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奶熱潮退燒…日本改玩「臺灣古早味」美食 媒體「大膽預測」這是...

2020-12-20 騰訊網

還記得日本怎麼把「臺灣之光」珍珠玩壞的樣子嗎?不但推出各種超獵奇的珍珠商品,像是珍珠拉麵之類的,現在還把歪腦筋動到了臺灣另外一個名產上!你們覺得日本人接下來對什麼有興趣呢?

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今年隨著珍珠奶茶2019年成為流行語前10名,這項飲料成為了前所未有的熱潮。不過「臺灣版的卡斯特拉」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繁榮時期。 其實他們所說的臺灣卡斯特拉,就是我們古早味的「海綿蛋糕」,甚至覺得未來很可能會在日本掀起一波海綿蛋糕風潮!

日媒特別介紹,這種古早味海綿蛋糕是臺灣淡水地區的特產,質地像海綿蛋糕一樣蓬鬆,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甜食。這種源自臺灣的海綿蛋糕,後來也讓日本發揮靈感,創作出了知名的長崎蛋糕,不但改良了味道,溼氣也更少。

去年臺灣遊客到日本旅遊的人數達到了197萬人,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因此在日本,對臺灣正宗口味的需求也正在陸續增加當中,臺灣美食的普及也在加速。珍珠和卡斯特拉在日本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能在商品中添加「臺灣血統」,勢必能創造了一種新的風格。

