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裡蘭大學研發可變形3D列印噴嘴可實現4D列印零件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馬裡蘭大學(UMD)帕克分校機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員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可以"變形"的3D列印噴嘴,他們的研究成果作為頭版頭條發表在1月5日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雜誌上。
-
科學家開發變形噴嘴 可控制3D列印成品中纖維排列方向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變形列印噴嘴,可控制3D列印成品中的纖維排列方向。據了解,在以往3D列印過程中,工程師會在材料中加入纖維來提高成品的強度以及導電性。然而,在這一流程中,工程師難以控制纖維排列的方向,這就可能導致纖維排列雜亂,從而影響3D列印成品在某些場景中的使用。
-
一文讀懂抗菌紡織品:竹纖維、麻纖維、甲殼素與殼聚糖纖維、海藻...
抗菌紡織品分類 抗菌紡織品緣何能抗菌、抑菌?這要從該品類紡織品的分類說起。目前來看,抗菌纖維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天然抗菌纖維和人工抗菌纖維,也就是說有些紡織品自帶抗菌功能,而另一些紡織品是人為賦予了其抗菌抑菌功能。
-
EOS等利用3D列印技術推動玻璃纖維生產的發展
這項工作旨在開發和創新未來的玻璃纖維生產,是與亞琛工業大學紡織技術研究所(ITA)和EOS合作完成的。此後,鉑/銠合金尖端板已在斯洛伐克的建材製造商約翰-曼維爾(Johns Manville)通過了初步的生產試驗。EOS公司的Additive Minds及業務發展總監Thomas Weitlaner表示。"
-
超強抗病毒 持久耐洗滌 蘇大教授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
近日,蘇州大學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成功實現產業化生產。據陳宇嶽教授介紹,此次研發的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禽流感病毒的滅活率在99.7%以上,抗菌率超99%,所開發生產的全棉針織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具有持久耐洗性,在測試機構專業標準50次洗滌下,其抗病毒抗菌效果依舊顯著,有效解決了面料抗病毒抗菌的長效性難題。「以往市場上的紡織產品,有抗病毒抗菌效果的,往往在耐洗牢度上遇上攔路虎。
-
【導報大講臺】20種新型功能纖維及紡織品的發展
1 可提供動力的服裝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發團隊正研發將棉T恤衫轉化成電源的服裝,將來可起到超級雙層電容器的作用,並且具有極高的儲能密度。 4 能促進生物器官再生的織物 德國Dresden(德勒斯登)技術大學紡織機械和高性能材料工藝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水生甲殼類生物的甲殼素通過溼法紡絲製得了超純的100%殼聚糖生物質纖維(圖 1),並加工成片狀紡織品,具有極佳的強度與質量。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3D複印房子在構建時要應用滌綸搭扣或鈕扣相同物品到固定不動的功效,除此之外也要依靠傳統式修建技術性,可是它並不是選用固態牆面修建,只是在人體骨骼的基本上建化學纖維滌綸構造,隨後應用充足的塑膠來確保構造的一致性。 3D複印機能夠應用雷射器煅燒塑膠來開展製做,這類方法比較用碎石子和混泥土實際效果更強,其生產製造的纖維組織只能0.7mm厚。
-
全新可變形的噴嘴解決3D列印原材料特性難題
為了使3D列印成品的性能達到的預期效果,滿足其應用環境的需求,人們便在列印的過程中嵌入碳等功能性材料來增加最終成品的拉伸強度、導電性等特性,增加特性的程度取決於功能性材料的短纖維的方向性。 但此前的列印技術只能採用將碳等功能性材料的短纖維簡單地混入列印介質中,然後與之一起被擠出的方式列印,這樣的方式使得功能性材料會以相對於彼此的隨機雜亂狀態存在,導致其增加性能的效果大大降低。 一直以來,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3D列印廠商。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3D列印材料
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該研究小組使用了從廢棄服裝的安哥拉羊毛中提取的原纖維角蛋白來製造新型3D列印聚合物。為了提取和利用羊毛中的角蛋白含量,研究小組使用了溴化鋰和二硫蘇糖醇(DTT)溶液的組合來誘導固液轉變。
-
蘇大教授成功研發抗病毒抗菌紡織品,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
近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發了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實現產業化生產。據悉,該紡織品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經多次洗滌後效果依舊顯著。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這種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病毒的滅活率在99.7%以上,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並且這種新開發生產的全棉針織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具有持久耐洗性。據陳宇嶽教授介紹,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抗菌整理技術主要局限於對纖維材料表面加工來實現,很難達到功能的長效性,在耐洗牢度上存在不足。
-
3D列印技術突破將為列印「木製」產品開路
據外媒報導,幾年前,瑞典查爾姆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用木頭纖維創造了一種3D列印介質。現在,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列印方法,即用它來列印具有天然木材結構和質量的固體材料。據了解,之前的材料是以納米纖維素凝膠的形式出現,這意味著它含有從木漿中提取的微小纖維素纖維。然而雖然這列印出各種各樣的物體,但它們卻缺乏實際木材的孔隙度、韌性和抗扭強度。不過最近,研究人員往裡面添加了一種新的成分:半纖維素,這是植物細胞的天然成分。這能提高凝膠的強度使其像膠水一樣將纖維素纖維粘在一起。
-
智能紡織品:擁有機械堅固和柔韌的TE纖維,透氣親和、不易察覺!
特別是由功能性纖維和微電子系統集成的智能紡織品,由於其透氣性,親和性和不易察覺性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紡織電子產品因為其穿戴舒適性和可編程性有望給給未來可穿戴應用帶來革命性變化。大量具有研究前景的熱電可穿戴設備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綠色能源回收,並且和無處不在的傳感器相連。
-
高強度連續纖維3D列印
隨著3D列印工業的發展,模型製作越來越容易,但工件直接製作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複合材料的發展讓工件的製作越來越趨於現實。FDM工藝的發展在PLA、ABS、PC、尼龍裡面融入碳纖維、凱夫拉縴維以增強工件的強度也成為一個發展趨勢在FDM工藝裡面通過雙噴頭出絲又合併為單噴頭列印,讓複合材料列印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所謂雙噴頭出絲就是兩個噴頭一個噴頭出連續纖維(碳纖維、凱夫拉縴維),另一個噴頭出熔融堆積材料(如PLA、ABS、PC、尼龍等)。
-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新增5家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2.AFRL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2019年3月15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合作開發出3D碳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可用於加工航空航天領域的短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結構件,這種材料的開發為下一代多功能無人飛行器結構零件的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持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日本研發出對溼疹有療效的功能纖維
日本研發出對溼疹有療效的功能纖維 2006-06-05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日本大阪一家紡織品廠開發出一種對過敏性皮炎有效的新纖維。
-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3D列印系統已調試完畢並完成驗收
打開APP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3D列印系統已調試完畢並完成驗收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10 10:37:56
-
蘇大教授研發新成果:紡織面料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近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發了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實現產業化生產。 天然纖維紡織面料的高效且長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業界難題,陳宇嶽教授團隊近二十年來持續從事抗菌紡織品的研發,尤其對納米銀用於紡織品抗菌有著深入研究。
-
《Matter》:首次實現連續纖維增強熱固性材料的3D列印
現有3D列印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中高分子材料多為熱塑性材料,相比於熱塑性材料,熱固性材料有著更好的機械性能、耐熱性、耐溶劑性等,因此3D列印連續纖維增強的熱固性材料有望實現更優異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