電視劇《神醫喜來樂》,演的是一民間中醫悲歡離合的辛酸故事,讓人百看不厭,在歡笑或悲傷之後引人深思。民間中醫因無官府庇護,無權無勢,自古至今倍受官方醫生的欺凌,何況現在西醫在各方面佔盡優勢。西醫的貶斥排擠不在話下,國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醫的一套管理辦法來要求和壓制中醫,致中醫特別是民間中醫於絕境,儘管沒象王太醫那樣謀殺、縱火、污衊、中傷、陷害之能事。
  • 「查處近100個民間中醫後,我後悔了!」
    長期以來,民間中醫一直處於一種尷尬境地。自2006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解決中醫藥師承和確有專長以及一技之長人員的執業問題。但由於各地推行力度不一以及考核方式、考試難度等問題,民間中醫執業仍然障礙重重。
  • 民間中醫人才培養方式
    因此經驗積累在中醫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身心體驗和領悟是掌握中醫精髓的重要途徑。中醫師徒式教育,徒弟師從老師,不僅學習醫學理論,更重要的是拜師第一天開始習醫者就必須接觸病人,跟隨老師進行教學實踐,根據不同情況做出判斷和選擇,這種教育形式可以培養徒弟的實踐技能;師帶徒,多為一個師傅帶一個或者幾個徒弟,小班化、個性化的教學便於因材施教和增加臨床實踐機會:徒弟學醫過程中與師傅接觸頻繁,便於潛移默化,言傳身教。
  • 民間女中醫為轉正,被無良培訓機構欺騙數萬元
    新中醫藥法的出臺,多數民間中醫都以為轉正的機會來到了,特別是希望考取確有專長醫師證書的民間中醫蠢蠢欲動,大家都希望通過考試考核獲得行醫資格,但是,因為多數人找不到2名推薦醫師和一些相關證明材料,於是,催生了不少中醫確有專長的培訓機構(這些培訓機構聲稱能夠幫助報名並包過關等等承諾)。
  • 民間中醫處境越來越難
    很多民間中醫認為自己有鄉村醫師證就可以合法行醫,但是法律的這條硬性規定可以說是斷了很多鄉村醫生的後路。2020年,所有的鄉村醫師證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醫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證和鄉村全科助理醫師。這也意味著,2020年,將有很大一部分民間中醫在法律的監管下失業或者轉行,一些深藏於民間的優秀中醫技術也將面臨失傳。
  • 人民日報談劉洪濱等人招搖撞騙:這個黑鍋,民間中醫不背
    ,滿足百姓求醫問藥的需求一段時間以來,一個號稱「中醫藥專家劉洪濱」的人在全國各大電視節目中頻頻亮相,為不同的虛假醫藥廣告代言,堪稱「中國最忙的表演藝術家」。最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回應,此人不具有中醫醫師資格,未在中醫醫療機構任職,也不是所宣稱的「苗醫傳人」。從張悟本到劉洪濱,老百姓為何輕信「專家」?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於國民健康素養偏低。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調查,我國具備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居民不到10%,人們不了解中醫藥的基本常識,無法分辨真假,這就為「神醫」「神藥」提供了「沃土」。
  • 民間奇人陳欣的中醫情節
    由於對中醫和中藥有極大興趣,陳欣在學校任教期間,不斷收集民間的單方、偏方,拜當地的民間醫生為師,虛心求教,就地實踐,把民間的草藥知識和中醫的理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可以說,哪個地方長有草藥,哪個地方就可以看到陳欣的身影。    對於陳欣而言,由於不是科班出身,沒有文憑和學位,怎樣從實踐中學習中醫理論、掌握中藥特點是巨大的挑戰。
  • 大同民間優秀中醫評選 (第二批)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有廣大的民間中醫用他們精湛的醫術默默的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他們都是最質樸的一群人,卻做著最重要的事,他們理應得到我們的關注。請選出您心目中的大同民間神醫,弘揚中華名族傳統文化,讓陽光灑入每一個人的心中!
  • 無證的民間中醫到底對民眾危害有多大?
    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開來民間中醫和騙子。 如果是騙子,那麼危害確實很大,最大的危害是損害了中醫的聲譽! 實際上從1840年開始,中國進入了最低谷,百年沉淪之中使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自信沒有了。
  • 民間中醫想獲得執業醫師資格 真沒想像的那麼簡單
    民間中醫為維護百姓健康做出了貢獻,但他們卻很難獲得行醫許可。要如何為他們「鬆綁」?日前,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民間中醫從業人員絕大多數具備一定的臨床技能和經驗,但民間中醫普遍缺乏系統的中醫理論教育,現有醫師資格體系考試中評價的模式、考試的方法難以很好地體現出民間中醫的特點,需要進一步完善有利於評價民間中醫從業人員真實能力的考核制度。健康界通過採訪了解到,對民間中醫來說,未來獲得執業醫師資格絕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