大家一定沒想到古早味海綿蛋糕也能成為日本人的新寵吧?不知道你們推薦哪裡的古早味海綿蛋糕呢?拜託跟我推推一下,我媽超喜歡吃的欸。

TEEPR巴黎小鹿編:我知道高雄楠梓有一間很好吃。

相關焦點

  • 繼珍奶之亂後日本掀起「大雞排」風潮,日本潮妹最愛「比臉大」照
    本期導讀:繼珍奶之亂後日本掀起「大雞排」風潮,日本潮妹最愛「比臉大」照繼珍奶之亂後日本掀起「大雞排」風潮,日本潮妹最愛「比臉大」照!說到中國的傳統夜市美食你們會想到哪一樣呢?是很多人都愛到不行的雞排嗎?
  • 珍奶の道:「蒼老而現實」一代的理想茶飲
    某日,她偶然將童年時喜愛的美食「粉圓」帶回店內,與冰奶茶、檸檬紅茶做融合與調配,冰涼後的粉圓有Q勁,且粒粒分明。她把這款粉圓加奶茶的「私房茶」偷偷賣了一個禮拜,顧客反映很好喝,才敢請老闆劉漢介試喝。 劉漢介有個綽號叫「員外」,他生活風雅,最愛傳統壺泡茶,常是一襲唐裝,除了精通茶藝,自創茶道流派,還愛攝影、讀書、寫詩等。
  • 日本珍珠奶茶泡沫破滅,在倒閉潮下存活要靠哪些招數?
    然而,日本《Daily新潮》上月報導,東京原宿表參道商店協會表示,疑似受新冠疫情影響和風潮退去等原因,有著「珍珠奶茶聖地」稱號的原宿,出現了奶茶點倒閉潮,當初珍珠奶茶繁盛的情景已消失,被視為「珍珠奶茶泡沫大崩壞」。珍珠奶茶鼎盛時期早在2018年,珍珠奶茶熱潮席捲日本。奶茶店處處可見,品類選擇眾多,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 不能錯過的三款美食——珍奶可頌、流餡爆漿戚風和泰式珍奶冰火鍋
    吃豆花時加一點珍珠、熱騰騰蓬鬆熱燙鬆餅淋上珍珠黑糖醬、辦公室一起團購個珍奶下午茶,珍珠的魔力除了在我們生活圈持續燃燒之外,這股風潮也吹向了日本,讓日本陷入了珍珠熱當中,而臺北晶華酒店推出了全民瘋珍珠 粉圓嘉年華期間限定美食活動,將我們熱愛的珍珠推出了一連串超有特色的珍珠料理!
  • 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作為大陸首個由兩岸官方籤約合作的創新項目,位於福建漳州市區的永年集食行樂·寶島埕街區(簡稱「永年寶島埕」)逐漸成為臺灣美食業者試水大陸市場的尋夢地。呂明 攝  中新社福建漳州1月20日電 題: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中新社記者 孫虹 張金川  「和所有來大陸創業的臺灣人一樣,我也帶著大大的夢想而來。但現在我選擇把腳步放慢,和地道的臺灣『古早味』一起慢慢地融入這個地方。」
  • 日本人把珍珠奶茶都折騰成什麼樣了-虎嗅網
    論如何正確地唆珍奶愛到深處就成了學問。這場珍奶熱潮還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大批「珍珠奶茶研究家」,東大、早大等高等學府都有自己的珍珠奶茶研究會。珍奶在日本火過三次其實在這之前,珍珠奶茶已經在日本火過兩波了。第一波發生在1992年。那個時候火起來的珍珠奶茶有點像西米露。粉圓半透明,個頭比現在的要小。奶則用的是椰奶。一般是用勺子舀著喝。
  • 細說珍珠奶茶 早期的「珍奶」與今天的「珍奶」
    珍珠奶茶,簡稱「珍奶」,即把用木薯粉或地瓜粉造成的粉圓(珍珠)加入奶茶之中,製造茶香以外的煙韌口感。它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末,臺南市的「翰林茶館」及臺中市「春水堂」都宣稱是「珍奶」的始創人,兩家店甚至互告到法院,不過至今仍沒有定論。
  • 好食·真我——臺灣古早味深度美食之旅
    我們要深入臺灣當地人的生活,感受一個傳統與時尚兼具的寶島。要去年代最久最大的菜市場,感受一座城市的豐饒與煙火。要品嘗臺灣最鮮活最有生命力的那些古早味,學習臺灣餐飲的產品與模式。去新奇誘人的文創餐廳,感受簡潔卻生動的生活美學。
  • 票選臺灣臺中排隊人氣美食!
    除了臺南有許多的小吃美食外,臺中也有在地人熱推的人氣小吃,人潮顛峰時段就算是下雨也有排隊人龍。
  • 麻婆珍珠、鐵板珍珠、珍珠壽司……日本人把珍珠折騰成什麼樣了
    比如日本「網紅」女孩VIENNA這個最近爆紅的對比圖:在戀人面前喝珍奶的自己在閨蜜面前喝珍奶的自己在熱潮影響下,吃播紅人「大胃王」木下佑譁也開始改磕珍奶這場珍奶熱潮還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大批「珍珠奶茶研究家」,東大、早大等高等學府都有自己的珍珠奶茶研究會。聚眾唆珍奶的東大慶應珍珠奶茶研究會成員他們的日常活動是啥?
  • 麻婆珍珠、鐵板珍珠、珍珠壽司...日本人把珍珠奶茶都折騰成什麼樣了
