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中國科協正式公布了第五屆
「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2019-2021年度)人選名單
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331名
青年科技人才入選
我校4位青年教師入選
入選人數全國排名第8位
這4位青年教師分別是
張林興、張博威、寇明銀、江河
張林興
張林興,男,博士,研究員,現工作於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主要致力於多功能薄膜的合成、結構解析、鐵電與光電等性質的研究,旨在揭示相界面應變-晶體結構-優化性能的內在機制與規律,實現從巨應變到超鐵電,拓展鐵電薄膜的鐵磁特性、超快光致應變等多功能性,促進新型鐵電材料的設計及應用。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10項,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及特邀報告數十次。曾獲JSPS HOPE Fellow(日本學術振興會希望會員)稱號、中國新銳科技人物卓越影響獎、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榮譽稱號和北京科技大學優秀博士後榮譽稱號。
張博威
張博威,男,博士,副研究員,現工作於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納米尺度的材料腐蝕機理以及功能納米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或課題。擔任「天津材料環境腐蝕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副站長、京津冀海洋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CSTM-FC92金屬材料腐蝕與防護領域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青年編委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orrosion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Surface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十餘種國際知名刊物的審稿人。曾獲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校工會積極分子榮譽稱號、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和優秀本科畢業生榮譽稱號。
寇明銀
寇明銀,男,博士,副教授,現工作於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主要從事冶金資源高效利用、冶金過程數值模擬仿真、碳素資源增值利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USTB-NTUT引智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6項,作為項目骨幹參與大型橫向科研項目5項;主持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和全英文教學示範課程項目各1項;參與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重大項目、精品開放課程項目和規劃教材等項目4項;參編完成「十三五」規劃教材1部和《魏壽昆文集(第2卷)》。擔任中國金屬學會綠色煉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綠色製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秘書。曾獲江蘇省科技鎮長團榮譽團員、鎮江第十批科技鎮長團先進個人、校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校級青年教師教學基本比賽三等獎、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和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江河
江河,女,博士,講師,現工作於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領域的高溫結構材料研究,研究內容涉及高溫合金部件製備過程組織精細化控制、高溫合金熱變形機制、組織穩定性研究等。主持1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裝備預研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基金等項目;主持並參與多項重型燃氣輪機領域材料類研究課題。曾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和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
「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是中國科協於2015年啟動實施的一項青年人才培育計劃,其宗旨是引導、支持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含學會聯合體,以下簡稱「全國學會」)探索創新青年科技人才選拔培養機制,不拘一格地發現和扶持有望成為未來科技領軍人物的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項目每年評選確定一批全國學會作為項目立項單位,並通過項目立項單位選拔一批32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連續3年的資助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