    在閨蜜面前喝珍奶的自己 在熱潮影響下,吃播紅人「大胃王」木下佑譁也開始改磕珍奶:一次喝了11杯,4.5公升 這場珍奶熱潮還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大批「珍珠奶茶研究家」,東大、早大等高等學府都有自己的珍珠奶茶研究會。
  • 珍珠控不能沒吃過 四大人氣珍奶冰棒飲料必嘗
    小美冰淇淋推出的新品「黑糖珍奶雪糕」造成搶購熱潮(圖/小美冰淇淋)1.小美黑糖珍奶雪糕繼珍珠奶茶之後,掀起臺灣手搖飲料界風潮的就是黑糖珍珠鮮奶,而現在黑糖珍珠鮮奶也可以用知名冰品品牌小美冰淇淋,近日推出的「黑糖珍奶雪糕」,一推出馬上引發網路熱烈討論,冰棒裡面竟然吃得到Q彈的珍珠!而雪糕本體吃起來就跟黑糖珍珠鮮奶的味道一模一樣,超驚豔!這款雪糕一開始只在全聯超市販售,現在也進駐超商,還沒嘗過的珍珠控快去便利商店逛逛吧!
  • 臺灣黑糖珍奶雪糕登上英國人氣歌手IG
    又有臺灣的特色美食被世界看到了!知名歌手杜娃.黎波(Dua Lipa)在27日於個人臉書與IG放上小美焙炒黑糖珍奶雪糕的照片,並且備註甜蜜(sumfing sweet)。不僅點讚數快速破萬,更有不少臺灣粉絲留言this is from Taiwan、it's from Taiwan~yummy,均感到相當興奮。曾經獲得葛萊美獎最佳新人、最佳舞曲錄製,還有全英音樂獎最佳英國女歌手、突破性藝人等大獎的杜娃.黎波,乃是當代人氣女歌手,在全球都擁有廣大的歌迷,目前個人IG累積有超過4,900萬名追蹤者,臉書亦有近620萬人在追蹤。
  • 臺灣古早味那些溫暖過我的味覺記憶
    今天心情很好,芋圓送你吃,一個姑娘出來玩還是要注意安全。有人因為一份好心情給陌生的旅客送芋圓和祝福,這就是我所遇見的臺灣,人們把小確幸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樂於傳遞和分享快樂,記得第一次去臺灣迷路問路,路人耐心指路恨不得把你送到目的地那種溫情,便開始無可救藥愛上這個地方。
  • 那些年引爆臺灣的彩繪熱:豐富多彩 創意無限
    不論是一處有特色的彩繪圖案,還是某個以彩繪為主題的村落、社區,都有可能成為臺灣民眾觀光遊覽、合影拍照的熱門選擇。彩繪主題五花八門說到臺灣的彩繪,不得不提的便是臺中的彩虹眷村。這座小小的眷村本要被拆遷改造,但因老榮民黃永阜的「塗鴉」,搖身一變成為新興的休閒去處。
  • 日本雜誌大膽預測:2019年這些東西將在日本開始流行
    日本Mart雜誌大膽做出猜測,其實在去年,Mart雜誌也有做出推測。 比方說這個可以用微波爐加熱的便當盒,因為Mart的預測,銷售是前年是3倍,這個數量是很驚人的。
  • 秒殺兩岸飯類的美食 , 臺灣古早味油飯 !!
    現在還能吃到「古早味油飯」,實在是一種驚喜,因為這就此解決了我另一個味覺空白。古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呢?點擊下圖,走進臺灣美食專區點擊下圖,走進臺灣美食專區>按下面圖裡的二維碼去搶購這美味吧!很多人乍一看都會覺得吃不下,但是,味道沒有特別古怪啦,沾點醬料就是一道臺灣特色美食喔!
  • 《寄生蟲》裡的臺灣古早味蛋糕店,是怎樣跑到韓國去的?
    這能讓蛋白的膨發更為顯著,成品更細膩鬆軟有彈性,完全超越了發酵帶來的鬆軟。後來還有人嘗試用純蛋白霜,加巧克力、水果等調味品後冷凍製作甜品,這種鬆軟化口的蛋奶凍,被稱為「慕斯」。到了近代,受英國言傳身教的美國人,在分蛋蛋糕的基礎上,以植物油代替黃油,獲得更輕靈的口感,成品就是享譽全球的戚風蛋糕。
  • 足不出「滬」 感受最正古早味
    臺灣美食之所以有名,或許就在於她是一個現代與古早味兼具的地方。無論人們的口味變得多挑剔,那些悠然卻不馬虎、簡單卻不粗糙的手工美食始終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為每一種味道的背後,都有著一份傳統的延承,一種古早的滿足。  如果去臺灣不方便,如果不幸經歷了太多「山寨」,那今年五一期間,由新民晚報、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滴水湖臺灣寶島美食嘉年華」,將帶您領略正宗的臺灣美食!
  • 消失的臺灣古早味 再度飄香
    臺南市民黃婉玲,花了9年寫下《尋找臺灣古早味》,為消失中的臺灣庶民小吃,留下歷史記錄。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民黃婉玲花了9年時間尋訪,收集36個已消失或面臨消失的庶民小吃,出版《尋找臺灣古早味》,要為臺灣庶民美食文化留下歷史記錄。黃婉玲曾經營美容沙龍、房地產投資,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投入採訪寫書的工作;黃婉玲說,動機是多年前侄子的一句話:「臺灣那有什麼文化?